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非遺更好地助力中華文明復興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1年08月18日 13:37
中國藝術報 | 2021年08月18日 13:37
正在加載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連日來引發了廣大民間文藝工作者、非遺專家學者、傳承人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意見》的印發具有重大意義,這是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之後,中央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方面的又一重大舉措。”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邱運華認為,《意見》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體現出黨中央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視,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目標的高度重視;二是提出了加強非遺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明確了工作目標;三是對新中國非遺工作成就做了高度總結和凝練;四是立足新時代,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目標任務,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發展的戰略重心,提出了加強保護的整體框架和緊迫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新命題、新舉措;五是系統提出加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脫貧地區的非遺保護課題,並提出東中西部協作和幫扶機制,將非遺與紅色文化主題創作、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等相結合,具有重大思想意義。“中國民協已經部署、正在籌備于近期召集專家學者和主席團成員專題學習這一文件,研究部署開展下一階段的保護工作。”邱運華説。

  中國民協副主席、大慶師範學院副校長郭崇林提出:“中國民協應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學者多元的綜合優勢,在做好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等資源挖掘保護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工藝保護、傳承和創新;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傳統節日、民俗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生動呈現其獨特價值和鮮明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物質文化遺産不同,雖然兩者都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但相對而言,非遺是活態的,是以傳承人為主體、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因此,保護非遺就是要做好以非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結合,與人民生活的結合,與中華文明復興的結合,在‘保護’的前提下,實現活化利用、傳承發展。”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賀雲翱説。

  結合長年積累的民間文藝工作組織和管理經驗,中國民協副主席、廣西民協主席韋蘇文表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要通過節慶活動和對特色文藝之鄉的調研和命名工作來加以保護和傳承。韋蘇文特別提到,未來的工作中,應加強對非遺名錄文化空間的綜合研究。“由於非遺名錄是以項目出現,所呈現的文化事像是單一的,如果不做好綜合研究,就無法對區域內的文化進行整體把握。如壯族‘三月三’就包含有三月三、拜山祭祖、拜龍母、五色糯米飯、壯族服飾、壯族山歌或歌圩、求花生子、拋繡球、碰紅蛋、搶花炮、跳竹竿、歌圩傳承人、山歌傳承人、服飾傳承人、搶花炮傳承人等,如果僅從單一的名錄去研究,‘三月三’的文化事象就不會完整。只有加強對非遺名錄文化空間的綜合研究,才能更好地彰顯其魅力和價值。”

  作為非遺專家,郭崇林從非遺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應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建立多學科教學研究平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專業建設力量;加強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科體系和專業建設,請代表性傳承人參與學校教學科研,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産師資隊伍培養建設力度。同時,應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産課程和教材體系,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産通識教育讀本,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和研學活動。賀雲翱同樣表示,建議動員更多的專家學者投入到非遺事業中去,確保保護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為非遺保護事業提供智力支持。

  《意見》的印發,對非遺傳承人來説,具有更加直接的重要意義。作為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中國民協副主席吳元新表示,在看到這份關於非遺保護的文件後,“感到無比激動”。“藍印花布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而我作為傳承人,這份文件讓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文化擔子的沉重,但也更加清楚我所做的保護傳承工作的背後,有著國家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尊重。”吳元新表示,在對藍印花布的保護與傳承過程中,自己一直以“立體式”傳承為原則,通過染坊帶徒、院校傳承、社會培訓等多方位的方法傳承藍印花布技藝。在吳元新的努力下,“創立博物館、建立染坊、出版專著、院校教學、承接國家課題,形成了藍印花布技藝傳承的‘五架馬車’效應,藍印花布的傳承道路越走越廣”。

  身處基層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感觸十分真切。2013年被認定為上海市松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陳華瓊一直在從事顧繡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她表示,《意見》的印發“讓傳承人有了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最開始被評定為傳承人時,我只是強烈地熱愛著這份工作,幾年來,我深切感受到我從事的這份工作有多麼偉大和神聖,感覺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們一定要把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作為一項事業來做,發揮自己的力量,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四川省眉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欽齋泥塑代表性傳承人李長青也談到了自己作為傳承人的心路歷程:“幾年前,我還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美術從業者,沒有多少使命感和成就感,處在猶豫徬徨之中,不知要如何堅守自己的家傳技藝——欽齋泥塑。恰逢中央出臺一系列非遺保護政策,地方非遺保護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調研時發現了這項技藝,旋即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這些年來,欽齋泥塑被公示為非遺項目,我自己和父親被評定為代表性傳承人,我也把欽齋泥塑的保護和傳承工作當成了自己的事業。如今,這項技藝的知名度提高了,我自己也開拓了眼界。《意見》的印發,讓作為年輕一代非遺傳承人的我對非遺工作更有信心了,希望自己再接再厲,趁此東風,做好傳承、傳播、弘揚工作。”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