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與北京畫壇的朋友們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0年12月28日 16:38
中國文化報 | 2020年12月28日 16:38
正在加載

松·菊(國畫) 173×273厘米  1931年  何香凝 何香凝美術館藏

松·菊(國畫) 173×273厘米  1931年  何香凝 何香凝美術館藏

近日,正在北京畫院美術館展出的“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展覽,以北京畫院和何香凝美術館兩館豐富的藏品,向大眾講述了作為藝術家的何香凝與北京畫壇説不完的故事。

何香凝(1878—1972),出生於香港,原籍廣東省南海縣棉村,自號棉村居士,又號雙清樓主,是中國近現代集社會活動家和藝術家于一身的偉大女性。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愷東渡日本求學。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討伐軍閥等鬥爭,親身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1949年後,她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畢其一生,何香凝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為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統一大業、為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

少為大眾所知的是,何香凝還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她的畫作氣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對松、梅、獅、虎和山川的描繪,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而眾多藝術家和國家領導人的補筆、題詞,又使得她的畫作更為厚重。

此外,如果將何香凝放置於近代美術史的語境之中,何香凝的藝術創作,尤其是晚年定居北京的創作,可視為近代中國美術史發展的一個特別現象。在何香凝橫跨60多年的藝術創作中,她常往來于南北、東西,也因此與不同社會團體(“南社”“寒之友社”)、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的藝術家存在著廣泛的交流和接觸,從而為後人留下了一批精心繪製的“合作畫”。畫中可見,與何香凝合作的藝術家主要是活動於北京和江南兩個區域,尤其以前者佔多數,他們的名字葉恭綽、徐悲鴻、梅蘭芳、陳半丁、葉淺予、齊白石……可謂構成了近代北京畫壇的半壁江山。這樣的“合作畫”,其視覺意義已經超越一般意義詩書畫的“雅集”。由此,何香凝美術館與北京畫院共同策劃了此次展覽,希望以近代美術史個案的研究視角,從“集體創作”的主題對何香凝的藝術創作,作更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步入展廳,一層展廳的“畫高人壽”單元展出了何香凝獨立創作的26件精品,其中有最早創作于1910年的《虎》,彰顯出何香凝的革命理想。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也能看到何香凝逐步轉向古典水墨的審美,創作題材除延續獅、虎猛獸動物形象之外,古典山水及“君子”題材也成為創作主體,如《松·竹·梅》《山水》《綠梅》等。

到了1949年,何香凝來到北京參與新中國建設各個方面的事務。此後在北京居住生活期間,何香凝與北京畫壇的交流十分廣泛。二層展廳即呈現了何香凝與北京畫壇藝術家的合作畫,以及北京畫壇藝術家的精品。這些作品既具有傳統的筆墨意蘊,統一的面貌,亦不乏活力和生趣。比如何香凝、胡佩衡、吳鏡汀等人合作的《踏歌圖》《春山童趣》等,體現出傳統審美與技法的集成,由此也反映出何香凝與這些畫家在偏愛中國畫傳統風格上的一致性。

當然,因為何香凝的革命生涯,展覽中不少作品也十分具有歷史意義。1951年4月,由全國婦聯、文聯、美協、北京市文聯聯合倡導,舉辦“抗美援朝書畫義賣會”。葉恭綽、徐悲鴻、梅蘭芳、陳半丁、老舍、葉淺予、溥雪齋、胡佩衡、汪慎生、王雪濤10位先生為書畫徵集人,共徵得由首都書畫界、文化界、文物古玩界人士捐獻的1500件書畫作品,並於5月18至22日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舉辦義賣展覽會,義賣所得全部捐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用於採購藥品等軍用物資。何香凝積極參與書畫創作,並有感而作《寄贈抗美援朝將士》詩,遙贈奮鬥前線、保家衛國的將士們。此次展覽中的《春壑雲濤》《倚松讀書圖》就是其中的兩幅,細看畫作上也都印有“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書畫勞軍紀念”的鈐印。

1955年6月,世界和平大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面對當時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新生的中國以怎樣的面貌登上國際舞臺,也是文藝界面對的一項課題。在郭沫若、廖承志等人倡議下,由14位畫壇名家——齊白石、陳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齡、馬晉、徐燕孫、楊敏、王雪濤、吳一舸、張其翼、田世光和段履青,歷時半月集體創作了巨幅國畫《和平頌》,作為向世界和平大會的獻禮,表達中國人民對守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更顯現了傳統中國畫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這幅巨作也在此次展覽中得以呈現。

除美術作品外,展覽還呈現了相關歷史文獻,包括有關何香凝革命、人生、藝術的歷史圖片及實物文獻;攝影家牛畏予所拍攝的包括何香凝在內的9位藝術家肖像作品。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拍攝于上個世紀中期,是珍貴的視覺史料,並作為展覽的組成部分,共同闡述出了國家、時代與藝術家的歷史鉤沉。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