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
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
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新縣位於河南省南端、豫鄂兩省結合部,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區、街道)、206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7萬。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紅。革命戰爭年代,新縣是黃麻起義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落腳地。當時不足10萬人的新縣,就為革命勝利獻出了5.5萬名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可以説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二是綠。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年均降水量1313毫米,植被覆蓋率達95%,森林覆蓋率達78.6%,年空氣優良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是“中國天然氧吧”、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河南省首批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城市。三是古。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在此交匯交融,古民居、古村落星羅棋佈,有中國傳統村落10個、河南省傳統村落34個。四是新。70多年前,這片土地因劉鄧首長簽批而獲新縣之名。70餘年來,歷屆歷任縣委、縣政府和老區幹部群眾,不忘劉鄧首長寄予的希望,不忘先烈先輩的夙願,薪火相傳、勵精圖治。2018年,在大別山革命老區率先脫貧。2019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首站親臨新縣,首提“兩個更好”革命老區振興指南,全縣上下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克難攻堅,砥礪奮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縣“三連冠”、國家園林縣城“五連冠”、國家衛生縣城“六連冠”、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

202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90.1億元,同比增長3.7%,第一産業增加值36.05億元,同比增長4.2%;第二産業增加值75.91億元,同比增長6%;三産增加值78.13億元,同比增長1.3%。三次産業結構為19.0:39.9:41.1;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業總産值75.6億元,同比增長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4.1億元,同比增長2.8%;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7元,同比增長6.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21元,同比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3元,同比增長8.2%。

示範區行政區劃範圍、區位圖

新縣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位於新縣的南部,包括新縣田鋪鄉的田鋪村、河鋪村以及泗店鄉的大畈村、余河村、計河村、鄒河村等2個鄉鎮的6個行政村,其中河鋪村、計河村、鄒河村為已脫貧行政村。

示範區擁有紅色資源優勢(示範區有許世友將軍故里、鄭維山將軍故里、大畈村紅二十八軍舊址、乘馬崗赤衛軍舊址、韓家寨戰鬥紀念地和萬字山戰鬥紀念地等紅色資源) 、物産資源優勢、自然文化資源優勢。

一、聚焦融合發展,打造老區鄉村振興樣板。

一是“多業融合”聚焦鄉村振興“産業鏈”。示範區建設以來,已形成經營性資産783.68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收益39.18萬元。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肯定的“好做法”接續前行,不斷放大鄉村旅遊富民效應,因地制宜賦能示範區“休閒農業+”,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緊盯石斛園、綠康源,推動“三園三遊(草莓園、獼猴桃園、葡萄園和紅色遊、鄉村遊、研學遊)”共建共享,在産業鏈上帶動民宿、農家樂發展,打造了田鋪大塆民宿集群和“新縣味.泗店菜”文化IP,逐步建成以示範區為主體,以S338、S205沿線為兩翼,以“紅色傳承”“豫風楚韻”“兩山實踐”三條主題線路為脈絡的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示範區特色農業産值佔農業總産值比重達到50%以上,全縣共建成4A級景區4個,3A級景區14個,發展農家樂700余家,民宿體驗場所119處,5萬餘人從中受益。2022年,示範區共接待遊客31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5億元,群眾人均增收4500元,示範區核心區域入選第三批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2021年河南省大別山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在示範區召開,泗店鄉計河村榮獲河南省唯一的“2021中國最美村鎮——最美文旅目的地”。二是“三生融合”打造鄉村振興“風景線”。高水平編制示範區6個村農房建設風貌管控導則,實現村莊、産業、土地、旅遊、環境、公共設施配套“六規合一”。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千村示範、萬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堅持“乾淨就是美、持續就是好”,按照“先易後難、先點後面、先建後管”的思路,接續推進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成農村衛生公廁84座,完成農村戶用廁所改造1783戶。垃圾分類全區鋪開,太陽能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建成投用,農村旱廁、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污染坑塘全部清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均達90%,田鋪鄉獲評信陽市“美好人居創新獎”,泗店鄉獲評信陽市“美好人居創新獎”獎。堅持縣鄉村三級聯動、“氣水土”三凈合一,林長制、河(湖)長制全面見效,示範區持續保持環境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分別達85%,96%。三是“三治融合”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堅持以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融合推進示範區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6個村均組建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自治組織。深化運用“四議兩公開”,總結推廣應用“戴畈模式”,推行“五老四員”工作法,緊扣“八五”普法開局,6個村培養“法律明白人”54人,人民調解成功率達100%,示範區“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達標比例均達到90%以上,田鋪鄉榮獲信陽市年度信訪工作“四無”鄉(鎮、辦事處)。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田鋪鄉創成全國文明村鎮。將村史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建成村史館3個,講好“鄉村故事”。高標準建設20個村文化廣場。進一步發揮“一約五會”作用,示範區6個村90人分別榮獲“泗店好人”“最美田鋪人”,示範區群眾滿意度達到99%。四是“人才融合”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選優育強鄉村兩級幹部隊伍作為推動示範區組織振興的核心任務來抓,縣直機關7名優秀幹部被選拔充實到2個鄉鎮,分配7名“三支一扶”大學生,20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61名村“兩委”幹部得到全員輪訓,調整充實村級後備力量33人,10名村幹部完成學歷提升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創新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持續實施“999”回歸工程,30余名返鄉大學生到田鋪大塆投資置業。高質量推進示範區“人人持證、技能河南”行動,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478人,示範區內5名合作社&&人、農村企業家參加信陽市縣域産業人才培訓班。持續實施“紅城英才”計劃,推廣“人才服務金卡”制度,示範區內評選出優秀農村實用人才4名,認定鄉土人才26名,評選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示範基地29個,發放人才基地建設資金40萬元,支持石斛園、綠康源兩大特色産業園人才建設經費5萬元。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一村一員、聯村駐戶”助推鄉村振興行動,組織5名科技特派員結對幫扶5個村(産業)。選派50多名農技骨幹開展“包村聯戶”技術服務。

二、賡續紅色血脈,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一是大力傳承大別山紅色基因。立足紅二十八軍軍部誕生地、將軍墓、泗店將軍之鄉這個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先後對紅二十八軍軍部誕生地、乘馬區農民赤衛軍指揮部舊址、許世友將軍故里等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地標性景點進行了修繕和配套。積極加強同大別山幹部學院、企事業單位、學校、武裝部及社會團體等建立共享機制,加強相互間的共同協作關係,結合重要節日開展系列活動,不斷推動周邊創意産品的開發,加快“研學遊”精品旅遊路線開發,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打造現場教學點39處,扶持發展紅色培訓機構26家,累計培訓學員超70萬人次,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和60余家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被國防大學、國家行政學院、中央團校等單位確定為現場教學基地,大別山紅色教育遊區域品牌價值達38.62億元。二是持續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建立“民選、民議、民建、民管”工作機制,在項目實施區21個村民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40余次,廣泛吸納群眾意見,共收集意見建議101條,採納35條。項目施工過程中共成立6個監督小組,項目區6個行政村中,23人自願參與項目管護,213戶群眾無償提供土地,免費拆除群眾臨時房屋40余間。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帶動900人次用工,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通過走訪項目區6個行政村8名村幹部、20名黨員、122名群眾代表,發放150份調查問卷,群眾對該項目的滿意度達到99.33%。

三、積極探索創新,形成特色鄉村振興經驗模式。

一是在取得重要成果方面。2020年以來,項目區田鋪鄉先後授予“全國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國家級衛生鄉鎮”“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田鋪大塆先後獲得“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旅遊扶貧範例單位”,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世界旅遊聯盟發佈旅遊減貧案例名單。泗店鄉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省級衛生鄉鎮、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等稱號。計河村先後獲得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省級生態村、“2021中國最美村鎮——最美文旅目的地”等榮譽稱號,2023年河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泗店鄉被表彰為整治成效明顯的鄉,河鋪村被表彰為整治成效明顯村。二是在提煉經驗模式方面,通過示範區建設,先後總結提煉了《新縣賡續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新縣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發展鄉村旅遊經驗材料》《堅持三圍繞,全力推動鄉村建設“三起來”》等經驗材料,探索出了“可持續”的鄉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協調互促”的産業振興等新模式,示範引領革命老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域實現振興發展。示範區實施以來,先後有8個省市15批次的考察團隊來新縣學習。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河北農大、河南大學等4個科研團隊來項目區實地調研,並將鄉村振興做法和經驗模式進行宣傳和推廣。

乘馬崗建設前
乘馬崗建設後
綠康園三角地帶建設前
綠康園三角地帶建設後
泗店鄉余河村前
泗店鄉余河村後
余河村街道建設前
余河村街道建設後
泗店鄉鄒河村休閒園
泗店鄉陳洼組廣場
泗店鄉綠康園三角地帶
泗店鄉余河組井頭鳥瞰圖
泗店鄉余河組余氏祠堂附近
河南新縣:紅色旅遊因“紅”而紅

新縣是黃麻起義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落腳地,是全省唯一、全國著名的將軍縣,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重大要求首提地。

近年來,新縣牢記“兩個更好”殷切囑託,以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為契機,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導向,堅持將紅色旅遊作為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建設的突破點和著力點,放大“紅色+”效應,探索了一條“以紅映綠、以綠襯紅、紅綠融合”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新模式,成為紅色旅遊網紅打卡地,2022年6月被評為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A類等次,2022年度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業務培訓班在新縣成功舉辦。

一、堅持守好“紅色根脈”,讓紅色文化“活”起來。

積極探索以紅色文化為魂、以綠色生態為本、以鄉村旅遊為基的鄉村建設模式,推動紅色景點間的道路串聯、基礎配套、業態融合,形成“紅色記憶”“紅色人文”等4條特色紅色研學遊覽線路,田鋪鄉田鋪大塆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

許世友將軍故里

乘馬崗赤衛軍指揮部舊址

二、堅持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旅遊“火”起來。

突顯紅色旅遊教育功能,推動“百村傳承、百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把紅色基因轉化為“看得見的歷史”,做強做優紅色教育培訓、研學旅行産業,建成大別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5個、紅色研學基地9個,年培訓黨員幹部4.2萬人次,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和60余家中央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別山紅色教育遊區域品牌價值達38.62億元。

三、堅持用好“紅色資源”,讓紅色鄉村“富”起來。

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肯定的好做法接續前行,按照“接二連三”的發展思路,以紅映綠,以綠襯紅,找準紅色旅遊與鄉村振興之間的最佳鏈結點,和古村落、綠山水能融盡融,促進紅色旅遊與鄉村旅遊、研學旅遊、文化旅遊、休閒度假旅遊及康養遊融合發展,投入資金1313萬元,推動“多彩田園”工程示範區全覆蓋,建成精品民宿38個、特色産業園10個、文創小店3家,開發伴手禮系列産品87個,叫響田鋪大塆民宿集群和“新縣味·泗店菜”文化IP。圍繞許世友將軍故里、紅四方面軍將士紀念館、田鋪大塆等紅色景區及革命歷史紀念地,建成總長500公里的大別山(新縣)國家登山健身步道,成為全國首條智慧型國家登山健身步道。自示範區項目建成以來,年均接待遊客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1億元,直接帶動6個行政村7378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500元以上,年增速10.95%,解決周邊群眾就業1200名以上。輻射帶動省道205紅色旅遊沿線6個鄉鎮15個行政村2.3萬人口增收致富。

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以紅色旅遊強化頂層設計。發展紅色旅遊,規劃必須先行。新縣高度重視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黨政分管副職擔任副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專班,構建一抓到底的示範區工作體系。

(二)以紅色旅遊加快項目建設。項目是發展紅色旅遊的載體。紅色大別山鄉村振興示範區堅持多元投入,截至目前,已形成公益性資産3443萬元,經營性資産272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收益13.6萬元,初步實現變“少數受益”為“共同受益”。

(三)以紅色旅遊引領融合發展。發展産業是紅色文化資源發揮作用的重要渠道,為紅色旅遊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四)以紅色旅遊帶動鄉村建設。紅色文化遺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提升鄉村宜居性和整體風貌。

(五)以紅色旅遊涵養鄉風文明。用好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旅遊,進一步講好“四個故事”、加強“三個教育”黨的故事,有利於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凝聚人心。

(六)以紅色旅遊提升治理效能。注重挖掘紅色文化內涵,激活鄉村振興的各類資源要素,有助於打造鄉村治理新格局、提升鄉村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