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好手藝展”開幕,集中展示中國手工藝傳承創新成就

來源:北京日報 | 2025年04月23日 12:09
北京日報 | 2025年04月23日 12:09
正在加載

為集中展示中國手工藝在傳承創新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4月19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好手藝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從2024年8月發佈徵集令,面向手藝人、業內專家等徵集優秀作品,歷時8個月,110件套精品面向觀眾展出,涵蓋琢玉、雕鐫、金工、髹飾、陶埏、織繡、編結、畫繪等工藝美術門類,講述何為“中國好手藝”的時代命題。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件晶瑩剔透的玻璃裝置,而目之所及還有不少現代裝置藝術品。這件玻璃裝置名為《生生不息》,由眾多錯落分佈的玻璃花朵組成,自然生長的態勢富有韻律美感,作者通過燈光與玻璃的視覺語言,引導觀者的視線在作品中自由游走,以玻璃的透明與脆弱的特點傳達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深入思考。

一件由廢舊報紙“織”成的明式華服,令古韻和現代性相得益彰。作品採用富含今日時代信息的報紙為創作材料,借用明代服飾為形式承載,以紙張、文字織成的華服故名為《文錦華夏No.2》。十幅一套名為《九龍圖》的蘇繡作品讓人驚艷,作者運用精湛的刺繡技藝,以倣古真絲絹為底,巧妙地融合了平針、亂針以及創新的螺髻針法,通過精細的針法模擬傳統筆墨效果,成功復現了南宋畫家陳容繪與宣紙上的畫作。作品還融入了現代金屬工藝,以金點模擬宣紙上的灑金效果,如果遠觀,很難分辨畫卷上究竟筆墨還是刺繡。

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邱春林,是“中國好手藝展”發起人。他向記者介紹,“材美、工巧、器韻、時宜”是此次展覽的甄選標準。現代工藝美術作品不僅需要和現代建築、室內環境、室內陳設、傢具裝飾等現代居住環境相配合,更要講究工藝與藝術的平衡,不是一味往細緻裏做,才是最好的工巧。在他看來,中國人在所用的器物上都寄託了一種精神內涵,強調器物和人一樣要氣韻生動,要神完氣足,這就是器韻。

據悉,展覽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展出至5月18日。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