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人在畫中游”?動起來,換一種繪畫的打開方式

來源:美術報 | 2022年04月21日 15:43
美術報 | 2022年04月21日 15:43
正在加載

《九色鹿》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的動畫美術作品,由錢家駿、戴鐵郎擔任導演。

《九色鹿》是根據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中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出品的動畫美術作品,由錢家駿、戴鐵郎擔任導演。

3D動畫形式的廣泛運用,為繪畫在現代設計領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何讓繪畫裏的人物形象動起來?靜止的繪畫如何在創意、技術與動畫藝術的合力之下,大放異彩?如何讓藝術與科技賦能,實現“人在畫中游”的視覺體驗?需要借助怎樣的媒介,來拉近人們的距離,實現互動?從古畫《千里江山圖》到遊戲《繪真·妙筆千山》,故宮博物院在藝術傳播道路上有怎樣的嘗試?數字時代下,動態漫畫作為漫畫産業的新風口,能否煥發新的生機?在遊戲中沉浸式接觸傳世名畫是種怎樣的體驗?

回溯動畫藝術史,我們會發現動畫從誕生之日起所包含的繪畫特性,就與電影拍攝真實世界的記錄特性産生了鮮明的對比。從最早的卡通漫畫到後來的彩鉛畫、水彩畫、油畫和中國畫,不同繪畫類型為動畫提供了豐富的藝術表現方式。這不僅能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也為繪畫提供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使我們在探索繪畫藝術魅力的同時,也能從動畫中讀懂繪畫的故事。

 《牧笛》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擔任導演,盛特偉兼任編劇,是繼《小蝌蚪找媽媽》之後,世界第二部水墨動畫片。

《牧笛》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3年攝製的水墨動畫片,由盛特偉、錢家駿擔任導演,盛特偉兼任編劇,是繼《小蝌蚪找媽媽》之後,世界第二部水墨動畫片。

媒體技術的進步為繪畫增添了更多可能性。早在196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取材于畫家齊白石創作的魚蝦等形象,讓水墨畫活靈活現地動起來,素雅優美,饒有趣味;美影廠出品的動畫《九色鹿》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畫《鹿王本生》,在美術設計上很好地保持了北魏壁畫的獨特風格;《牧笛》《鹿鈴》則運用水墨畫的展現方式,惟妙惟肖地描繪出畫中的動物形象;再到中國文人氣息濃重的水墨動畫《山水情》,它將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引入到動畫製作中,那種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使動畫片的藝術格調有了重大的突破,亦是做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匹配。

國外也不乏這樣的優秀案例,如1999年,俄國動畫導演亞歷山大·彼得洛夫將油畫與定格動畫結合,用手指和畫筆在玻璃上一幀一幀作畫,再現了海明威著名小説《老人與海》的精彩情節,其表現力與實驗性令人驚嘆;2017年的動畫電影《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更將油畫與動畫的融合發揮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來自世界各地的125位畫家根據諸多文森特·梵高原作和演員表演鏡頭,創作了一千余幅油畫,然後加工成為65000幀畫面、90分鐘的動畫長片,這些作品借助技術和創意,傳統的繪畫作品能夠以動態的形式,帶給人耳目一新的觀賞體驗。

《老人與海》是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彼德洛夫執導的一部繪製在玻璃上的動畫短片,榮獲200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老人與海》是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彼德洛夫執導的一部繪製在玻璃上的動畫短片,榮獲2000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在古畫中臥遊踏春並不難

曾幾何時,林林種種的展覽中都會配備所謂沉浸式的觀展體驗,通過影像裝置、AI、VR、裸眼3D等各種互動技術,實現作品與人的“親密接觸”,從一般意義上的“觀展”,上升為“觀影”,甚至遊戲互動,著實提升了人們的參與感。而從“觀展”到“觀影”,這當中跳脫出的動畫元素或者動態展現方式,更是拉近了與觀眾距離。

如何讓藝術與科技的賦能,領略中華千年藝術風采,實現“人在畫中游”的視覺體驗?甚至可以除了架上繪畫外,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其實中國人的山水畫,就是人在畫中游的陳述方式。比如,郭熙的《早春圖》中,各個細微的局部,有漁民、有樵夫、有趕路人,他們猶如在一個大樂園中穿行。這些人雖然很小,但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人們似乎能在畫中看見他們生活與勞作的場景,其中折射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世界觀。於是讓他們“活起來”變成靈感閃現與創作動機。

在近期如火如荼展出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特展中,動畫與高科技的加持,將繪畫藝術重新演示,再現了多種呈現的可能性。展覽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經典繪畫作品圖像的展示,更是“大系”與觀眾互動的一次生動體現。展覽使用了多種媒體融合,以數字化、可視化、沉浸式的展示方式使古代藝術作品從平面靜止的絹紙筆墨躍入當代人的觀展體驗中。例如中國台灣藝術家林俊廷的互動影像聲音裝置《響》,以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為基礎,結合了影像和聲音的新媒體裝置系統。6米高的影像“山體”令人仰望。觀眾可面向畫中大山發出呼喚,山體也將向觀者産生回音,並引發高山流水、風雨四季的變化,站立畫作前,彷如走進中國文人心中的精神宇宙。

 《囍廂記》是由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出品的磚雕動畫,改編自中國經典愛情故事《西廂記》,美術造型上借鑒了墨畫、壁畫、年畫、民間剪紙等,為國內首部磚雕定格動畫。

《囍廂記》是由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出品的磚雕動畫,改編自中國經典愛情故事《西廂記》,美術造型上借鑒了墨畫、壁畫、年畫、民間剪紙等,為國內首部磚雕定格動畫。

《VR九龍圖》作品以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作品中的《九龍圖》為創作主題,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立體生動、具趣味性的沉浸式動畫藝術體驗。在這裡,徜徉于奇幻的“山海經”世界,盡情探索中國文化的恢宏,真實感受與之“互動”的妙趣:驅散異獸,收集靈火,重啟機關;你也可以和同行者一起發揮團隊的智慧,戰勝洪荒巨獸,撥開重重迷霧,體驗《九龍圖》神龍騰躍于雲端的霸氣與震撼。項目打破了“作品與觀者”、“觀者與他人”之間的界限,隨時跨進時空之海,融入並成為其中的一分子,重新思考和探究中國文化蘊含的無盡價值。

除了VR展覽,策展團隊還做《聽琴圖》(北宋宋徽宗趙佶創作的絹本設色工筆畫,此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互動體驗,虛擬場景與增強現實(AR),也是當下的高科技手段。動畫與科技把藝術重新演示,再現了作品的多種可能性,觀眾仿佛穿越千年場景。通過數字化手段呈現出來,透露出一種概念,即虛擬現實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種促進,兩者相輔相成。“與古人對話,是我們想呈現的問題。讓古畫活起來,讓普通百姓享受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我們的展覽目的。了解古今文化特徵、文化啟蒙、文化意義,以達到文化自信。”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副院長、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全國巡展總策劃人王小松表示:“今天的孩子從小就玩很多電子設備,他們接受的教育是碎片化、遊戲化的,他們特別追求圖像的刺激。所以如何把圖像活起來,也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而不只是打開一個靜態作品。”

《美麗的森林》是一部由楊春執導,根據中國古代工筆畫製作的短片動畫。

《美麗的森林》是一部由楊春執導,根據中國古代工筆畫製作的短片動畫。

繪畫藝術如何“花式”展現光彩

根據歷史名畫製作動畫,似乎也是近年常見的現象,讓繪畫中的人物形象動起來,最早的鼻祖當屬《清明上河圖》的動態呈現。靜止的繪畫如何在創意、技術與動畫藝術的合力之下,大放異彩?需要借助怎樣的媒介,來拉近人們的距離,以更加親切活潑的面貌走近大眾生活,實現互動?對於此,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藝術學院老師楊晨曦給出了他的見解,他認為首先還是繪畫作品本身的內容故事,其次才是適合的媒介手段,找到與之匹配的技術技巧。當代,因為觀影方式、創作觀念的不斷變化,各種技術手段都可以利用。

在他看來,並不一定是直接拿古畫製作出動態的視覺效果,而是説繼承、借鑒畫作本身的畫風或工藝,講述新故事、傳遞新氣息。譬如楊春的《美麗的森林》整個片長不到7分鐘,自始至終,全部畫面源自宋代工筆花鳥畫,包括徽宗皇帝的《芙蓉錦雞圖》、林椿的《果熟來禽圖》以及無名氏的《紅蓼水禽圖》等,靜謐而喧鬧,優遊而泊如;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出品的《囍廂記》,依託于傳統磚雕藝術,將原本靜止的磚雕形象,轉換成動態動畫,光是在美術造型上就借鑒了墨畫、壁畫、年畫、民間剪紙等傳統藝術;韓暉的動畫作品《絲路行者·鳩摩羅什》根據分鏡構思以鉛筆線描的方式先行繪製美術線稿,由岩彩壁畫研究所的師生們進行繪製,再由影視動畫學院師生進行原畫、加動畫繪製與上色等後期製作,細磨出精品。

“借鑒繪畫風格從兩個層面來説,第一個是實現手段,作為做動畫的設計師來説,首先需要通過臨摹,學會原畫畫風,要去練功;第二步當然就是講好故事,因為動畫影像作品本質還是講故事;第三在整個製作的流程上面,特別是這種強調繪畫性的,往往是以手工繪製的方式,而不是以現代電腦的方式去完成的。”楊晨曦提到一部被稱之為最“重”的動畫《夏蟲國》,飽含了對於傳統文化的致敬,它有一萬多塊石膏,重20多噸,將塗料畫在石膏上,用電腦掃入。費工費力的事情其實可以通過電腦完成,但是本片導演湯柏華執著地、實打實地用繪畫的方式去把它做出來,20個人用2年時間,把20噸的“敦煌”變成了17分鐘短片。“整個團隊原來都是做動畫的人,繪畫水平參差不齊。導演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請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的老師來給他們上課,示範白描人物,團隊集體臨摹。這部片子主要是靠白描上色的繪畫方式去實現的,只不過它是放在了石膏板上面,逐幀去畫的。”

《夏蟲國》是湯柏華導演的一部動畫電影,完成于2013年,2014年入圍第60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和入圍第24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

《夏蟲國》是湯柏華導演的一部動畫電影,完成于2013年,2014年入圍第60屆奧伯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和入圍第24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

不可否認,動畫創作過程當中,電腦動畫可以做到動作描摹很精準,但是手繪製作出的動畫影像有手工感,保留了人的手作的痕跡,因此會更加生動。比如《老人與海》動畫影像其實是抖的,按照我們現在電腦的技術標準來説,往往是不合格的,但是正因為這種一幀連續畫面抖動,手工會産生一些偏差,而這些偏差、手工的痕跡往往是手繪動畫的魅力所在。

如今沉浸式的觀展體驗,讓觀眾有更多的參與感和身臨其境的感覺。“運用動畫、影像、高科技等手段把中國山水畫動起來、做到人在畫中游,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不需要特別去推動,因為人們對於視聽的需求其實和技術手段是一種互為推進,會要求技術去升級,反過來技術突破後自然會應用到繪畫當中。正如他所言,“現在沉浸式展覽如果放在5年前大家都會覺得稀奇,現在變成一個必備品。那下一輪對於這種視聽的追求,會在哪個點上面爆發呢?這是與觀眾的需求是不斷去匹配的。”這些從繪畫中走出來的動畫作品無疑是可圈可點的,之後希望能有更多創意多元的動畫作品,在國際舞臺上“熠熠生輝”。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