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舉辦成立120年社慶系列活動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11月14日 16:12
央視網 | 2023年11月14日 16:12
正在加載

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20年。11月10日至15日,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社慶大型系列活動在杭州舉行。

西泠印社是享譽海內外的金石篆刻專業學術團體。建社120年以來,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的立社宗旨,錨定“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目標,領銜的中國篆刻藝術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推動篆刻藝術不斷走向社會、走進大眾、走向國際。

據悉,此次社慶系列活動主要內容由“553”組成,即“五場會議+五個展覽+三個研討會”。

“五場會議”包括慶祝大會、社員大會、社長會議和兩場理事會會議。其中,社慶大會旨在匯聚天下印人和四海嘉賓,共襄盛舉。社員大會、社長會議和理事會會議著重于西泠印社社務工作。特別強調的是,今年,西泠印社將選舉産生新一屆理事會和新一屆社領導班子。

“五個展覽”包括在浙江展覽館舉行的西泠印社百廿成果彙報展、社員作品展、社藏捐贈菁華展(2019-2023)3個展覽,在杭州畫院舉辦的2023海內外印社聯展,以及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的君匋藝術院藏“叢翠堂四家名印展”。該系列展覽既是西泠印社120年來發展成果的薈萃,也是建社以來幾乎所有社員創作面貌的一次全面展示。

“三個研討會”是指第七屆“孤山證印”學術研討會、《西泠藝叢》期刊編輯研討會和2023海內外印社座談會。其中,前兩個研討會是西泠印社的保留學術項目。在此基礎上,今年借助社慶契機,組織和聯合海內外70余家印社代表舉行座談會,以主題發言和自由交流相穿插的形式,分享篆刻藝術社團發展經驗,共同探討未來發展路徑。這也是西泠印社積極發揮篆刻藝術領頭羊作用、勇擔傳承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體現。

本次社慶系列活動,是西泠印社近十年來甚至是百年大慶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綜合性活動。將有400余名來自五湖四海的西泠印社社員參加外,還有近百名日本、韓國等海外藝術家,74家海內外印社的代表等參與這一盛會。同期,還整理《西泠印社社員名錄》,收錄了自1904年建社以來至今全體社員藝術生平的簡介,為“西泠人物史”的研究提供了準確的時間信息,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標誌性的社慶典範項目。

5大展覽,看什麼?

在此次展覽中,都有哪些作品?哪些特別值得期待?我們特別採訪了各個展覽的相關負責人,請他們進行了導覽和解讀。希望觀眾們可以從系列展覽中探究西泠的歷史,品鑒西泠的文物,追尋西泠風骨的承襲,體悟西泠“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胸懷。

看120年西泠印社的發展成果

展覽地點:浙江展覽館二樓4、5號展廳

時間:11月7日—20日

“西泠印社百廿成果彙報展”是呈現西泠印社自1904年創立以來,走過的120年輝煌歷程,特別是著重展現西泠印社近20年尤其是5年來在社團事業、藝術創作、學術研究、對外交流、文物鑒藏、非遺傳承、産業拓展等取得的成果。

參觀完整個展覽,可以鮮明感受到,西泠印社緊緊把握時代際遇,堅持傳統,堅持守正創新,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交流互鑒,在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的使命和擔當。

624件社員作品,一次看過癮

展覽地點:浙江展覽館二樓5、6、11、12號展廳

時間:11月7日—20日

此次社員作品展,陣容強大,是自西泠印社建社以來絕大部分社員的創作成果的展示,跨越一個多世紀,從已故到現今,包括了當今社員的256件篆刻作品、126件書畫作品和40本理論著作,以及甄選自庫房藏品的242件已故社員作品,其中還有來自日本、韓國等外籍社員的作品。在展廳裏,不僅能看到吳昌碩的《紅白二株墨梅圖》,還有黃賓虹的書法,創社四英、鐘以敬等篆刻名家的作品,用篆刻、書法、國畫和理論成果等各種形式,呈現了西泠印社在時代洪流中的發展繁榮之路,在每一個階段留下鮮明的時代印記。

500余件作品見證“美德嘉行”

展覽地點:浙江展覽館三樓葵頌廳、陳列廳

時間:11月7日—20日

“社藏捐贈菁華展(2019-2023)”展出從2019-2023年這5年裏社員和各界人士向西泠印社捐贈品中,精選挑選的500多件作品。

可以看到由吳昌碩曾孫吳越捐贈的“吳昌碩 白文方印‘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繩’”。從吳昌碩,到其子吳東邁、孫子吳長鄴,到曾孫吳越,他們向西泠印社捐贈的美德代代相傳。

高式熊的女兒高定珠捐贈的藏品中,有王福庵贈高式熊新婚祝賀的書法作品,這幅作品曾懸挂在高式熊的臥室裏,從書法作品上因光照留下的斑駁痕跡就能看出其喜愛程度。還有見證了張魯庵和高式熊兩位先生情誼的印泥筆記,詳細記錄了印泥的製作方式。這些飽含著溫情的生動故事,令作品更富有歷史的厚度。

從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泠印社“愛社如家,無私奉獻”的西泠捐贈文化,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級的文化自覺,年輕一輩的社員也接過了傳承的接力棒。據了解,西泠印社從2013年開始舉辦“美德嘉行”系列展覽,展示賢達們的捐贈佳品,向捐獻者表達感謝和敬意。

海內外印社碰撞火花

展覽地點:杭州畫院美術館(西湖文化廣場32號7樓)

時間:11月7日—20日

73家印社,179件印屏跨越海內外匯聚一堂。此次以西泠印社120年華誕為契機,海內外印學社團受邀匯聚杭州,舉辦“海內外印社聯展”,以同臺展示的方式,尋求今後篆刻發展新路。

人以印結社、志同論道,成為篆刻界的普遍現象,併為中國篆刻藝術的綿延賡續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此次展覽中,不僅有內地的印社,還有來自台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印社,從作品中,不僅能從中窺見當今海內外篆刻創作發展方向和潮流趨向,如從“全日本篆刻聯盟”印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印人充分傳承了中國篆刻藝術的傳統,也有其自己的風貌。

除展覽外,11月12日還將舉辦2023海內外印社座談會。進入新時代,篆刻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如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相信在此次論壇中會碰撞出新的火花。

錢君匋與西泠印社的故事

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8號、9號展廳

時間:11月4日—17日

由西泠印社、桐鄉市人民政府、浙江美術館聯合舉辦“君匋藝術院藏叢翠堂四家名印展”已于11月4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展出趙之謙、吳昌碩、黃牧甫篆刻原石各40方,錢君匋篆刻原石80方。

錢君匋先生生前與西泠印社有著深厚的情緣。他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為西泠印社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展覽正是對西泠印社建社120年,也是桐鄉撤縣設市30週年的獻禮。(人民日報、美術報、澎湃新聞綜合整理報道)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