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城市公共空間更具藝術韻味

來源:美術報 | 2022年03月29日 17:08
美術報 | 2022年03月29日 17:08
正在加載

阿尼什·卡普爾 雲門 雕塑 芝加哥千禧公園

阿尼什·卡普爾 雲門 雕塑 芝加哥千禧公園

機場不僅向公眾提供便捷安全的空間環境,還要讓人們感到輕鬆愉悅,於是,如何使機場公共空間更具藝術韻味便成了新的訴求,它不僅僅是抵達和離開,還可以是“駐足”與“流連”之地。近日,“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舉辦,來自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與雕塑、策展、藝術評論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建構問題。作為城市的體現者和記錄者,公共藝術如何激活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力,成為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公共藝術如何推動人文城市建設?何為美的公共藝術?

今天,公共藝術再度成為社會熱詞,充分説明了社會與公眾對藝術的需求,公共藝術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中國有著如此遼闊的地域、龐大的人群和豐富的社會環境,給藝術家提供了無限的施展空間,但是公共藝術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對建築師和藝術家來説亦是巨大的考驗。我們應該再思考——何為公共,何以公共?到底什麼才是真正好的公共藝術,應該如何衡量一件好的公共藝術作品。如何通過藝術的方式,對城市或鄉村的經濟發展、民眾審美真正産生作用。

城市精神的塑造是和歷史文化相關的概念,它是由傳統滋養,但一刻也離不開時代的修正。整個二十世紀是城市文明走向成熟的過程,規劃理念跨越了從功能的完善到關注人文的階段。公共藝術作為一種當代文化形態,既演繹城市文化,又表述市民思想,因此成為了當代城市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徑。

作為當代藝術介入公共空間和日常生活的一種路徑,公共藝術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也成為了文化地標,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近日,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公共空間與雕塑藝術專業委員會和時代空間聯合主辦的“公共藝術與城市精神”學術研討會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舉辦,“藝術對話空間”系列論壇旨在為藝術與空間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搭建跨領域交流與合作平臺。

論壇包括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兩個環節,通過與會專家的相關理論與實踐經驗分享,形成公共藝術與城市建設的有關學術成果。在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于化雲就北京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的發展做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景育民從自己多年的創作角度出發,解析動態藝術新趨勢,看動態雕塑如何去激活靜態空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董書兵分享了他的《荒野藝術計劃》,看東方文明綻放于荒野大漠,傳遞千年的音訊。北方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教授、《公共藝術》叢書主編喬遷探討公共藝術如何推動區域發展與人文城市建設。中央美院建築學院學術部副主任、時代空間創始人阿福以日本瀨戶內直島為例,探討如何以藝術復興城市,推動城市更新發展,結合中國本土實踐,以藝術喚醒鄉土,帶動地區復興。在圓桌對話環節,馬紅傑、王令、孫韜、吳剋捷、吳宜夏、張明傑、尤洋、何崴、李文璉等二十余位來自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與雕塑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先後針對公共藝術、鄉村振興和城市更新等相關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公共藝術作為媒介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具有極強的渲染力和引領性,也是反映城市精神或體現場所精神的重要媒介之一,隨著時代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公共藝術百花齊放卻良莠不齊。在舊城改造中,公共藝術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力,成為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在新城建設中,公共藝術不僅營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間與景觀環境,而且不斷創造城市的新場所與新文化內容,提升新城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最終通過塑造城市新精神,以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推動城市更新向多維度發展

城市空間既是社會總體的共有物,也是不同群體産生關係的場所和實踐平臺。藝術在各類城市空間的實踐,既可以創造臨時或長期的共同體,也具備生産瞬間歷史的能動性,從而激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發揮潛力。

一百多年來城市規劃理念的發展完成了從滿足實用需求到人文需求的跨越,為公共藝術的産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公共藝術是所在區域的面貌、歷史、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者和記錄者,是區域文旅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區域發展成熟的標誌。同時,它具有時代的引領價值、審美的普世價值、文化的傳承價值,而公共藝術在中國,具有中國特有的時代特色——不僅具有其自身學理方面的特徵屬性,還帶著中國的底色,成為城市、鄉村人民生活高質量發展的表徵。

有專家表示,空間和藝術的關係是文化層面的關係,公共藝術是文化傳承、文化創新、文化表達和文化引領的重要載體。城市為人而生,不管是公共空間還是公共藝術,“人”才是主體,所以對與公共空間和藝術的討論,還是要回歸到人的需求。那麼,公共空間、公共藝術帶給我們是什麼?是治愈撫慰,還是激勵反思?值得每個人思考。有人説城市設計是有溫度的城市規劃方法,如果加入公共藝術,我們的城市規劃會更有溫度,更能體現人文關懷。

有學者認為當下藝術的場景變了,過去的古典藝術在雄偉廟堂之上,崇高權威,而今天的公共藝術需要走入街頭巷尾,走入百姓身邊。的確,公共藝術需要主動走入國土大地城鄉空間多種多樣的場景,和鮮活的生産生活生態空間融合,和廣大人民的需求融合。再者,過去的傳統藝術來講,藝術家是主體,藝術家的觀點和態度通過作品向觀眾進行單向傳達,而今天,觀眾更加期待藝術家要有和公眾通過作品進行對話、交流、互動的姿態。當下這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每個人都可以定義個體的生活、身份與熱愛。藝術的話語體系從過去由藝術家和評論家輸送美、定義美,到現在的共建共享共議,其實公共藝術理應更加民主、廣泛和多元。最後,科技在如此快速而令人驚訝地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一切皆可為了藝術服務,一切也都圍繞著藝術,包括元宇宙、互聯網、大數據、消費場景、人工智慧,藝術可以産生的可能性在無窮擴大。藝術精神不滅,但藝術手段永遠在創新,實際上,中國當代的公共藝術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公共藝術是城市多維度發展之關鍵推手和力量。比如,對藝術投資的回報不一定要從藝術本身獲得,要研究公共藝術的産業鏈。例如,藝術街區,可以實現通過周邊商鋪的回報、消費的增高來反哺對藝術的投入。通過構建藝術植入生活的上下游和前後段産業鏈,形成藝術介入城市最好的方式。

藝術品質與城市生活休戚相關

當今的公共藝術形式更落地,更關注當代生活。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公共藝術、環境藝術創作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今天,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的設計協同工作需要更加多樣性、彈性化和靈活化,應該是交互的。

今天再提公共藝術並非偶然事件,通過空間審美,在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社會向美而行,需要更多的建築師、藝術家和各部門的支持,把公共藝術和大眾進行連接。有位建築師反思到,“建築師要懂規劃,規劃師更要懂藝術,反過來藝術家也要知道預算。也許我們需要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一樣,必須得是石匠才能去做教堂建築。當我們用這個思維去討論的時候,會發現公共藝術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連接點,把藝術家和建築家重新拉回到同一個場域裏來。某種程度上講,藝術家也可以做建築,建築師也應該跨出工程的桎梏,向公共領域去嘗試。”

公共藝術作為人們直觀感知城市的重要媒介,發揮著凝聚城市精神,調動市民參與的重要作用。在過去幾十年中,城市規劃師、設計師和藝術家們滿懷熱情,在國家建設發展的各個重要時期留下了公共空間營造與公共藝術創作的傑出作品,至今仍受到市民的喜愛,凝聚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城市形象與人文風采。

相信,美好城市的未來離不開與多元力量更緊密交融的共創,離不開與市民熱情開放的對話。未來期待能夠為公共藝術的發展創造更多腳踏實地的實踐機會,讓藝術融入城市的每個角落,讓藝術走進街鄉的公共空間,讓藝術家和社區老百姓形成良好的互動,點亮人們的生活。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