|
|
|
|
|
2006/12/06 12:23:07 綜合 來源:信息時報 |
|
昨天晚上,中國女子高爾夫隊從北京兵發多哈,參加於12月8日到11日舉行的亞運會高爾夫球賽,這也是中國高協繼1990年北京亞運會後第二次派出女隊參加亞運會的角逐。作為隊中頭號女子高球手,不滿17歲的廣州妹馮姍姍將領銜中國女隊,向隊際賽獎牌發起衝擊。
為國家榮譽暫舍學業
為了準備本次多哈亞運會,馮姍姍只能向華師附中請了4個月的假,以騰出足夠的時間到北京參加國家隊的集訓。儘管今年只有17歲不到,但是馮姍姍卻已在大大小小的成人高球賽中數次奪魁。在中國約有20多名職業女子高球手,作為一名青年業餘高球手,馮姍姍的實力已可穩居前5,顯示出了不俗的潛力。
由於高球運動發展較晚,中國高爾夫球水平在亞洲僅屬二流,落後於韓國、日本、中國台北和泰國。儘管在1990年的北京本土亞運會上,中國女隊在隊際賽中一舉奪取了亞軍,但是由於後備力量缺乏,在老選手逐漸退隱江湖後,國家體育總局小球中心已經16年沒有組織女隊參加亞運會了。
作為全國業餘高球錦標賽的冠軍,來自廣州的馮姍姍當仁不讓地成為了本次中國女隊的頭號球手。本次多哈亞運會, 中國女隊的預期目標是爭取進入前三名。而在個人賽中,馮姍姍的目標則是進入前5。
10歲與高球結緣
1997年,廣州組建高爾夫球隊,並從市屬偉倫體校的棒、壘球和籃球項目中遴選了一撥隊員練習高爾夫,作為當時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的馮雄成為了&&人。
為了讓小女兒能夠多長見識,時任廣州高協秘書長的馮雄經常將只有10歲的馮姍姍帶到球場玩耍,生性好動的馮姍姍偶爾也會操起球桿揮揮桿。雖然只是孩童天性好耍似地嬉戲,卻讓小姍姍與高爾夫球結下了不解之緣。
與高球結緣後,當時就讀華康小學四年級的馮姍姍便一發不可收拾,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高球水平日漸增長,在一些本地的青少年賽事中更是出類拔萃。升入天河中學後,馮姍姍每天下午放學後都堅持到訓練場上練上一個半小時。隨着水平的迅速提升,馮姍姍在廣州高球圈逐漸名聲大振,不少高球發燒友都慕名而來見識一下這個小神童。2005年,即將升高中的馮姍姍被華南師範大學附中作為高爾夫球特長生招入學校。
高爾夫球是陽光運動
1997年,當高爾夫球為社會各界所質疑之時,馮姍姍的父母當初為何還讓馮姍姍練習高爾夫球呢?對此,馮姍姍的父親馮雄如是解釋。“高爾夫在引入中國後,和國外相比有點變味。以前人們還一度把高爾夫稱作是‘白色鴉片’,實際這都是社會的一種偏見或者説是誤解。其實高爾夫是一個非常陽光健康的運動,高球手可以通過這項運動培養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馮雄説,“其實國外很多青少年高球手都是自己背着幾十斤的球桿在球場上訓練和比賽的,球童一般只是到了比賽的時候才會花錢雇傭一個。你想,小小年紀就背上幾十斤的器材在烈日下行進訓練,這對小孩子的意志品質是不是一個鍛煉?另外,高爾夫球是一項很高雅的運動,尤其對球手的禮儀十分講究,這對青少年在綜合素質培養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此外,練習高球還可以讓青少年學會如何做到自覺的自律。高爾夫和很多運動不一樣,它基本不需要裁判,對於所有的記分都是相互監督,打完每個洞後雙方選手都要在對方的成績記錄表上簽名確認。讓我感覺特別明顯的是,在練習高球前,馮姍姍是一個非常內向、害羞、不合群的女孩,可是在接觸高爾夫球後,整個人大變了樣,既活潑開朗又樂觀自信,心態也平和了許多。”
父母對女兒出路不擔心
對於馮姍姍今後的出路,父親馮雄顯得非常樂觀,“可能在文化課上,馮姍姍的確落後於很多同齡人,但在高球上卻是國內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對於她今後的出路,我一點也不擔心。我可以肯定地説,馮姍姍今後上大學一點都不成問題,國內外都會有大學樂意接受馮姍姍作為自己的學生。事實上,前不久廈門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陸續決定把高爾球作為學生的必修課後,不僅證明了社會各界對高爾夫球的認識已經有所改變,而且高球手的出路也拓寬了許多。退一步説,即使國內沒有大學願意接收高球特長的學生,國外也有很多大學願意接收這樣的學生,所以對於馮姍姍的出路我一點都不擔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