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利用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3年03月08日 12:26
中國文化報 | 2023年03月08日 12:26
正在加載

文物、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推動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新時代,文化遺産進一步“熱起來”“活起來”,圍繞“加強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利用”“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目標,非遺和文博工作者不斷思考與實踐。

1.非遺熱起來 融入現代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非遺保護事業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時代,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體現當代價值、涵養文明鄉風、凝聚民族精神、講好中國故事,是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使命。

“建議鼓勵社會組織在省會中心城市建設離岸孵化中心。”全國人大代表、湘西七繡坊苗服飾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石佳的建議源自於其對非遺在新時代創新性發展的深度思考。

從零基礎起步參與苗繡保護傳承,創立企業讓苗繡“活起來”,到擁有衣服、鞋子、箱包等300多款産品設計,成績可圈可點的石佳,坦言自己在發展高速期遇到了瓶頸:“我們的産品品類多卻不精,不精則定位不清,長期看來制約了産業發展,更嚴重的是制約精湛苗繡技藝的發揮空間。”

石佳認為,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既要有前瞻性的頂層設計,也要有紮實的落地基礎,既要注重保護傳承,也要強化市場思維,將特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特色産業資源。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石佳將視線從非遺資源豐厚的鄉村延伸至産業模式發達的城市,希望找到一條新路,補齊産業鏈條。經過調研,石佳發現,部分社會組織擁有足量優質的會員企業,覆蓋頂層規劃、産品設計、包裝推廣、消費購買多個領域,擁有迅速聚合資源、對接渠道的實踐經驗。“如果這樣的社會組織能在中心城市等資源富集地帶,建立離岸孵化中心,就能讓高水平團隊與專業服務真正下沉到鄉村,補齊區縣一級在電商、設計、包裝、營銷、物流、檢測等方面的短板,幫助建立非遺品牌,打通市場前、中、後端,讓非遺傳承人、職業院校、非遺工坊、文創企業融入生態,獲得正向收益。”石佳説。

“當非遺成為人們寶貴記憶的必備要素,那便是真正融入生活,實現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石佳介紹,目前企業不僅帶領繡娘居家就業,還召集鄉親們建成1806畝茶園,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讓當地村民有了多份收入,能安安心心建設家鄉。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國家級非遺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田靜每年參會都隨身帶著建水紫陶器具,有合適機會就為大家做演示,現場實踐“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今年,她計劃做一個開箱儀式,展示新作品,也將背後的傳承人實踐成果介紹出來。

非遺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制約非遺保護傳承的關鍵問題是後繼乏人。這些年,田靜在人才培養上下的功夫不比鑽研技藝少。“這幾年國家政策好,喜愛非遺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去哪兒學,不了解非遺是可以作為終生志業的。”田靜説,為非遺活態傳承引入新鮮血液,是她持續將非遺講座、技藝研修辦進學校、社區、鄉村、企業的重要原因。

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使命出發,呼籲擴大非遺傳承人群,田靜的提案早已化入行動。十餘年間,田靜一直通過傳承實踐,擴大人群覆蓋。除了深入鄉村,培訓農村青年,為鄉村振興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田靜還啟動開展了“小小傳承人孝親課堂”項目,通過紫陶技藝與二十四節氣、孝親文化的結合,將親人、親自然、親鄉土的理念融入學校教育,讓孩子們從小熟知非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她看來,傳統技藝類非遺的傳承人培養,更應強調原生態環境,需要進一步統籌學校、非遺工坊、非遺傳習中心等各方力量。

據統計,目前從事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傳承及周邊産業的手藝人已達5萬人。田靜進一步提出,更加重視和壓實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授徒、傳藝的責任,積極探索學徒制傳承人培養模式,從明確任務、加強評估、提供扶持等方面完善相關工作機制,推進非遺關鍵技能和絕招絕技的傳承,提高傳承效果。

2.非遺傳開去 講好中國故事

非物質文化遺産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經驗智慧,也是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截至目前,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項目共計4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

一杯“中國茶”,清靜和雅、和而不同、謙和禮敬,品茶香不僅品其味,更是品中國文化。以茶會友,講好中國故事,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中許多代表委員的關注重點。

茶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中國茶是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六堡茶製作技藝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蒼梧縣六堡鎮黑石山茶廠黨支部書記石濡菲的建議圍繞“推動中國茶走向世界”展開。

石濡菲認為,目前,我國茶文化傳播、茶出口與我國茶産業規模嚴重不匹配,尚存在茶文化傳播力度不足、中國茶的國際市場影響力有待提高等問題,茶加工工藝及品牌打造也亟待各方共同努力。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和近年來的調研情況,石濡菲提出,要注重茶科技研究應用,推動茶産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做好傳承保護創新這篇大文章,完善非遺傳承保護體系。“茶葉出口,文化先行。”談及做深茶文化,做強茶品牌,石濡菲建議,一方面,加強中國茶的保健功效研究;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相關歷史文化資源,推進茶園建設與生態鄉村、健康養生及文化和旅遊建設相結合,打造茶文旅景點,形成一批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基地。石濡菲認為,提升茶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可以在充分闡釋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的內涵基礎上,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契機,重點瞄準華人華僑較多的東盟區域。同時,要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及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各種平臺,加大海外推廣,推動符合國際健康趨勢的茶葉品牌建設。

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戲曲是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喜歡和尊重一張中國文化名片,也是文化交流互鑒的有效載體。值得關注的是,崑曲、粵劇、京劇也相繼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彰顯了以戲曲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價值。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優秀戲曲文化的傳播推廣,探索粵歌、粵劇電影、線上直播等多種樣態,強調國際化視野的重要性。“近年來,廣東粵劇院推出的粵劇《紅頭巾》等作品,將傳統唱腔、身段與現代舞、搖滾説唱等不同元素融合,是以國際表達展現中國形象、中國聲音、中國精神的重要嘗試。我們希望能有更多依託當地人文歷史、體現現代審美的作品,走出國門,讓人們在享受粵劇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風采。”曾小敏建議,非遺的國際傳播要在拓展和融合方面下功夫,推進傳統戲曲與時尚、科技的對話,用更時尚、更獨特的方式包裝精品劇目,通過融媒體的形式加大作品推介,突出亮點、引發熱點,吸引更多國內外觀眾關注,讓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3.文物活起來 推進文物數字化展示

2022年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確立“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精神。“讓文物活起來”也是博物館的一項重要課題。

“數字展示方式讓博物館變得更接地氣、更溫暖、更有趣了。”談及創新數字化展示方式為博物館帶來的變化,全國人大代表,青州市博物館研究館員、青州市政協副主席王瑞霞表示,數字化展示方式對當今的博物館來説已成常態,改變了人們對博物館的固有認知。借此,遊客可以和古代的文物互動,可以“穿越”到古人生活的時代進行“深度遊”,也可以在家裏欣賞世界各地的展覽,還可以購買數字藏品豐富自己的收藏。

利用數字技術成功復原敦煌、雲岡、龍門等地部分石窟,蒐集匯聚全球館藏繪畫數據出版“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並舉辦線下展覽“盛世修典”,考古報告《大足石刻全集》成功出版……近年來,數字技術應用的成功案例也為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提供了寶貴經驗。王瑞霞認為,這都是在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指導下進行的可喜探索,體現了各級政府、文物部門和各個文博單位對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動。

然而,在實踐中,王瑞霞也發現了不少阻礙工作深入開展的難點。針對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的標準認識不一、文物工作者和數字技術人員缺乏對彼此業務的了解,計費標準缺位等問題,王瑞霞帶來了“進一步推進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的建議,提出以建立文物檔案為目標,以文物考古工作為標準,建立多規合一的文物數字化保護體系,強化文物基礎性工作;研究制定文物數字化計費標準,使這項工作列入預算時有章可循;強化文物數字化保護培訓,讓文博工作者了解文物數字保護的基本常識,使文物數字化保護成為由文博單位主導、多學科廣泛參與的文物基礎工作,真正實現文物保護的目標。

近年來,博物館數字化建設進程加快。中國國家博物館適應數字化發展大趨勢,大力推進智慧化建設,全面助力事業發展,形成以數據為核心的博物館管理新模式。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介紹,中國國家博物館從2018年開始推動智慧國博建設,按照5條技術路徑推進,即透徹感知、泛在互聯、智慧融合、自主學習、迭代提升。“其中,透徹感知包括知曉文物的各種狀況,對觀眾實時了解等;泛在互聯是指感知數據能夠通過網絡及時匯總上報;智慧融合要求我們更快更好地將多元異構數據匯交起來,深入挖掘其所蘊含的多方面價值。這三方面做好之後,實現自主學習,通過對文物和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形成知識體系,再逐步地達到迭代提升。”王春法説。

據王春法介紹,202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國內外33家博物館共同舉辦“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在線接力”活動。其中“國博專場”通過數字虛擬技術展示、8K拍攝並高清呈現等豐富形式,向觀眾沉浸式闡釋了文字對於中華文明發展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作用。此外,通過國博與騰訊聯手打造的“手拉手全球博物館珍藏展示”小程序,用戶可在線鑒賞各國博物館的珍藏文物。

“我們計劃在國博推出一個智慧展廳,初步定在4月對公眾開放,屆時大家可以在這裡看到博物館怎樣對文物進行數據採集、傳輸,對文物的狀況進行監控,並進行多元化呈現。”王春法説。

博物館教育對於傳承人類文明、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傳播知識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面對我國博物館分佈不均勻的情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帶來了《關於全國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將線上博物館公開課納入必修課的提案》。他建議,借鑒並採用目前大學廣泛使用的線上博物館公開課的形式進行多媒體授課;線上博物館公開課的設計由教育部直接&&,聯合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共同負責;圍繞線上博物館公開課組織豐富多彩的線下活動。

“讓文物活起來”也是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持之以恒的追求。近年來,河南博物院成為“網紅打卡地”,該院的文創産品也火爆出圈。馬蕭林介紹了河南博物院“讓文物活起來”的舉措:在展覽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公眾獲得延伸信息,華夏古樂團復原古樂器,創新演繹流行音樂、經典名曲,讓觀眾聆聽歷史……“我們和騰訊、阿裏巴巴等合作,將他們的新技術與我們的創意結合起來,講好文物故事。”馬蕭林説。

馬蕭林特別關注革命文物的保護利用。馬蕭林帶來了《關於加強東北抗聯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提案》。他建議將東北抗聯革命文物列入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重大項目,加強東北抗聯遺物和史料的徵集與研究,進一步發揮東北抗聯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通過推進“互聯網+抗聯文化”,用好數字化、網絡化展示手段,推出主題影視作品和短視頻,擴大東北抗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

4.挖掘文化遺産價值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近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成果豐碩。文博工作者奔走于一線,不斷挖掘文化遺産價值,為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傳播力貢獻力量。

為更好地履行職責,在過去一年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李六三先後調研了北京38處、京外24處、國外11處歷史文化遺産地,與基層文物部門幹部職工,古建築、石窟寺、長城保護領域專家學者和施工團隊管理者等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交流。

李六三認為,挖掘文化遺産價值必須明確價值挖掘對象,立足基礎研究,通過多學科、多領域的融合,構築文化遺産價值挖掘體系。同時,要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利用項目為依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全面加強文物多重價值的挖掘利用,將文物價值研究和闡釋貫穿于基礎理論研究、資源調查認定、保護方案和規劃編制、文物保護修復和展示利用等文物工作的全領域、全過程,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媒體,系統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年,李六三圍繞科技賦能文化遺産保護、正確處理文化遺産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關係等方面準備了提案。

甲骨文研究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長年堅守在殷墟考古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甲骨文的價值,讓甲骨文“活起來”,貼近民眾。

“甲骨文已經發現120多年了,發現了近16萬片甲骨,這些甲骨分佈在全球各個博物館、研究機構、大學圖書館。”何毓靈認為,甲骨碎片的分散限制了對甲骨文的研究,他建議啟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陽殷墟建設甲骨文數字化平臺,讓全球甲骨“回歸”殷墟。“以三維建模、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為基礎的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將為甲骨綴合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何毓靈説。

何毓靈關注到,近年來,很多考古所主動走出去,去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等區域參與發掘。“考古機構走出國門取得重要成果,對外交流活動非常頻繁,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斷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