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展信息係展廳現場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畢業季,藝術學院畢業展已陸續拉開帷幕,這一凝聚了全體畢業生和老師心血的成果體現,成為近期藝術界一道別樣的風景。2021屆畢業生見證了一段難忘的戰“疫”記憶,親歷了同舟共濟與“藝齊戰疫”,體驗過藝術與教學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切換……這一切,無疑給他們的成長添了處變不驚的淡定和從容,直面現實的坦率和勇氣,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深刻印記。回首過往,他們將更加踏實;展望未來,他們將更為堅定。
對於畢業生而言,每一件作品就像是他們自己親手締造的生命,糅合了所有的心血和氣力,傾注了獨有的信念和靈感。2021年畢業季,畢業生們迎來了美術館真實空間的回歸,他們終於又能親手處理作品的細節,親自完成作品的展陳,見證大學期間最後一次作業的完美呈現。在這特殊的年份畢業,為他們的求學之路增添了傳承與擔當的底色和更顯守初心、繪新圖的底氣。 ——編者
王路欣(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模樣 雕塑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向多樣的世界提問
6月8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1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開幕式暨2021屆線上畢業作品展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大廳舉行。本屆畢業生作品展的主題是“向多樣的世界提問”,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首次同步啟動線下、線上展覽。
本次展覽的作品立足時代,以新觀念、新科技,探索藝術表現新形式和創新的設計應用方法,展現了同學們對生活,對未來,對世界充滿個性、特色鮮明的觀察與探求;展示了大家良好的綜合素質、思辨能力和紮實的藝術功底,以及敢於探索、執著理想、求真務實、大膽創新的時代擔當。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1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層4號展廳、4層7、8、14號展廳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A、B區展廳聯合展出,共有284名本科畢業生參加本次展覽,展出作品1000余件,展覽將持續至6月24日。當天同步啟動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1屆線上畢業作品展,共計11個培養單位,484名本科生和碩士生的2000余件畢業佳作,通過2.5D雲端虛擬長卷,公開展現美院師生的創新理念與教學成果。
疫情之下,世界秩序正在重新被書寫。清華美院的畢業生在作品中表達了對時間與空間、自然與生命等主題的思考,既保持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也充滿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年輕的他們不僅能敏銳發現問題,更具備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是秉承“藝術服務社會”崇高理想的新一代“美院人”。
本屆畢業展以線上、線下方式同步呈現。觀眾既可前往現場觀展,也可登入雲端瀏覽,盡情體會實體與虛擬空間中靈活多變的布展感受,對比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空間中的微妙變化,享受一場虛實結合的雙重觀感盛宴。
林山珊(廣州美術學院) 釋夢是夢系列 壁畫
廣州美術學院
溯源逐夢
“2021年廣州美術學院本科畢業作品展”第一場自6月1日起正式開展(目前僅對校內師生開放),線上展廳同步啟動。來自廣美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的七百多名2021屆畢業生,通過他們的作品“溯源逐夢”,以一場視覺盛宴,回饋青春、回饋母校、回饋社會。“2021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作品展”第二場于6月5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昌崗校區,僅對校內師生開放)啟幕,將持續展出至6月16日。來自中國畫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的70多名碩士研究生,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以獨立的思考,多元的創作手法,經過成百上千次的錘煉和實驗,發掘美、演繹美,既探索媒介前沿,又注重傳統活化,通過畢業創作展現了廣美學子的專業能力和社會擔當。
其中,建築藝術設計學院今年選取了“衍生”作為年度關鍵詞,它不僅是建院在邁入第二個十年之際對現有體系的思考與對未來的暢想,也是建院對“好的設計”的理解——衍展自日常生活的觀察,發軔于對社會危機的應對,生發于技術前沿的探索,更是學院不斷反省設計教學方式,追求更為開放策略、激發學生探索與實踐的態度。
四川美術學院
開放的六月
2021年,第17屆“開放的六月”,以“線上+線下”形式呈現。四川美術學院、重慶文化産業投資集團、重慶日報、上遊新聞、融創中國聯合主辦的“重慶藝術大市場·開放的六月——四川美術學院藝術遊”2021畢業生作品展,于2021年6月3日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遊新聞客戶端同時開幕,線下展活動持續至2021年6月18日,線上展將持續至2021年7月10日結束。
本屆“開放的六月”活動主體是畢業展,涉及到川美4個一級學科和21個本科專業,線上、線下分別有1641人、1395人的近萬件作品參展,包括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藝術學理論類、教育學類和建築類等畢業作品,研究生和本科生畢業作品同時展出,大學城校區和黃桷坪校區同期展出。
2021年“開放的六月”的特色和亮點包括:第一,今年的畢業展是四川美術學院教學成果最為集中的展現。第二,畢業作品更加貼近時代、貼近社會,從畢業選題到成果應用堅持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藝術介入社會發展,推出了一批展現時代風貌、傳遞人民心聲、弘揚傳統文化、彰顯重慶特色的創作和設計精品。第三,“開放的六月”策劃了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如在線上展區設有“美術館奇妙夜”等。四川美術學院一直在用這種藝術浸潤的方式,增進重慶這座城市的魅力和品位。
陳玥彤(天津美術學院) 回憶修葺 裝置
天津美術學院
融通·延展
5月7日,“融通·延展”天津美術學院2021屆畢業生作品展在美術館序廳開幕,本次畢業生作品展分6個場次,匯集了8個學院16個專業1000余名本科生和200余名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展示了當下青年藝術學子,充滿蓬勃生機的藝術創造力。
天津美術學院院長賈廣健表示,2021屆畢業生恰遇百年盛事,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即將到來的歷史時刻,本次畢業作品展是天美學子們歷經數年積澱後遞交的一份答卷,不論是中國畫、書法、油畫、版畫、雕塑等美術學各專業和方向,還是視覺傳達設計、産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等設計學專業(方向),亦或新媒體與實驗藝術等專業(方向),都通過各類藝術語言和展示媒介,表達了廣大學生在新時代語境下的藝術理想。這是學院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紮實推進思政教育,著力於“新文科”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結出的碩果,展現了天津美術學院教育教學和創新創造的朝氣與生機。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三生”蘊含母校對學子的祝福
5月28日至6月15日,中國藝術研究院畢業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舉辦。畢業作品展即是該院著力提升學術水準、打造教育品牌的明證。展覽以“三生”為題,蘊含著母校對學子的祝福,也寄託著老師對學生的希望:其一,能夠在這樣的藝術殿堂和學術殿堂裏學習,可謂“三生有幸”。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求學時光,將會繼續燭照學子們的前行之路。其二,先哲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宇宙人生的演化之道,也包含著求學問藝之理。希望學子們能夠在更廣闊的藝術與人生天地裏“三生萬物”,穩健有為。其三,希望學子們能“三生有情”,心懷對母校、老師、同學的情誼,珍視與藝術、學術的不解之緣,並將其昇華為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的感情,昇華為對藝術、對學術、對生命的感情。
展覽展出該院150余名藝術碩士及創作研究方向博士的200余件畢業作品,同時也將展示130余名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中國語言文學等學科碩士、博士畢業生的學術成果。這些作品與成果,皆凝結著學子們潛心求索、苦心經營的意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的品格,及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懷。
周吉雯(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從小出發系列 國畫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共生聯動
6月4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共生聯動:2021屆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優秀作品展”在四川大學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從2021屆畢業生2000余件作品中遴選出150余件優秀作品,分為四個板塊,展出了該校中國畫、繪畫、視覺傳達和環境設計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畢業作品,從不同專業角度和藝術創作視角體現出了同學們的藝術構思與專業技能水平。
談及本次展覽,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熊偉表示此次優秀畢業作品展旨在通過學生創作體現藝術專業的教學特色,用藝術創作的形式向建黨100週年獻禮。展覽中的每一件作品承載著同學們的價值理想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體現了同學們真誠表達的勇氣、源於自我的生活經驗、對專業前沿的把握以及對創新的解讀和詮釋,是同學們學習成果的綜合彙報和展示,充分體現了畢業生同學們作為年輕一代當下的感受,在各方面顯示出學院發展的勃勃生機。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何宇認為,展覽主題“共生聯動”不僅體現出了學院各專業之百花齊放,更是展現了學院各學科的交叉融合,突破學科邊界重新認識自我的現狀。共生與聯動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了學院藝術專業與藝術學科的成長與發展,也將藝術教育的理想充實到藝術課堂、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中。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術院長黃宗賢指出,本場展覽是川大藝院師生們向社會呈交的一份接受檢驗的藝術教育與教學和創作的成果。畢業生們在川大深厚學術傳統的惠澤下,緊貼時代脈搏,在藝術媒介、圖式、語言、風格上大膽探索,力求用不同的媒介和不同的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生命、現實的體悟與感受和這代人的視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