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間去” 探尋中國傳統民藝之美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22年01月04日 14:22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22年01月04日 14:22
正在加載

12月31日,“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對公眾展出。展覽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教授的民藝收藏、民藝研究與藝術創作為主體,展出500余件(套)傳統民藝作品和當代藝術創作,通過跬步千里、採珠擷絲、拓福納靈、追光逐彩、匠心傳承五個部分,系統展示民間藝術珍藏、研究及其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的轉化與發展,生動反映當代民藝工作者紮根民間、傳承匠心的價值追求。

民間藝術種類多樣、形式豐富,涉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各領域各層面。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源遠流長,是我們國家、民族千百年來在中華大地上生存發展的重要見證,也是傳統與當代之間血脈傳承的精神紐帶。如何傳承、保護與發揚中國傳統民間藝術,讓民藝之美更好地涵養人們的生活、為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是重要的時代課題。舉辦“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就是要直觀展示傳統民間藝術為當代藝術創作提供的豐厚滋養,呼籲對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傳承與創新。

本次展覽展出的傳統民藝藏品涉及山東、山西、陜西、江蘇、河南、河北、四川、重慶、廣東、湖北、天津、吉林、寧夏、新疆等全國多個地區,包括傳統刺繡、紡織、木刻、印染、年畫、泥塑、剪紙、瓷繪、皮影等豐富的工藝門類。體現出“到民間去”的傳統民間手工藝保護工作應當是全國性的,是面向更加廣袤的中華大地、絲路山川的,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搶救、保護與弘揚,需要開闊的視野和胸懷,也離不開文化的交流、融合與創新發展。在推進民間藝術學科體系建設、加強原創性應用理論創新研究的同時,還應將學術研究與社會發展、國家文化戰略、民族文化傳承、時代文藝創新等重大問題緊密結合,為國家傳統文化保護、鄉村文化振興等提供積極的學術支撐。

另外,本次展覽的開展時間正值2022年虎年新春佳節之際,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享受熱烈歡快的節日氛圍,在觀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傳統民間藝術之美、感受傳統民間藝術為生活帶來的生機與活力,我們在展覽的三個主體單元都進行了與“虎”有關民間藝術品的展示。這既是傳統民藝來源於人們生活、溫暖著人們心靈的直觀表達,又是以“虎”為代表的民間傳統藝術元素在漫長的歲月中歷久彌新、不斷傳承的有力證明。無論是主動探尋展覽中“虎”的蹤跡,還是隨意觀展時與“虎”的不期而遇,我們都希望觀眾能夠享受本次展覽,並度過一個開心難忘的春節。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