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楊疃鎮鄉村振興示範區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
楊疃鎮鄉村振興示範區
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靈璧縣位於淮北平原,轄區總面積2125平方公里,轄19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130余萬人,地區生産總值達330億元,連續13年保持“全省平安縣”榮譽稱號,連續三屆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2017年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最高獎“長安杯”,是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縣、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中央財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縣,安徽省機械製造特色産業集群(基地)、安徽省製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市)、安徽省質量強縣、安徽省文明縣城、安徽省衛生縣城、安徽省園林縣城、安徽省綜治模範縣、安徽省“雙擁”模範縣、安徽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縣、安徽省科普示範縣、安徽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範縣。

2021年,中央下達靈璧縣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用於支持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楊疃鎮鄉村振興示範區緊扣雙孢菇建設核心理念,重點以“産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和文化繁榮”等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鄉村發展方面:2021年以來,食用菌種植面積由20萬平方增加到32萬平方,種植菇棚逐步由傳統竹竿棚升級到智慧溫控棚。部分秸稈用於食用菌種植基料培養,食用菌基料使用後出售給有機肥料加工廠進行再加工,生産用於土壤改良肥料,實現了農業綠色循環生産,秸稈綜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90%到現在的100%。

鄉村建設方面:2021年以來,示範區內完成改廁1073戶;持續推動黑臭水體等治理工作,累計整治汪塘65面;累計建設村莊道路12.823公里;農村供水安全全覆蓋、老舊線路升級改造110公里、農村住房質量提升550余戶,全面改善鎮區內硬體基礎設施,增強城鄉基礎設施協調性。農村公共服務方面,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完成率101.25%(含流動人口)。

鄉村治理水平方面:目前楊疃鎮鎮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114名,配優配強村書記16名,平均年齡40歲,同時配備16名後備幹部,進一步增強了村級年輕力量。全鎮共配備鄉村振興網格員139名,定期開展網格員培訓,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網格員隊伍。

【典型1】
楊疃鎮:堅持“三物”循環 打造綠色“土特産”

強化黨建引領,實現産業集約高效發展。全鎮村“兩委”成員中食用菌種植致富&&人佔總人數的42%。既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脫貧戶增收,又實現産業集聚發展,增強産業發展動能,提升市場綜合競爭力。

聚焦綠色循環,打造産業發展新形態。示範區龍頭企業利用發酵隧道將廢棄的秸稈與雞糞、牛糞等動物糞便共同發酵處理後,變成培育草腐菌的基料,再將基料統一供給全鎮食用菌種植業,生産優質食用菌走向市場,同期産生的菌渣廢料由示範區內的有機肥廠生産為有機肥還田改善土壤。依託發酵隧道為菌農提供標準化發酵商品菌料,有效解決農戶分散生産中拌料不均勻、發酵質量不高、環境臟亂差等難題,快速帶動大批農戶自主投資建設普通大棚或溫控大棚,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菌産業有機銜接。

堅持補鏈強鏈,推動“三産”融合發展。堅持産業現代化規模發展,示範區一期項目已全面投産,楊疃鎮食用菌産業規模快速壯大,種植面積由2020年的20萬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50萬平方米,“靈璧雙孢菇”年産值達1.2億元。堅持産業全鏈條融合發展,深入開展示範區食用菌等全産業鏈示範建設,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産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的農業全産業鏈,培育一批實力強勁的農業“鏈主”企業。堅持産業共富裕帶動發展,採取建立專業合作社、能人帶動、群眾自主經營等多種形式,建立完善産業發展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示範區群眾特別是脫貧農戶、低收入群眾等從示範區項目中長期受益。

【典型2】
楊疃鎮:“一體四聯”構建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

建強“一個主體”。引進荷蘭先進生産設施和智慧溫控技術,投資3.07億元在楊疃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內,建成全國領先的自動化、智慧化、機械化、工廠化雙孢菇生産基地,以雙孢菇生産二三次發酵隧道技術為紐帶,示範帶動全縣食用菌生産工廠化率達到60%,週年化率達到80%。

突出“四個聯結”。示範區探索建立“基地+鏈主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食用菌全産業鏈發展新模式。一是聯農帶農,以雙孢菇生産基地聯結食用菌種植戶,帶動一批農戶自主發展食用菌産業。二是聯社帶社,鼓勵全縣範圍內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生産基地,加強田頭市場、産地儲藏、保鮮烘乾、食品加工、物流配送等産業設施建設,將適合就地承接的採購訂單和勞務等提供給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三是聯村帶村,採取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企共建等方式,把支部建在産業鏈上,切實推動“雙培雙帶”,從産業鏈上培養村幹部2名,發展預備黨員3名、入黨積極分子6名。四是聯企帶企,圍繞産業培育、資源整合、人才引進等方面完善産業政策體系,狠抓産業鏈招商,按照“大項目—産業鏈—産業群—産業基地”的思路,依託宿州中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玉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保豐食品南通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建鏈”,打造食用菌産業鏈鏈主企業,向上遊企業推廣食用菌標準化生産設備,向下游拓展食用菌深加工、倉儲、銷售、運輸等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