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界聚力完成建黨百年主題創作工程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7月06日 16:45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7月06日 16:45
正在加載

▲開天闢地(油畫)  300×450厘米  龐茂琨

▲開天闢地(油畫)  300×450厘米  龐茂琨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由中宣部、中國文聯、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共同主辦,中國美協承辦。據中國美協介紹,工程組織了3000多名美術工作者共同參與,審定結題200余件,其中122件作品在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陳列展出。自工程啟動以來,300多名重點創作人員開展了為期3年、多達10余次改稿的攻堅創作。

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表示:“‘建黨100週年主題雕塑工程’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上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參與創作人員最多的雕塑工程和美術創作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上主題創作的創舉,是新時代文藝創作的高峰,是向黨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優秀的答卷。”

▲ “小平您好”(油畫)  300×600厘米  何紅舟 黃髮祥 江帆 余琛瀟

▲ “小平您好”(油畫)  300×600厘米  何紅舟 黃髮祥 江帆 余琛瀟

嚴肅 用情

實現思想與藝術的統一

從草圖構思立意到實際創作,反復深化,精心打磨,優化完善,各主創團隊和美術家展現出用心、用情、用力的高度自覺。許多美術家已經有了多年積累的經驗,但是仍然把這次創作當做新的課題,滿懷激情進行創作。

“歷史畫創作十分複雜嚴肅,藝術家不僅要具備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力及藝術修養,還要以正確的歷史觀為指導,以尊重歷史真實和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為出發點,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挖掘歷史事件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以及典型環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鐵牛説。為畫好大慶題材作品,王鐵牛幾次去大慶采風,深入研究其他大慶題材的美術作品,多方查找相關資料。“在創作中,大慶鐵人精神和上甘嶺精神始終感染和激勵著我,在創作中不斷給我添加精神動力,所以我一直保持著極大的熱情。”王鐵牛説。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品昌參與了雕塑《信仰》創作。他表示:“參與主題雕塑《信仰》的創作,讓我們對主題性雕塑創作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方面,主題性創作涉及對歷史與時代的深入認識,如果不去發掘歷史、呼應時代,創作出來的作品會流於形式,無法真正打動人心;另一方面,主題性雕塑創作應該在尊重歷史與現實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創作者的鮮活個性,以免成為缺乏情感和魅力的‘形象工程’。只有保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主題性雕塑才有鮮活生命力。”

▲ 龍騰大灣(中國畫)  415×318厘米  李翔 楊文森 張蕊

▲ 龍騰大灣(中國畫)  415×318厘米  李翔 楊文森 張蕊

精心 創新

勇攀新時代藝術高峰

在主題雕塑中,創作團隊在經典前作的基礎上,用新時代的表現手法,傳達出民族化、東方性的審美,與其他類似的經典雕塑有所不同,創造出新時代的風格樣式。如雕塑《偉業》在構圖上沿用了主題創作的宏大敘事和現實主義古典雕刻傳統,通過粗大厚重的造型來突出作品的輪廓、體積感、分量感和存在感,凸顯“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薄看主峰”的豪邁氣概。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奇瑞也介紹,為了塑造好雕塑《攻堅》中的人物形象,團隊綜合運用現實主義的理念、寫實主義的技巧,讓人物造型更加栩栩如生。“可以説,作品是東方意蘊的象徵性和意向性的表達。遠觀雕塑,如同一整塊巨石,象徵著偉大鬥爭的精神、攻堅克難的氣勢,喻義萬眾一心、堅如磐石的意志;近觀則化為12組群峰疊起的人物群像,山勢與人勢合一,展現了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百年史詩。”楊奇瑞説。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的作品中,中國畫、油畫、版畫和雕塑都有新時代的創新之處,具有更強的寫實風格,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的手法反映黨的百年曆程。專家們在評論中説道,“重大主題雕塑工程”和“大型美術創作工程”的部分作品,可以説是新時代美術創作的經典作品,是攀登新時代美術高峰的代表力作。

在承擔了《開天闢地——中共一大會議》的創作任務後,中國美協副主席、四川美院院長龐茂琨在時間特別緊迫的情況下,多次前往上海和嘉興兩地的會址學習、調研,查閱紀念館中的歷史文獻,臨摹並記錄會址現場中的圖像與細節並與黨史專家多次討論。油畫《彝家新村歡迎你》,則表現了彝族百姓夾道歡迎習近平總書記的情景。“雖然畫面中沒有出現習總書記的形象,但是通過鄉親們激動的神態,表現出總書記正向著他們走來,整個畫面描繪了人民此時的幸福生活,鄉村振興的美好前景,對此鄉親們充滿感激也對未來充滿信心。”龐茂琨説。

▲延安文藝(雕塑) 290×300×260厘米 楊奇瑞

▲延安文藝(雕塑) 290×300×260厘米 楊奇瑞

奉獻 磨煉

在擔當創造中薪火相傳

“關在象牙塔裏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熱情。”徐裏説。在兩個工程的創作實踐中,中國美協和各美術院校、中國美術館著力培養鍛鍊了一批優秀美術人才,也幫助一些單位較好解決了重大主題創作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

據了解,參與“重大主題雕塑工程”的創作人員中,62%為“80後”的青年教師或學生。“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中,有幾十名年輕的作者,他們邊集訓、邊培養、邊學習、邊進步,不怕困難、不懼寒暑、不捨晝夜,在戰鬥中成長,成為國家重大主題創作的生力軍和後備力量。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昌提到,對中央美院而言,培養、鍛鍊了雕塑係新一代主題創作隊伍是最大收穫。“參與雕塑《信仰》創作的人中有8位是雕塑係在職中青年骨幹教師。他們充滿創作熱情,全身心投入創作全過程,展現了擔當精神和應有的能力。”

在“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中,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何紅舟擔任主創完成的4件作品分別是《人民的信任》《“小平您好”》《江澤民視察小崗村》《習近平總書記和國家勳章獲得者們》。他表示,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是自己參與創作的作品在數量與質量上得到保證的關鍵。“由多個不同年齡段成員組成的集體創作小組相互激發、攻堅克難,不僅完成了一系列的重要創作任務,也培養了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後備人才。可以説正是通過大型主題性美術的創作任務,磨礪了人才隊伍的創作鋒芒。”何紅舟説。

曾成鋼也表示:“歷時三年的雕塑創作鍛鍊了一支以‘80後’‘90後’青年人為主的主力創作團隊,這支隊伍敢於擔當、甘於奉獻,中國雕塑事業的發展一直是這樣通過重大項目的傳、幫、帶延續血脈,他們很好地接住了這根接力棒,這是中國雕塑的希望。”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