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區的更多可能—​—對美術館發展與參與式社區美育的思考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2年03月01日 10:51
中國文化報 | 2022年03月01日 10:51
正在加載

2021陸家嘴慈善之夜,上海東昌新村77歲老居民陳國興分享他作為“星夢停車棚——上海大學博物館社區展”做導覽志願者的感受。

2021陸家嘴慈善之夜,上海東昌新村77歲老居民陳國興分享他作為“星夢停車棚——上海大學博物館社區展”做導覽志願者的感受。

近年來,無論是藝術家走進社區展開創作實踐,還是美術館公共藝術教育活動深入至社區層面,拓寬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都讓人們看到了藝術在社區中的更多可能性。特別是2021年,甚至被一些業界人士稱為一個“社區大年”。

在上海,無論是上海市民政局下發的《關於落實“人民城市”理念加強參與式社區規劃的指導意見》,還是“2021年第四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社區層面推出的多樣活動,都讓人們看到社區的合力正在形成,而藝術在其中扮演著不一樣的作用。政府推動社區治理工作重點的轉變,對此前藝術社區的自發探索形成了一種回應和推進,並且正在逐漸形成一種新的互動機制。

雖然藝術家和社會公共組織依然是這種藝術社區的參與主體和靈感創新的來源,但美術館工作在其中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藝術的邊界已經被打破,建築、設計、實驗表演等不同類型的藝術探索均已在美術館展開,這也讓當代美術館成為最具跨界可能性的場域之一。如今,將講座和工作坊等藝術活動拓展至社區已經成為不少美術館公共教育項目的自然延伸。美術館走進社區的實踐不僅帶來社區層面的變化,也對美術館的專業建設産生新的影響。一個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是,在建設藝術社區的過程中,美術館作為知識生産者的身份如何形成?怎樣才能將這種生産成果及其創新活力進一步滲透到藝術社區中去?美術館又如何成為藝術社區建設的理論研討和深化的場所,從而圍繞藝術社區這一議題推進理論的不斷創新?

從2018年開始的“粟上海”是劉海粟美術館與社區營造組織的直接合作,並且在社區創造實體空間與社區生活發生了聯絡。“粟上海”從上海愚園路公共市集內二層空間開始,又根據不同的社區特點逐漸推出虹橋地區的“粟上海·大廈書店”、閔行江川路的“粟上海·紅園”,楊浦控江路的粟上海·社區數字美術館等。在這些項目的實踐中,不但由有創意的建築師對社區進行空間微更新,而且用劉海粟美術館的專業力量結合社區文化來組織各種展覽與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將美術館文化帶入了社區,更拉近了美術館與市民的距離。不論展覽的規模如何,近年來可以列舉的“日常説:社區影像展”“致愚園路匠人”“行走的城市視角”“Beyond Retro:上海製造”等展覽在“粟上海”空間中的出現,本身就激發了社區中的文化氣息。

同樣是地處商業街區的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一直通過展覽關注著城市變化。近年來,該館結合展覽項目“行走多倫”,將考察街區結合到各種藝術項目中去,還將展覽從美術館空間向上海多倫路上延伸。如“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展覽特別設置的戶外的部分,就是該館將作品帶到社區公共空間的實踐。

“藝術直通車”活動中,陸家嘴社區居民參觀藝倉美術館“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展覽。

“藝術直通車”活動中,陸家嘴社區居民參觀藝倉美術館“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展覽。

美術館與社區之間的結合點一直是美術館需要從專業角度思考的問題。2021年,金橋碧雲美術館專門在館內設了“社區角”,用來為羅山中學、香山中學、香山小學、上海實驗學校等多所上海中小學校展開定點藝術教育,並且將進校園活動的文獻在社區角中進行展示。他們結合社區特點和實際需求,從細節入手,讓活動更接地氣。比如,在該館舉辦的“衣冠民尚——服飾工藝專題展”期間,美術館除了邀請非遺傳承人進學校,還根據金橋碧雲國際社區的特點,舉辦英文專場講座及體驗活動。針對上海市民文化藝術生活創新要求,美術館還走到陸家嘴社區,以非遺紀錄片播放為主題,舉辦藝術家對談活動,將展覽中的紀錄片討論延伸到社區居民的家門口。

城市記憶的保護對美術館來説也已經成為重要的課題,外灘美術館面對走進美術館的以時尚年輕人為主,但和所在小區老年人較為隔閡的狀況,在2020年推出了“客堂間”項目。該項目將展覽策劃意識延伸到公共社區和公共教育環節中去,以更多替代空間和替代教育形式在外灘美術館的周邊社區推行。通過研究外灘社區的歷史演變和居民構成結構、歷史文化,美術館以“客堂間”名義製作了交流小冊子,在各個街道、居民點、便利店等空間進行分發,展現城市文化“考古團隊”田野調查、口述歷史的記錄成果。這樣的文化聯絡也讓“客堂間”成為社區老年人了解、接受當代美術館的一個窗口。

針對美術館在社區關係中推進公共教育模式的創新,上海藝倉美術館也是一例。該美術館從2018年開始發起藝術公共教育專項基金,與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合作並委託這個公益組織舉辦社區兒童公共藝術賞析公開課等活動。活動通過招募家庭和兒童,引導他們理解、欣賞社區中“每天都可能會見到”的這些藝術作品。該館還根據社區中有許多退休工人原來就在紡織廠、毛巾廠工作過的歷史情況,組織這些老年人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再到藝倉美術館參觀“時尚印跡:從畢加索到安迪—沃霍爾”展覽,感受展覽中的20世紀藝術大師的面料設計作品。精心的安排,使這些觀眾既回憶了自己的過去,也了解到大師如何實現藝術的創新,藝術又是如何通過服飾、家居進入到人們生活中的。

對於新社區的文化建設,美術館同樣可以發揮不一樣的作用。2021年,臨港美術館就在上海臨港國際藝術園中開展了不少實踐探索。在“滴水集”項目中,通過美術館的創新策劃,融合藝術表演、藝術集市、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等方式形成了社區文化生活的多重交流平臺。相關活動不但培育了社區的藝術生態,並且聯動了臨港高校互動、帶動了遊客資源。

隨著近年來美術館空間的迅速發展,美術館與其周邊社區之間産生了廣泛的聯絡,擴大了其活動和影響的空間範圍。美術館圍墻的打破,藝術活動場域的“非美術館化”,産生了各種各樣的新話題:美術館運營系統的更新,策展人和藝術家的身份拓展,藝術自身與環境的聯絡等等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但這些話題最終的落腳點,或者説最關鍵的問題,在於藝術實踐和公共管理之間的關係。

前述案例是上海一些美術館走出圍墻開展社區實踐的縮影,這其中,不少年輕學者和藝術實踐者充滿熱情和活力投入其中,用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執著行動展現出美術館的全新活力和更多可能。美術館的此類實踐無疑是跨學科和跨界別的,需要參與者以實踐行動而非固守書齋的方式開拓新的道路,需要不斷回應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並以符合實際和前沿追求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面對這樣的美術館現象,還需要媒體、學術界等介入,形成不斷的思考、研究與回應,通過各領域的知識交匯形成最鮮活的討論場景。在合作型社會背景下,通過啟發跨界人群分享各系統的經驗知識,增進相互了解,藝術社區的願景值得期待,美術館的未來也更加廣闊。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