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身邊的非遺 探索更多新玩法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6月17日 16:37
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6月17日 16:37
正在加載

“雲遊非遺·影像展”海報

“雲遊非遺·影像展”海報

  “非遺的本質內涵是面向社會大眾,要走出自我欣賞、自我發展的‘象牙塔’,就必須接地氣、有溫度,為現代生活服務。符合時代審美發展、符合互聯網傳播風格、符合生活實用價值的非遺新産品、非遺新創意,正在讓更多人對非遺從了解到喜愛,從喜愛到熱愛。”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景泰藍製作技藝傳承人的李佩卿頗有感觸。

  剛剛過去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以“連接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開展多項宣傳推廣活動。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非遺如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文化明珠,受到人們的尊重與認可。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非遺,探索合作、發展模式,非遺正在從“束之高閣”的藝術品和大眾不夠了解不夠明晰的一個個概念,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和易於觸及、身邊可見的文化常識。

  雲端非遺影像知識普惠人民

  為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非遺內容,倡導人們關注非遺、共享非遺,讓非遺保護成果惠益人民群眾,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各網絡平臺承辦的“雲遊非遺·影像展”至今已經是第三年開展了。今年各長視頻平臺限時免費展映幾十部商業版權視頻和付費非遺課程,鼓勵廣大觀眾欣賞傳統文化之美、了解更多非遺知識。

  騰訊視頻在以“人間煙火”為切入點的基礎上,匯集《行走的歌謠》等非遺影像以及傳統美食主題紀錄片,從不同視角向公眾傳遞非遺與現代生活的交集感知。同時今年還加入了如“王鵬古琴教學”“郭雅志嗩吶課程”等非遺項目的付費教學課程,進一步降低觀眾接觸非遺、學習非遺的門檻。

  愛奇藝推出“非遺·精品展映”專區,展播8部非遺傳承精品紀錄片。自製系列紀錄片《講究》深入探索中華傳統文化之根,用“匠人精神”記錄“匠人故事”;《過年的畫》《冀瓷:我們的故事》分別聚焦楊柳青木版年畫、河北陶瓷的千年傳承故事,讓觀眾品味中國非遺的巔峰之美;《城與人》則以不同行業、不同年齡階段的重慶人的經歷為主線,講述他們的手藝與情懷。古老民間藝術與現代都市生活的結合,拉近了觀眾與非遺的距離。

  優酷展映匯集了站內《神奇的老字號》《“了不起的匠人”系列》《指尖上的非遺》《尋找手藝》《中國美》等多部非遺影像,將“生活中的非遺”作為切入點,展示非遺手工藝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運用和在新時代中呈現新式美學。

  嗶哩嗶哩也推出一系列精品非遺紀錄片,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三部於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當天上線的全新紀錄片《我是你的瓷兒》《海派百工第二季》及《舞臺上的中國》,聚焦江西景德鎮傳統瓷器技藝、滬上海派傳統手工技藝以及全國各地傳統戲劇等,做到了從地域到形式的全面多元化,鮮活呈現當下非遺傳承和保護成果。

  非遺國潮達人創新播出內容

  在非遺領域中也活躍著這樣一群非遺新青年,他們中既有科班出身的傳統藝術表演者,也有熱愛傳統文化的網絡達人,不同的身份但有著同樣的傳承理念與傳播活力。當前,非遺青年們開始用更符合新一代觀眾觀影方式和審美選擇的方法,創新播出內容的風格,分享現代生活裏的非遺傳承新方式,講述今天的非遺故事。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非遺項目傳承人選擇在網絡中開始授課、講解非遺知識。大連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淩珂已是榮獲梅花獎的青年戲曲名家,而現在他又給自己加了一項新任務,那就是在抖音直播間中化身“京劇老師”,給觀眾分享戲曲知識、講解戲曲選段。他的直播觀眾群體中既有愛戲唱戲的老票友,也有不少剛被“圈粉”的新學生。傳統文化的種子埋進了小小心靈,通過持續開展的美育教育,這些種子終將開出未來的傳承之花。

  國潮音樂女孩董艷朵將嗩吶與《青花瓷》《假行僧》等流行歌曲結合,在直播間中進行表演,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董艷朵是中國煤礦文工團青年演奏家,在直播的一年時間裏,她的粉絲已漲到52萬。近些年,隨著像董艷朵這樣的青年藝術家的創意展示越來越多,以及《閃光少女》《百鳥朝鳳》等電影的展示宣傳,讓印象中略帶“土氣”的傳統樂器嗩吶在年輕人中越發流行起來,甚至有成為“樂器網紅”的趨勢。

  嗶哩嗶哩站內的手工藝UP主(網絡達人)“才疏學淺的才淺”曾以花絲鑲嵌工藝打造天宮空間站模型,而完整記錄他耗時三個月製作過程的視頻,目前已獲得465萬次播放量。有網友發彈幕評價稱“這是新時代青年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表現”“是古代之翼與現代之翼共行”。在網絡平台中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已成為新一代青年群體熱愛和守護的至寶,傳統美學也成為了新風尚。

  新興平臺助力吸引用戶參與

  截至2020年5月,抖音站內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內容的覆蓋率已達到96%;快手2020年快手非遺生態報告顯示“在快手上每三秒鐘就有一條非遺相關視頻産出”;酷狗音樂端內每月有超過1億的90後、00後用戶在收聽非遺相關音樂內容;微博#非遺在身邊#話題上線至今的累計閱讀次數已超過16.5億次,並保持每天10萬+的數字在持續增長……這些新興平臺正在成為非遺內容傳播推廣、加深與百姓生活交融的新渠道。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參與“雲遊非遺·影像展”的各平臺都通過各自的傳播優勢和互動玩法來吸引用戶參與,一起分享身邊的非遺。

  抖音上線了#非遺奇遇記#話題活動,聚合站內知識垂類優質達人和內容,推出多款非遺元素特效道具,策劃“非遺潮我看”“非遺夢想家”“城市漫遊計劃”等多個主題系列直播,以輕鬆的參與方式,鼓勵網友分享自己生活裏的非遺,與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單位的專家們一起探討關於非遺傳承的新創意、新想法。

  而快手推出“賞中國精彩技藝”和“與時空對話”雙主題活動,從“非遺人”“非遺藝”“非遺物”三個層次進行展播,緊密結合熱門IP“非遺江湖”來講述非遺傳承故事,通過與跨越千年的非遺技藝對話,感受每項技藝背後蘊藏的價值與魅力,呼籲廣大網友共同守護“非遺江湖寶藏”。

  酷狗音樂除原有的非遺戲曲歌單、國風音樂歌單外,今年還特別邀請了青年歌手朱正廷共同推出以非遺保護為主題的全新歌曲《古曲今聲》,在歌詞和配樂中融入了“琵琶”“古琴”等非遺音樂元素,以生動方式加深非遺保護精神在大眾中的傳播。

  微博以“煥新、點亮非遺”為主題展開活動,策劃非遺能量站、非遺雲擂臺、非遺雲電波三個趣味欄目,啟動#非遺在身邊#和#煥新非遺計劃#雙話題聯動,發揮社交媒體的輿論聚合優勢,呼籲更多網友關注非遺保護、參與非遺推廣。

  非遺始終跟隨著時代脈搏在探索屬於自身風格的傳承方式和發展節奏,也處處發揮著累積千載的深厚文化力量,這份力量既能讓非遺在現代生活中依然綻放迷人光彩,也將與各行各業産生轉化交織、以共融共生的姿態一同蓬勃發展。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