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筆行箋——管峻書法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來源:中國美術館 | 2022年03月09日 12:37
中國美術館 | 2022年03月09日 12:37
正在加載

3月8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雋筆行箋——管峻書法作品展”開展,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之一。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評價道,“我觀管峻先生的書法,其氣息予人以樸厚、雋永的審美感動。樸厚,在於字象中所流露出作者對書法文化的樸實、誠摯之情。雋永,得益於他廣泛汲取各家精華。”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管峻,江蘇省濱海縣人,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院長。樸厚、雋永,二者結合,共構了管峻的書風。他的書法根植傳統,諸體兼擅,此次展出的12件作品流露著精緻明麗、從容優雅的審美風格,以及守恒知變、正大宏闊的筆墨氣象。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10號展廳,將持續至3月20日。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樸厚·雋永——管峻書法作品展序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我喜歡書法是從小看家中所藏之各種碑帖開始的。雖尚未識字,但碑帖中彌散出的氣息深深吸引了我。以至於此後數十年中我看書法,首先感受的就是氣息。所謂氣息,是指氣象、氣韻、氣脈所呈現的生機,以及文化生命的生生不息。

我觀管峻先生的書法,其氣息予人以樸厚、雋永的審美感動。

桃花源記 管峻 書法  26×131cm 2021年

桃花源記 管峻 書法  26×131cm 2021年

樸厚,在於字象中所流露出作者對書法文化的樸實、誠摯之情。管峻從書法諸家的結構、筆法與墨韻中尋找點畫的空間與構架,感悟詩情文思在書家表達時的心理軌跡。這種體驗使之常常遁入問道、對話于古賢的狀態,讓歷史上的諸家必然成為其藝術求索中的“恩師”。故晉之韻、唐之法、宋之意、元明之態自然融於心,外化于筆端。這樸實、虔誠,使其苦臨古人之跡。在蘇北平原成長的管峻,以磚為紙,以水代墨,幾乎沒有任何經濟成本地勤勉苦練,日積月累,進行心與力、情與感的互動,以至使厚厚的磚逐漸被筆、水磨成了薄片。而與之相反的則是管峻的學識,隨著對書法多元的審美與技法及其演化嬗變之研究日漸彌深,而越來越豐厚。反映在書法上,表現為用筆、用墨的厚潤、飽滿,富有內在的張力,不僅顯示出書法修養和百煉功深,更傳達了沉著穩健的書法自信。管峻的求師、拜師雖未“程門立雪”,但數十年來,他沉浸于數千年書史,且以赤子之心懷著對傳統的敬畏與敬仰,身心合一,心摹手追,刻苦修煉,形成了純粹、清雅、雋永的書風。

蘇軾詩 管峻 書法  139×58.5cm 2022年

蘇軾詩 管峻 書法  139×58.5cm 2022年

雋永,得益於作者廣泛汲取各家精華,將法帖中大楷的點畫爽利、清曠疏朗,小楷的纖勁俊朗、嚴謹精整,篆書的渾凝拙樸、圓勁厚重,隸書的體勢沉雄、蒼勁秀逸,行草的沉頓駿快、騰擲跳躍等審美意象融入用筆,自有一番深長意味,自得一股清風雅韻。其風神更在於筆縱而精妙。

自撰論藝數則 管峻 書法  56×26cm 2022年

自撰論藝數則 管峻 書法  56×26cm 2022年

管峻先生作為書家,貴在其亦擅丹青。其畫中人物、花卉清逸之氣開卷襲人,與書法氣息相通。觀之,如秋雨洗石,冷逸中自涵溫潤。此可謂通古仁人之心,溢於筆墨之中。

古訓有雲:詩以言志,文以載道,畫為心聲。我以為畫境、詩意,渺渺文思,在管峻的筆下已融入書法本體。正值中年的他,恰似登山,人至山腰,回望腳下,一片青黛;仰望峰巔,光耀流雲。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在新時代尚須承古開新。故我輩當充實、豐富,邊攀登,邊蓄聚力量,希望永遠在前。

2022年早春二月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