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唐三彩燒制技藝煥發新光彩

來源:央視網 | 2025年03月04日 14:55
央視網 | 2025年03月04日 14:55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唐三彩是一種風格獨特的陶器,盛行於唐代,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2008年,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3月1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將帶您走進河南洛陽,領略唐三彩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

  在洛陽博物館,唐三彩的專題展廳每天都會迎來各地觀眾前來參觀。唐三彩是多彩低溫釉陶器,以黃、綠、白三色為基本釉色,而“三”在古代漢語中有“多”的意思,“三彩”因此蘊含着“多彩”之意。唐三彩題材廣泛,主要有人物、動物和器物,人物俑中的女性形象服飾多樣,反映了當時的審美觀念,而動物俑中的馬和駱駝等形象則反映了唐代對外交流和貿易的繁榮。

  唐三彩工藝複雜,從選料到塑形再到入窯燒制須歷經30多道工序。在燒制過程中,釉料融化後會自然垂流,相互浸潤,産生獨特的藝術效果。

  發揚好傳統工藝,創新是關鍵。2008年,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新一代傳承者不斷融入新型材料和新工藝,創作傳統與時尚相融合的特色作品。其中,由唐三彩衍生出來的三彩釉畫在三彩釉色的基礎上提升色彩的豐富性,融合國畫等藝術形式,讓唐三彩藝術擁有更廣泛的創作空間。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