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設賦能非遺發展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5月17日 14:18
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5月17日 14:18
正在加載

  前不久,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農業農村廳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包含了5個方面19條具體舉措,提出“加強非遺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藝術學碩士點和博士點,支持在藝術學碩博士點下增列非遺方向。在職業學校開設非遺保護和傳承相關專業、課程”。202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天津大學設置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産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非遺學科發展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近年來,各級文化主管部門深入實施非遺傳承發展工程,投入大量資金培育了很多非遺傳承項目、培養了大批非遺傳承人。可以看到,各地非遺項目得到了切實有效保護,傳承活力明顯增強,傳承體系逐步健全,非遺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但與此同時,對非遺的研究、推介和傳播工作還遠遠滯後,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非遺學科建設未能有效開展,尚處在嘗試、探索階段,非遺領域關涉龐雜,涉及藝術學、文學、民俗學、倫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一時難以將其劃歸到某一傳統學科體系中進行建設。從目前招收非遺方向研究生的高校來看,中國藝術研究院在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學在二級學科民俗學下招收非遺方向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説,目前開始招收非遺方向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大部分不是統一在某一特定學科中開展,而是“見縫插針”,尚處在“無家可歸”的境地。

  雖然非遺是典型的交叉學科,在交叉中發展非遺學科有利於從不同視角觀照這一新型領域的研究內涵和價值外延。但目前的學科體量與其應有的學科位置極不相稱,亟待規範、提升、拓展與之對稱的學科地位。理清其在現代學科框架下基本的學科屬性、研究範疇和研究內容迫在眉睫。

  當前,在我國大力推行“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作為關涉諸多學科領域的非遺研究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新文科”建設所倡導的學科交叉和跨界融通,是在原有學科交叉基礎上的一種昇華和拓展,也就是從學科交叉的邊界處拓展新的研究領域,甚至新的知識領域。如果將非遺升級為學科或專業的位置,明確它的學科屬性和學科門類,其教育資源、學科體系和學術話語必將發生質的變化。如果持續其“四處挂靠、無家可歸”的現狀,不僅會造成其應有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弱化和模糊,還會致使高等教育中本、碩、博教學體系的分散化和碎片化,嚴重影響相關研究人才的培養質量。

  非遺傳承的根本在人,非遺研究的關鍵也在人,特別是年輕一代要發自內心尊重、喜歡、研究、弘揚非遺文化。非遺要“活”起來,首先要在年輕人心中埋下可以生根發芽的種子。長期以來,我們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對非遺的挖掘、保護和傳承上,對後續非遺研究人才的培養有所忽略,致使研究人才隊伍建設滯後、薄弱、青黃不接,限制了高質量研究成果的産出。實際上,研究成果的轉化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進非遺項目的推介傳播,對其實現文化效益和市場效益雙重價值發揮著積極作用。

  因此,“新文科”建設對非遺教學研究工作無疑是一次“打散重組”的機遇,我們應儘快著手從實際工作展開。一是儘快界定非遺的學科定位、學科內涵和學科目標;二是逐步在有條件的高校開設非遺本科專業,增設二級學科非遺專業研究生點;三是提高非遺研究在各級各類社科項目中的立項數,加大對非遺專著的資助出版力度;四是利用各種媒介傳播方式,創造性轉化非遺研究成果,提高非遺文化的軟實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