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藝術與設計教育新征程 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全新亮相

來源:美術報 | 2021年09月08日 17:11
美術報 | 2021年09月08日 17:11
正在加載

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 郎水龍/攝 中國美術學院提供

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 郎水龍/攝 中國美術學院提供

  2021年秋季開學,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正式啟用。良渚校區是中國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增長極和重要基地,也是學校探索建立教育新模式新機制的試驗園。校區佔地483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緊臨良渚文化村和地鐵2號線良渚站。

  良渚校區于2018年4月8日中國美術學院90週年校慶之際奠基,在2019年1月11日,中國美術學院創建者蔡元培先生誕辰151週年紀念日開工。在余杭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和建設單位等協力克服工期緊,施工難度大,以及疫情帶來的影響,一期一標段于2021年6月29日完成竣工驗收。

  良渚校區是中國美術學院繼南山、象山、張江之後的第四大校區,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區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現代演繹,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區則孕生了藝術家園的望境塑造,良渚校區則定位為中國美院的設計板塊,建成後將容納全部設計學科,成為設計教學的高能現場和不言之教。

  根據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的辦學定位和理念,良渚校區的設計方案回應了“面向未來的創新校園”主題,探討其運作模式,建築展現出對家園感的學生社區,跨學科的教研系統,組合式的實驗集群,産業化的創新基地等類型空間的佈局與組織,並積極思考校園與周邊城市空間的互動關係。

  主持良渚校區設計的建築師張永和,于1984年獲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建築系建築碩士學位。自1992年起開始在中國實踐,多次參加國際建築及藝術展,曾在美國和中國的多所建築學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主持與麻省理工大學建築系主任,現任麻省理工實踐教授及香港大學榮譽教授,2011-2017年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選委員會評委。張永和擁有復旦附中青浦分校、吉首大學綜合樓等多個校園規劃與教學建築設計經驗,除了建築師和建築學教師的雙重身份之外,張永和在設計領域的“跨界”更是與良渚校區的教學訴求不謀而合。

  在校園佈局的組織上,採用水平向自由延展的“綿延工坊”,利用基地四面環水、東高西低的地形,將校園設計為“東密西疏”,但東部密中有疏,西部疏中有密,二者通過綿延工坊和其間的疊石跌水相連,從而“疏密相間”,打通了“課內”與“課外”的邊界。綿延工坊在提供綿延底層的同時,也通過一套雙層交通體系,將綿延的街道社區引到了校區二層,與工坊和館舍建立空中的沿街連接,暗埋了與途經院落高低互動的可能,也為沿途景觀節點的未來生長預留了餘地。

  在校區空間佈局上,則大多采用“差序院群”,即通過綿延工坊的單位錯落形成“大中小微”的院落層次,例如宿舍樓底層被設計為對應“學社制”的學社空間,用以共同興趣為核心的學生自組織課餘使用。由於位於工坊與宿舍之間,學社既是水平工坊在宿捨得“教學綿延”,又是垂直宿舍在底層的“生活沉澱”,從宿舍途經學社進入工坊,“下樓”即可“上課”,傳統校園成為了“居學一體”的垂直分層關係,從而進一步強化了一種有別於正式教學、面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軟教學”氛圍,因此“綿延多義的工坊空間、居學一體”的學院生活得以實現。

  中國美院黨委書記金一斌表示,未來,中國美術學院和余杭區將以良渚校區為平臺,依託學校設計學科優勢與良渚區域資源優勢,以數字文化小鎮為支點,以“藝科融合”為助力,設立校地互動機制,立足文化藝術、設計創新、數字文化等雙方優勢領域開展一系列深度合作,以項目化落地,持續培育在未來改變設計行業、撬動設計産業的學術力量和高端文創人才,將余杭打造為多方創新動能的集聚地,與余杭區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範、樹立校地合作新樣板。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