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者歸來——熊秉明藝術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04月20日 12:51
央視網 | 2022年04月20日 12:51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記者 韓丹)在熊秉明先生誕辰100週年之際,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塑者歸來——熊秉明藝術回顧展”4月15日起在中國美術館三層展出。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展出熊秉明雕塑、繪畫、書法等諸多藝術門類作品166件,通過塑“己”、塑“人”、塑“物”三個部分展現他的藝術人生與哲學思考。

熊秉明(1922—2002年),法籍華人藝術家、哲學家,著名數學家熊慶來之子。1947年考取公費留學生,在巴黎大學攻讀哲學博士一年,後轉入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學習雕塑。1962年起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同時開設書法班,從事書法實踐與教學研究。2001年被授予南京大學名譽教授。熊秉明旅居法國50餘年,是20世紀融匯中西文化,且以哲學、文學、藝術修行悟道的文化自覺者。

展覽以熊秉明先生的雕塑作品為主線,以其創作的哲思為內在邏輯。“己”象徵一種激勵,它使我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通過“塑‘己’”篇章,觀者可以感受藝術家的“心”塑歷程及其精神指向的整體責任和信念感召;“塑‘人’”篇章,呈現了藝術家對生命意象的摯愛、對生命本體的暢想;“塑‘物’”篇章,通過塑一“物”而化眾類,看似平淡無奇之物,卻在簡練的形塑、線條、塊面中蘊含了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哲思。

正如其摯友楊振寧先生在《孺子牛》的題詞中這樣寫道:“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紀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認識。”吳冠中先生亦有言:“其道也,是從東方滲入西方,又從西方再回到東方。”與其説這是對熊秉明作品的解讀,不如説是對其塑“己”精神的認同。

此次展覽是繼2019年“自知者明——熊秉明藝術展”之後,中國美術館通過“典藏活化”系列展再次回顧熊秉明先生的藝術。展覽作品和文獻來自熊秉明家屬和楊振寧夫婦的捐贈。

展覽將展至5月11日。


塑者歸來——熊秉明先生展序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熊秉明先生(1922-2002)是20世紀以哲學、文學、藝術修行悟道的文化自覺者。在他所涉獵的諸多領域中,深含著一種融合與超越的內質,他以詩性的雕刻、哲性的文字,以與古賢通息的書法、與西方現代主義對語的繪畫,表現了永在、凝定的精神價值,深蘊的是故土文脈的沉厚與博大、淵深與溫潤。

當熊秉明先生的詩《心肝》中對於媽媽的呼喚向著穹隆遠逝的時候,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於親情的依戀,這種依戀烙印在他的雕塑《母親》,飽含慈愛于滄桑之中;當熊秉明先生的雕塑《孺子牛》俯地的一刻,我們可以理解“讓牧童騎上”的奉獻;當我們吟哦著《野草·墓碣文》中“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的碣文,仿佛可以看到魯迅所直面的慘澹人生。正如楊振寧先生所説:“熊秉明用他的作品展示了中國人堅忍卓絕、自我犧牲的精神,沒有這種精神,中國不會創造出今天的奇跡。”

熊秉明先生曾説:“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他用《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梳理紛繁的古代書論,而使研究結構井然廓清。熊秉明先生在中國書法及相關傳統文化的施教過程中,以技、藝、道的辯證關係將書史、書論、書評匯入文化的大格局之中,由中國傳統書法本體的原點出發,結合西方現代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成果,將書法的造型與意象、字體與移情作深入剖析。在他的藝術中,雕塑的結構與書法的結體、作品的外形與書法的字象、塑痕與筆法、詩意與畫境,貫穿于其藝術思想與創造始終。

熊秉明先生為事、為藝、為學、為人皆散發出溫潤謙和、虛懷若谷的儒者人格氣象,也體現了嚴整、縝密、追本溯源的科學精神。他以智慧和品格研究學問,體悟藝術;他以溫和、寬容而厚意友朋。因此,他的文字與繪畫、書法、雕刻,總是在千錘百煉的歷練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輝。他于2002年歲末走完80歲的人生。海內外知音無不惋惜失去一位良師、益友;失去一位智者、仁者;失去一位藝術家、學者、文化大師。人們將這種紀念訴諸文字,對熊先生所涉獵的諸多領域的成就予以評述,以散文、藝術評論、詩歌、回憶錄等多種形式立體塑造了熊先生的文化人生。這些文字暗合了熊先生的文與藝、品與格,其評文中不乏典範之作,反映了當代理論家、藝術家如何以公正、客觀的眼光看待20世紀以來中西交匯的文化成果,如何評價為這一成果而孜孜以求的耕耘者。

近百年來,中國文化尤為顯著的特色是在吸收西學過程中的轉型。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凝視、反思與認同,以臻“相看兩不厭”的境界。在和而不同中彼此吸收,獲得彼此尊重……熊秉明先生在這一值得研究的歷史階段,以自己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介入西方,用他自己的話説就是“一個生命的試驗”“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足見其對人類文化發展的使命感。因此,研究熊秉明先生對我們正確認識本土、廣泛理解世界、挖掘傳統資源、拓展創新之路,有著極為重要的當代意義。吳冠中先生曾説:“其道也,是從東方滲入西方,又從西方再回到東方。”吳先生以簡練而準確的線條描繪了熊先生的精神軌跡,這條線是自知、自覺、自尊、自愛、自信的線,是飽含生命張力、藝術感染力、人生哲學的線。它將是綿長而悠遠的。

放眼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歷程,不難看出法蘭西文化對中西融滲的中國現代美術之轉型影響巨大。而熊秉明作為帶著中國文化的基因在法國長成參天大樹的“生命試驗”,佐證了中國文化的品質及其強勁的生命力。

在熊秉明先生誕辰100週年之際,中國美術館主辦此次展覽,展示其創作的雕塑、繪畫、書法等作品150余件,並配以相關文獻資料,是對其中西、古今融通進入化境的全面呈現。

2011年,我主編了《熊秉明·雕塑藝術》一書,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那是以文字為熊先生塑像。今天,在中國美術館所展出的熊秉明藝術則是他自塑的一尊文化豐碑。

歸來,塑者歸來,秉明先生有知,當欣然,因為他巡天遨遊,回到了生命的原點。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