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文化産業人才要面向鄉村振興

來源:新華網 | 2022年04月15日 15:49
新華網 | 2022年04月15日 15:49
正在加載

《中國民間工藝集成》

《中國民間工藝集成》

■潘魯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

民間文藝工作者是田野采風者,鄉村與田野是工作的主要方向。當今社會整合好民間文化,讓鄉村手藝成為豐富節日文化生活的紐帶,有助於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正在實施的兩大工程,即《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國民間工藝集成》兩大工程,都是在文化資源層面進行徵集彙編,同時也想在資源整合過程當中進行創造性轉化,從而服務鄉村文化振興事業的發展。

2011年1月,“手藝農村——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成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2011年1月,“手藝農村——山東農村文化産業調研成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2022年2月,“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2022年2月,“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鄉村特色文化産業是朝陽産業,它為國家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為保護好我們的文化基因,特別是民間文化的種子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它也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語境。如何把鄉村傳統文化資源帶入到當代社會,服務於美好生活建設。這樣的工作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們團隊這幾年的調研有成果,也有困惑,同時我感覺這也是一種非常值得期待的嘗試。

山東臨沂郯城杞柳編織工藝

山東臨沂郯城杞柳編織工藝

廣西昭平傳統竹編工藝

廣西昭平傳統竹編工藝

十幾年前,我就開始關注“手藝農村”這樣一種特色文化産業,也做過深入的調研。從調研結果來看,第一,鄉村文化産業人才培養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在資源富集的村落欠缺的是高層次人才。因此,我們呼籲高等藝術院校設計專業師生利用他們的知識儲備,介入到鄉村文化産業系統中去,圍繞生活需求設計研發新産品。鄉村持有手藝技能的人才很多,像掌握手工編織、刺繡等行業技術人員不少,但是能夠做到轉換、創意、設計的人才十分缺乏。要想獲得持續發展的産業系統,需要有高端設計人才把鄉村手工業的各個鏈條整合完善起來,形成市場所需求的文創産品、農副産品轉型。技術加設計這一塊是目前最為短缺的方面。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對高密木版年畫進行延展設計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對高密木版年畫進行延展設計

第二,鄉村特色文化産業還存在一個碎片化的問題。目前來看,小型家庭作坊式的生産模式是主流,難以有成規模、集群式的發展,也不易形成品牌。這就需要我們健全特色文化産業合作社等行業組織,形成合作互助的生産模式。城市中的工藝美術行業有行業協會。但民間的鄉村手工藝容易被忽視,需要聯社組織把農戶組織好,從現代産業運營理念進行産品設計、研發、營銷,提高發展産能和經營效益。

第三,鄉村文化特色産業服務機制需要加強。現在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這些措施做得都非常好,在鄉村治理這個層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鄉村文化産業也急需專門人才,需要設計師以及有文化産業管理創新能力的人才加入。如果能夠從服務機制上理順觀念,可以有效提升産業經營理念,也提升整體發展水平。 

2021年,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手造集市”上的師生的文創設計作品

2021年,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手造集市”上的師生的文創設計作品

這幾年調研當中,我們也看到不少農戶在鄉村特色文化産業發展過程中,仍然處於打工的狀態,沒有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主體,他們沒有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就需要更多的資本、公益團體去關注鄉村處於産業鏈下游的老百姓經營及收益狀況,去提升他們創新發展的能力。這是一個亟需破解的難題。同時,也應該破除鄉村特色文化産業當中一個發展的瓶頸和壁壘,從根本上增強鄉村民眾適應當代文化和生産發展的能力。如果他們接觸新的東西快,掌握新的技能快,適應市場運作快,那麼就容易形成鄉村文化産業集群,讓更多的農戶從中受益。我想,我們應該建立這樣的人才梯隊,使我們文化産業真正地有持續發展的動力,解決內生動力問題。

我想鄉村振興,文化振興是非常關鍵的。如今,一批帶有共同價值的鄉土景觀規劃帶、田園共同體……正在崛起。前一段,我到青島西海岸新區調研,他們當地創新了“鄉村會客廳”場館建設,把鄉村旅遊和鄉村文化客廳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一種文化的設施、文化的復建和文化産品的推廣,做到了整體的協調統籌。

2021年2月,調研青島西海岸鄉村會客廳

2021年2月,調研青島西海岸鄉村會客廳

調研廣西北海古街民居建築

調研廣西北海古街民居建築

鄉村的耕讀文化、鄉土民情、鄉村記憶還有以鄉村為主題的鄉土博物館,應運而生。我這幾年調研過的雲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等地,也包括民族地區,都開始做鄉土博物館。我想這類博物館的建成,一方面可以滿足旅遊消費,激活人們的鄉愁情感和鄉土文化記憶;另一方面,一些有價值的傳統村落包括民居、宅居、文化大院等文化景觀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現在國家出臺了《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作的指導意見》,各地頒布了《傳統村落保護條例》,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工作,一些傳統村落得到了保護。這一政策指導下,政府主導,專家參與,最終要受益的應該是村民。很多專家學者也在積極地參與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希望真正讓人們感受到傳統鄉村文化的魅力,享受文化資源帶來的幸福生活,這一塊也是非常重要的。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基於高密“泥叫虎”再設計的“尼尼虎”IP形象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團隊基於高密“泥叫虎”再設計的“尼尼虎”IP形象

鄉村有很多傳統節日、廟會、市集,也有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民俗活動,其中蘊含著生存的智慧和人文的關懷,要把這些文化記憶激發出來,使其重新煥發活力。傳統節日中輔助性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圍繞這些文化符號研發成系列的創意産品,也能夠帶來多重效益。

現在循環農業、創意農業、體驗農業、田園綜合體,都是方興未艾的新業態模式。在這樣一個大家都嚮往美麗鄉村的時代環境下,利用鄉村文化資源發展文創産業,能夠使其真正變成我們的文化財富。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