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藝術展覽背後的思考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2年12月23日 15:26
中國文化報 | 2022年12月23日 15:26
正在加載

teamLab打造的大型沉浸式美術館“無相藝術空間”

teamLab打造的大型沉浸式美術館“無相藝術空間”

今天,隨著數字語言的應用、信息的傳播、網絡普及以及新媒體藝術的出現,科技與藝術的不斷融合,以數字藝術為載體的美術館、博物館“沉浸式展覽”也面臨著各種機遇與挑戰。

沉浸式展覽近年來在國內得到廣泛關注,也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體驗。2015年,今日美術館推出“今日未來館”開館展,較早地打破了傳統美術館空間的展示方式。2017年,沉浸式藝術體驗展“teamlab:花舞森林與白日夢”在佩斯北京推出,引起轟動。2019年,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我有一個夢”亞洲巡展在上海當代藝術館的開啟,更是將沉浸式藝術展推向大眾,吸引了200萬人次前來體驗。2022年,在“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舉辦的“遇見畢加索、達利、凡·艾克”3個沉浸式藝術大師展,以及今年在蘇州嘉德·宥愛藝術中心推出的以“現代藝術之父”保羅·塞尚的四季人生為主題的大型沉浸藝術展,都通過引入不同的數字技術與互動設計,帶給觀眾奇妙的視覺體驗。

數字化沉浸式展覽背後有什麼樣的商業邏輯、如何看待沉浸式展覽的火爆?作為美術館、博物館展覽的新樣態,沉浸式展覽又給業界提供了怎樣的新思考?

華麗的展示效果,加上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沉浸式展覽近年來已經成為藝術展的吸睛利器,成功圈粉了一大批年輕受眾,也在社交網絡上掀起一股看展風潮。縱觀這些展覽,數字科技是沉浸式展覽中最常出現的關鍵詞,也是沉浸式展覽的先決條件。隨著人工智慧、元宇宙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展覽作品與展廳環境的結合更加緊密,這也就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的邊界感,拉近了觀眾與作品、展廳空間的距離。從某種角度看,沉浸式展覽是策展人的藝術展、藝術家的實驗場,也是觀眾的藝術盛會。

近年來,以科技為手段的展覽大多通過圖像、視頻等平面元素進行整合,有時也加入裝置元素的作品,使得新媒體視域下藝術門類的邊界越發模糊。作為藝術展覽,“沉浸”理應是在藝術之中。但目前看來,很多沉浸式展覽一味追求科技手段、強調感官體驗,顛倒了藝術與科技的主次關係,最終失去了藝術的內核。因此,對於策展人和藝術家而言,不僅需要調動藝術與科技的手段,更要平衡二者之間的關係,打造現實與虛擬的雙重沉浸空間。

互動性和趣味性是沉浸式展覽的另一個特點,主要體現在觀眾與作品的互動體驗和作品內容上。“沉浸”不僅表現為客觀存在的沉浸,也反映主觀認知的沉浸。因此,既要注重營造客觀的沉浸環境,又需關注觀眾的主觀體驗。觀眾不再是遊覽式地觀看作品,而是融入在展陳空間中感受展覽作品,如此打破觀眾與作品之間的距離感。展廳中的藝術世界因多媒體的呈現而更加生動,而這些多媒體的一大特質是環境反饋與交互性,即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信息傳遞是雙向的。觀眾不再是單純的受眾,而是可以通過與作品的互動,實現與藝術元素交流的體驗效果。因此,觀眾需要主動出擊,調動各種感官,給予心理暗示,激發內心的沉浸想象。當然,藝術家也設計了不少能夠互動體驗的作品,以此前在全球巡展的梵高沉浸數字展為例,現場觀眾可以追逐光影的腳步,用節奏的快慢來調節色溫;還可以拿起手中的畫筆,繪製喜歡的星空,並同步在熒屏上與之展開對話。總之,觀眾與觀眾、觀眾與作品、觀眾與展廳之間共同演繹生動鮮活的沉浸式體驗,這是“沉浸”的核心所在。

數字化、互動性、趣味性,這種沉浸式體驗感代替了傳統的“觀看”模式,更加注重觀者體驗感及其在展覽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春辰所説:“傳統審美觀念中,觀眾和作品之間的是‘靜觀’,存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和隔閡。但在今天藝術更多的是‘融合’,強調主體與對象相互滲透。沉浸式藝術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全方位包圍、置入。”

當下,美術館、博物館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由以往傳統展覽場地轉變為體驗經濟的場所。尤其是沉浸式體驗類的展覽,雖然有些大師的作品無法銷售,但展覽相關的文創産品、沉浸式劇本殺、親子工坊和巡展門票等收入,對美術館和博物館來説,確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當然,沉浸式體驗展也有不少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虛高的票價。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數碼媒體工作室主任費俊就指出:“沉浸式展覽的出現,讓人們對藝術有了更加全面的體驗,尤其這種大師IP,許多博物館仿佛也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但如果僅有光鮮亮麗的宣傳和借勢營銷,虛高的票價下,是藝術淪為附屬品的悲劇,那長此以往,所謂展覽市場的熱鬧也不過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而已。”

雖然沉浸式展覽在廣泛多元的藝術環境與數字科技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與內涵。但不可否認,當下沉浸式展覽良莠不齊,存在著科技含量不高、藝術氛圍不濃、學術深度不足、沉浸體驗不佳等各種問題。因此,策展人和藝術家需要完善策展理念,打造形式新穎、內涵豐富,有人文情懷更有藝術深度的展覽。對於觀眾而言,在打卡、拍照之餘,需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在沉浸展覽的同時獲得展覽之外的想象和思考。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