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紀錄片《我們的清明上河圖》發佈

來源:故宮博物院 | 2022年09月01日 16:25
故宮博物院 | 2022年09月01日 16:25
正在加載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的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精神,進一步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産的多重價值,由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的系列紀錄片《我們的清明上河圖》于2022年9月1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産品與技術博覽會”上首次與觀眾見面,向觀眾述説故宮人守護國寶背後的動人故事。

《清明上河圖》是一卷宋人寫給我們的生活日記。大至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小到舟車裏的人物,攤販上的陳設貨物,市招上的文字,絲毫不失。隨著歷史的筆觸,沿著春天的汴河,帶領人們跨越時空,完成一場歷時千年的旅行。

本片歷經四年的拍攝,用200小時4K超高清畫面記錄了30余位曾與《清明上河圖》相關的親歷者和他們身邊的見證者。從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室、文保科技部、數字與信息部、出版社中一代代親歷者的視角,帶觀眾踏上講述這幅傳世名畫前世今生的發現之旅。時至今日,與《清明上河圖》打過交道的人或已去世,或已滿頭銀發、步履蹣跚,然而文物保護的技藝與精神早已在一代代故宮人的傳承間開枝散葉。

此外,本片挖掘了大量故宮博物院所藏的與《清明上河圖》有關的一手資料,如馮忠蓮摹《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原始修復檔案、《清明上河圖》玻璃底片和膠片、《清明上河圖》研究手稿等珍貴檔案材料,都將首次通過熒幕與觀眾見面,向觀眾講述這幅傳世巨制背後鮮為人知、卻又感人至深的鮮活故事。在紀錄片的攝製過程中,通過人與物的故事,向觀眾繪就了一幅誰在守護故宮,故宮因何傳承的生動畫卷。

從《清明上河圖》重回故宮到今天,借由修復臨摹的新生、伴隨數字及多媒體技術的再生,關聯現代生活的衍生,汲取文化血脈中的永生,《清明上河圖》在故宮完成了一次次生命的演化。故事中的一代代故宮人,踐行著博物館“以物證史”的使命,開掘大眾對文物認知的深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文物、歷史與觀眾之間架起多元便捷的溝通橋梁,踐行著博物館人的初心與使命,詮釋著繼承傳統不是一種機械的拷貝,而是帶著生命溫度走向未來的堅守與創新,彰顯著故宮的活力與魅力。

2022年9月1日起,《我們的清明上河圖》系列紀錄片將於每週四中午12點在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騰訊視頻、嗶哩嗶哩等視頻平臺同步上線。

《我們的清明上河圖》四集紀錄片見證了六十餘年間幾代故宮人如何秉承文物保護的初心。本片以《清明上河圖》為紐帶,秉持“四個故宮”的建設理念為主線,講述《清明上河圖》“臨摹”“修復”“數字化”“學術研究”的故事,尋找《清明上河圖》與故宮二者之間最質樸、真實的感情。

“不下真跡一等”的《清明上河圖》摹本的誕生”

第一集《匠心對畫》,通過古畫臨摹師馮忠蓮先生的一封家書,回溯她如何完成《清明上河圖》全卷臨摹的艱辛;曾親手摹刻《清明上河圖》印章的劉玉先生,回憶講述摹本誕生的過程。他們的努力最終匯成一幅“不下真跡一等”的當代《清明上河圖》卷,展現了上個世紀故宮人的工作日常以及生活點滴,匠心精神的流傳。

“千年傳承的修復技藝讓《清明上河圖》祛病延年”

第二集《畫險為夷》,通過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一卷《清明上河圖》原始修復檔案,向觀眾揭示書畫專家如何“會診”古畫“病症”,《清明上河圖》如何在修復大師楊文彬先生手中平復如故、古畫修復的技藝與精神如何在一代代故宮人的傳承間開枝散葉、三代故宮人修復技藝如何代代相傳留存至今。本片的第一集和第二集,統一從“平安故宮”的角度,回溯了幾代文保工作者如何通過傳統臨摹修復技藝,為紙絹續命,彌合《清明上河圖》在歷史顛簸流轉中所留下傷痕的故事。

“‘聲’與‘畫’的邂逅傾聽《清明上河圖》的畫中音”

第三集 《變畫萬千》,講述在“數字故宮”建設推動下,圍繞故宮博物院數十年來的《清明上河圖》數字化歷程展開的故事。玻璃底片、膠片攝影,訴説出上世紀影像故事;《清明上河圖》音畫項目,讓其成為一幅有聲音的繪畫;超高清全畫幅掃描和“故宮名畫記”,不僅讓《清明上河圖》纖毫畢現,更讓它觸手可及。數字形態的《清明上河圖》,也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一同演進。千年之間,曾被長期幽藏宮苑裏的紛繁熱鬧,而從未能像今天這樣,朝著大眾,迎面而來。

“尋找張擇端千年前的學畫之路”

第四集《出神入畫》,則展現“學術故宮”與“活力故宮”建設中,如何將堅實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不竭的活力,注入《清明上河圖》中的故事。本集匯集了數代故宮書畫學者對《清明上河圖》研究故事及成果。回溯楊新院長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研究歷程,講述他與故宮前輩學者徐邦達先生之間的學術傳承;跟隨專家余輝老師前往開封等地,尋訪《清明上河圖》畫卷外張擇端的足跡,實現與千年前的古人“隔空對談”。通過兩條交織的敘事線,匯聚于一本5米長卷立體書《清明上河圖》之上,講述文物“活”起來的背後,代代故宮學術研究者們的初心與堅持。

在近千年的流傳過程中,《清明上河圖》曾歷經“四齣五進”宮門的命運。自問世以來,《清明上河圖》首先被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變”後,《清明上河圖》從北宋流入金國民間。元朝建立後,《清明上河圖》再次進入宮廷,為皇家所有。到元代後期的至正年間,被從元內府盜出。後經輾轉,在明代中期為權臣嚴嵩所得,後入藏明代宮廷。萬曆年間由太監馮保偷盜而出,至清代中期在民間流傳,數易其主。嘉慶初年,《清明上河圖》再次入宮,被收藏于紫禁城延春閣中,並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裏。

民國初年,溥儀以賞賜的名義將此畫偷運出宮。最終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清明上河圖》回到已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紫禁城,自此《清明上河圖》結束了它輾轉流離的命運。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