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在浙江溫州舉辦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2年11月28日 17:04
中國藝術報 | 2022年11月28日 17:04
正在加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如何努力挖掘、積極培養青年人才,充分發揮優秀青年人才在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方面的作用,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事關“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強國、文化強國如今已成為全社會共識,相關舉措紮實推進,相關探索也在生動活潑地展開。

  11月27日,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書院,一場以“新時代·新青年·新審美”為主題的論壇正在這裡舉辦。

  這場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指導,浙江省文聯主辦,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溫州市文聯、永嘉縣委宣傳部承辦的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以“博士見博士”的新形式,分“從校園到田間”“從個人到家國”“從理論到實踐”三個環節進行,集中探討新時代造型藝術新審美,關注新青年新作為,充分發掘匯聚青年力量,打開青年創新創造的廣闊空間。

  從校園到田間:投身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

  在脫貧攻堅戰取得歷史性成就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新時代新征程的重要歷史性任務。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大地上,很多青年實踐著剛出校園、就到田間的人生軌跡。在參加本屆論壇的嘉賓中,清華大學博士生周建朋即是一例。2016年博士畢業後,周建朋在自己的家鄉——位於浙江永嘉東皋鄉的偏遠山村上日川村辦起鄉村美術館,陸續打造出半村煙火、半村丹青的“箬溪國際藝術村”。如今的村落涵蓋學術論壇、藝術展覽、遊學研學、藝術文創、寫生教育、藝術駐村、藝術市集等,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環境變美了,村民變富了,藝術成為了落實“藝術鄉建”的有效載體,成為了助力共同富裕的助推器。

  憑著滿腹知識、滿腔熱情,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許許多多像周建朋一樣的知識青年在廣袤田野間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這裡有像“大山的女兒”黃文秀一樣投身鄉村振興的大學生村官、有像藍天救援隊於若飛一樣無私奉獻的公益志願者、有像建德姑娘王運一樣帶動鄉親致富的農創客,有像感動中國的陳貝兒一樣記錄時代變遷的青年媒體人……第八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博士見博士:從校園到田間”環節從這裡開始,青年博士們共同分享和交流著各自的故事和經驗。在溫州楠溪江畔,流水潺潺,泥土芬芳,周建朋以自己的實踐現身説法,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和強烈共鳴。

  上日川村的村民來到了現場,分享了當地農民對搞美術館“畫畫不賣錢不能當飯吃”的困惑和見證發展後的轉變與喜悅。參加論壇的青年博士們普遍飽含著對藝術的熱情,關注鄉村建設、關注民族文化傳承,而無限廣闊的實踐天地、豐富多彩的文化遺存也成為他們走向田野、專注專業和連接服務社會的重要動力和施展才華的重要支撐。西藏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趙文琪介紹説:“西藏唐卡的無限魅力在當代的拉薩,正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觀摩、學習、思考。在拉薩當代美術作品中,追求作品的裝飾意味、裝飾簡化性是部分作品的特徵之一。”

  從個人到家國:既錘煉了專業,更涵養了情懷

  走向鄉村的實踐給青年博士們打開了視野、錘煉了專業,同時也很好地塑造了品格、涵養了情懷。在“博士見博士:從個人到家國”環節,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箬溪國際藝術村”創始人周建朋就此也進行了深入的專題探討。

  有著濃厚儒家入世傳統的中國,家國情懷歷來是知識分子彰顯擔當的重要方面,也是知識人才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壯闊史詩的有效路徑。在這個環節裏,研討嘉賓充分肯定了青年博士們在夯實專業過程中繼承和踐行知識分子優良傳統的可貴努力和積極探索,認為偉大的時代實踐和廣闊火熱的社會生活是豐富知識修養、錘煉專業水平、提升藝術境界的沃土,青年人才要高度重視、充分珍惜、積極響應時代的召喚,走進時代深處,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創作者和學問家。

  陳履生談到,有的鄉村建設搞燈光秀,千方百計城市化,好像城市化就是現代化、就是富裕,嚴重影響了鄉村建設。他説:“我現在千方百計做的事情,就是保持鄉村的獨特性,也希望青年文藝評論家和青年博士們投入到鄉村建設中去,不是用你們已有的知識去改造鄉村,而是去賦能發展,使我們的鄉村更鄉村。”鄭工認為,青年代表著我們未來的發展,青年美術創作當中出現的新現象、新趨勢,都很值得研究,青年藝術傢具有視覺敏銳、手段豐富、觀念領先的特點,但更核心的還是要觀照人。

  青年博士們也闡述了自己的思考。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朱翊葉在剖析紫砂工藝市場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後認為,“在當今時代,大部分地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傳統文化的復興並不是地方文化傳統的再現,而是在原有基礎之上的再生,並且其在再生的過程中包含了許多全球化的因素”。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後楊晨通過對碑帖融合的梳理提出當代書法返本開新的路徑:“突出主體意識和個性化思考是新時代的強烈召喚,要消除碑帖分離的邊界,尊重互有和互在的包容性。”

  從理論到實踐:既直陳問題,又彰顯構建意識

  作為一個以理論評論為本體支撐的論壇,走進生活田野、打開社會視野的同時自然少不了返歸理論評論的總結與提升。在“從理論到實踐”環節裏,在陳履生、鄭工的主持下,與會青年博士結合各自的專業領域分別進行了發言,以關注現場、回應現實的視角和較為新穎前沿的觀點,充分展現了青年文藝評論家的朝氣和銳氣。

  在這些發言中,體現出明顯的新觀念、新審美構建意識。“不管怎樣的變化,勇於改造繪畫方式與圖式,吸收接納西方藝術並予以轉變為新的水墨語言,最終形成代表中國氣派的新時代水墨人物畫的新格調才是最為重要的主題。”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劉其讓對當下水墨人物畫創作提出建議。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李中誠回望2021年前後青年美術創作成果以及其所處的創作生態,認為“在創作的模式上,以符合時代審美的圖像話語精準把握作品的‘主題’‘主旨’和詮釋時代精神正成為當前青年美術創作的主流。而大多青年美術家所具備的學院性與當代創見,使得他們的創作呈現出形式語言與創作媒介多元演繹的態勢,也因他們對深厚文化傳統及藝術形式的研習與汲取,不斷創造出推陳出新的具體路徑”。

  與此同時,青年博士們也堅持問題導向、秉持學術理性,往往直抒胸臆、直指問題。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博士生崔少雷指出:“當下的中國畫主題性創作存在問題和隱憂,作品‘圖像感’的過度、筆墨表現力的欠缺,一些畫家綜合素養的不足,都成為了發展的瓶頸和羈絆。”杭州師範大學張煜認為:“NFT介入數字藝術,對數字藝術和數字藝術家伴隨著機遇和挑戰。資本邏輯推動著NFT數字藝術市場的繁榮,而市場規範與加密技術的不足也隨即顯現。這些發展憂隱不僅阻礙了數字藝術的發展,還容易對市場和大眾造成價值和審美上的誤導。”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和建議。比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青年策展人黃浩立指出:“單純從當下城市社會空間的建設、重塑和實踐中,對話性可以成為城市療愈中治療效能的有效溝通機制和推進方式,進而在後疫情時代下的城市活力、人文關懷和城市共同體建構中形成有效之力。”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