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素描遇上中國筆法

——“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舉行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0年12月04日 15:25
中國藝術報 | 2020年12月04日 15:25
正在加載

馴牛 1982年 黃胄

馴牛 1982年 黃胄

  素描,是用單色或簡單顏色的工具描繪對象的輪廓、體積、結構、空間、光線、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繪畫方法,是繪畫學習、創作的基礎,亦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表達方式。那麼,何為中國素描?你將在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 (第一回)中找到答案。

  即日起至2021年1月3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素描——現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邀請展” (第一回)匯聚120余位現當代藝術家創作的280余件素描作品,按照時代發展脈絡,分中西一冶、關懷現實、兼收並蓄、民族意韻、多元共存5個單元,系統梳理了20世紀20年代至今中國素描藝術發展的各個階段,並集中展示了每個階段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素描精品,其中多數作品屬首次展出。

姑娘在想什麼 1940年 顧生岳

姑娘在想什麼 1940年 顧生岳

  “展覽之所以稱為‘中國素描’ ,就因為素描是從歐洲傳來的,界定為中國素描,就在於展覽展現了中國藝術家如何對待外來的東西、如何把外來的東西化為己用。中國素描並不是簡單地説是中國人畫的素描,而是強調素描內涵的中國精神。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説。

  徐悲鴻的素描拉開了整個展覽的序幕,而其素描《男人體》也是展覽的海報主體,此作品為徐悲鴻1924年留學法國時所作。徐悲鴻被稱為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並把西方現實主義的寫生素描移植到中國美術教育體系中。將徐悲鴻的素描作為展覽的開端,其意義也就不言而喻了。

  20世紀初期,以徐悲鴻、潘玉良等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胸懷報國之志,負笈東洋,西遊歐美,開啟了中西結合的藝術之路。由他們引入的素描方法,推動建構了藝術發展的新視野,對中國繪畫的教育及審美産生了深遠影響。這一時期開辦的新式教育培育了大量藝術英才,為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徐悲鴻、劉海粟、李鐵夫、潘玉良等到國外學習藝術的藝術家的素描作品中,同樣能感受到中國人用鉛筆表現物象內在的中國繪畫精神。 ”劉萬鳴説。

  作為一種以寫生為主的繪畫方式,素描使藝術保持其鮮活性,體現出繪畫語言的單純之美。當西方素描遇上中國筆法,一場關於藝術的創新探索正悄然開始,並將影響深遠。如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的同學潘玉良,接受了嚴格的學院派繪畫訓練,同時嘗試將中國傳統畫技術融入西洋畫的表現中,最終達到“合中西畫于一冶”的藝術成就;而作為中國新美術運動拓荒者的劉海粟,置身於中西繪畫的藝術實踐,將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進行了革新性的嫁接與實踐,在中國畫的探索實踐中,大膽運用印象派的鮮亮色彩,形成了他獨具氣派的潑彩風格。

  到20世紀30年代,面對積貧積弱的國家境遇,以王式廓、石魯為代表的革命現實主義畫家,心繫國家民族的命運,採用素描為基礎的寫實主義創作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增強了素描的選材範圍和表現張力。劉萬鳴認為,“生動感人”“親切質樸” ,是延安時期藝術家的關鍵詞,“素描是一種單純的藝術,簡單的工具、簡單的材料,但它表現的內容、表現的生活卻是深刻的,因為它所表現的現實是鮮活的。看到石魯、古元等老先生的速寫,給我的感受就是樸素和鮮活。這是藝術的根本,也是藝術表達的本質” 。

  王式廓的《邊區老大爺》 、古元的《志願軍工兵》 、石魯的《扛槍的男民兵》等作品,既是記錄中華民族救亡圖存歷程的載體,又是創作者激勵鼓舞人民團結起來繼續前進的方式。在田野、在鄉村、在戰場,藝術家帶著簡單的作畫工具,從畫室走向人民,蒼勁利落的線條在克制中充滿力量,致廣大而盡精微,用線條與光影勾勒出時代篇章。

  新中國成立後,在“二為”方向與“雙百”方針的指導下,藝術家們以社會主義的強國理想為目標,踐行著藝術真正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在新與舊、中與西的對比中繼承傳統,吸收蘇聯美術觀念與造型方式,強調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手法運用,建立起新中國美術的基礎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民族美術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現代學術體系。中國美術被賦予新思想、新內容和新形式。這一時期的素描重視解剖、強調結構、追求準確性、博采眾家之長,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立傳祖國壯麗河山、塑造人民新風貌、表達時代新氣象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美術教育家將造型教學與中國傳統美術進一步緊密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素描教育理念。作為造型基本功的素描,在壁畫、版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創作過程中影響深遠。藝術家們繼續高舉人民至上的旗幟,強調革命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加大對中國民族風格的意象探尋,頌揚社會主義勞動之美,不斷探索著理想主義的審美圖式,表達著社會發展的崇高理想,積澱著別樣的文化情感與歷史共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序幕。思想的解放帶來藝術觀念的變革,中國藝術家從觀念、媒介、語言、風格等方面進行多樣化的藝術探索與創新,在中西對話與交流互鑒中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在開展多元教學、完善中國特色美術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強調以筆墨敘事反映社會歷史變革,彰顯時代改革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用藝術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譜寫了中國藝術發展的多彩篇章。

  透過展覽,可以感受到中國素描與西方素描表達的本質區別。劉萬鳴介紹:“中國的線描不受時間、環境的限制,西方素描則受時間、環境、光線限制。因為西方繪畫崇尚科學,東方繪畫崇尚哲學。 ”而這些作品除了呈現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我國各時期素描藝術的豐碩成果,更重要的是,“讓青年學子認識中國藝術家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借鑒,這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和深厚,也讓大家認識到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如何把外來文化巧妙地融合、化為己用” ,他説。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