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安徽省金寨縣環梅山湖鄉村振興示範區
安徽省金寨縣
環梅山湖鄉村振興示範區
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1個開發區,是安徽省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是紅色奉獻的土地,境內先後爆發了立夏節、六霍起義,組建了12支主力紅軍,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戰爭年代,10萬兒女為國捐軀,走出了洪學智等59位開國將軍,被譽為“紅軍搖籃、將軍故鄉”。是區位優越的土地,合武高速公路、和襄高速公路和滬漢蓉快速鐵路貫穿全境,寧西鐵路、312國道擦縣而過,東融合肥都市圈和長三角,南依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西靠武漢城市圈,直通“一帶一路”。是資源富集的土地,“紅、綠、藍”三色旅遊資源豐富,現有5A景區1個、4A景區7個,是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擁有林地448萬畝,森林覆蓋率超75.5%,是六安瓜片茶原産地,素有板栗之鄉、名茶産地、西山藥庫等美譽;各類礦藏20多種,其中鉬礦儲量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是亟待發展的土地,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2020年4月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圓滿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2021年2月,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金寨縣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大灣村頒發“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是充滿希望的土地,2012年6月19日,吳邦國同志親臨金寨視察,為金寨量身定制“5+1”幫扶項目,並確定全國人大機關對口幫扶,省委省政府作出“抓金寨促全省”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特別是2016年4月24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金寨視察,金寨邁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2022年,金寨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36億元、增長5.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4元、增長7.1%;三次産業結構比優化為12.1:44.5:43.4,二、三産業協同帶動效應更加凸顯。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環梅山湖鄉村振興示範區覆蓋白塔畈鎮、梅山鎮、槐樹灣鄉、古碑鎮、花石鄉5個鄉鎮區域範圍。面積869.28平方公里,示範區人口26.16萬人。

示範區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南接天堂寨風景區,合武高速、S251穿境而過,滬漢蓉快速鐵路沿區而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示範區自北向南涵蓋金寨縣5個中心鄉鎮,面積869.28平方公里,示範區人口26.16萬人,發展優勢得天獨厚。

圖2-4 示範區地理區位圖

作為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2022年,國家和省給予金寨高度支持,安排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資金5000萬元支持金寨縣環梅山湖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建設。金寨縣搶抓機遇,聚力推動示範區“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耦合聯動發展,探索出一條“1134”空間構造格局,“紅綠結合”交相輝映的特色發展之路。

一、構造“1134”空間格局,高標準定位區域“發展路徑”。

堅持規劃先行,立足金寨獨特的地形地貌、資源優勢和現有發展基礎,堅持“科學規劃、資源整合、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原則,按照“嚴守山水生態線、擴展産業生産線、提升鄉土文化線、抓牢振興人才線、夯實基層組織線”五線總體規劃思路,編制《金寨縣環梅山湖鄉村振興示範區總體規劃》,在環梅山湖周邊鄉鎮、村精準謀劃項目20個,以項目建設推進示範區大建設。明確發展路徑,著力構建“1134”一體化空間格局,即打造“1個綜合高效服務核”(梅山鎮服務核心)、“1條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帶”(沿滬蓉高速從白塔畈鎮到花石鄉的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産業示範帶)、“3個示範極核”(白塔畈農文旅融合、小南京農業示範園、花石鄉大灣示範村),以及“4大産業板塊”(綠色茶葉板塊、高效蠶桑産業板塊、梅山湖生態旅遊板塊、優質糧油果蔬産業板塊),探索綜合立體鄉村發展之路。強化項目落實,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壓實部門責任,確保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發揮最好效益。

二、拓寬資金渠道,高投入促進示範區“擴模提檔”。

整合各類資金,出台資金整合文件,明確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為核心,整合交通、水利、農業、文旅等資金1.68億元,重點支持白塔畈農文旅融合、小南京農旅融合、大灣村特色産業、古碑茶産業等20個示範項目建設。撬動社會資金,將社會資本引入到環梅山湖示範區建設項目當中,在稅費減免、跟蹤服務、惠企紓困等方面給予優惠,吸納更多資金集中投向示範區。2022年以來共有8家企業參與示範區建設,引入資金約1.2億元。強化資金監管,嚴格執行《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使用範圍,嚴格對照負面清單管理;規範資金支付流程,嚴格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強化項目績效管理,科學制定績效目標,嚴格績效目標執行和評價。

三、聚焦五大振興,高質量聯動發揮“振興效益”。

以産業鏈式發展推動“産業振興”,結合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圍繞茶葉、蠶桑、中藥材、果蔬四大主導産業,全力推動産業區域化、鏈條式發展。2022年,示範區內農業綜合産值39.6億元、增長9%,形成果蔬、茶葉和蠶桑等優勢特色農業産值4.9億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16家;示範區內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844元、增長8.8%,61個村(不含社區)集體收入3308萬元、增長106%。以金鳳還巢實施推動“人才振興”,2022年培養示範區內“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900 多名,引進農村專業技術人才400多人。大力實施“金鳳還巢”工程,搭建示範區內“三公里就業圈”“社區快聘”綜合服務平臺20多個,幫助就業近萬人。以紅色文化傳承推動“文化振興”,夯實示範區內紅色文化根基,探索“紅色+”鄉村振興模式。2022年新發展示範區內縣級及以上命名的紅色教育基地10個,紅色紅軍廣場等 4 地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紅色之旅精品線路。以環境整治提升推動“生態振興”,2022年建成示範區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3個、美麗宜居自然村莊67個。示範區內小南京村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安徽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大灣村榮獲中國特色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以黨建引領推動“組織振興”,推進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探索黨組織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新路徑,提高鄉村治理水平和效能。制定“黨建+信訪”考核機制,創新開展“學黨史、走基層、問冷暖、辦實事”活動,常態化推進“重諾言、暢兩信、決訴求”工作,示範區內成立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的行政村(社區)達75個。

四、強化提煉總結,高強度宣傳推廣“經驗模式”。

注重經驗提煉,在産業振興上,探索形成了以當地“紅綠藍”資源為依託的農旅結合的特色産業板塊;在生態振興上,建立了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的長效管護機制;在人才振興上,開創了以實施“金鳳還巢”工程為引領的創業回鄉之路;在組織振興上,創新實施了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平臺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在文化振興上,挖掘出了以紅色資源為依託的“紅色+”紅旅融合的財富之路。注重成果轉化,2022年全縣獲國家及省級表彰30多項,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中國紅嶺公路入選全省首批旅遊風景道,上榜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第六位。2022年示範區所在的鄉鎮村榮獲省級及以上榮譽表彰10多項,其中示範區花石鄉大灣村國家衛生健康委評為“2022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花石鄉千坪村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評為“全國紅十字模範單位”,梅山鎮青山社區居民委員會被全國城鄉社區治理專項表彰評審委員會辦公室評為“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注重宣傳推廣,2022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求是》雜誌等國家和省級媒體刊播示範區內鄉村振興方面報道300多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分別推出的《安徽金寨 鄉村振興新征程上追夢不止的大灣村》《賡續紅色基因 安徽大別山老區展新顏》《大美中國·安徽金寨 大別山腹地大灣村 青山環抱處處景》等視頻,深入報道大灣村鄉村振興情況,在全國形成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典型1】
安徽金寨縣:踐行大別山精神 砥礪前行謀振興

打造紅色文化陣地。金寨縣在城鄉重要節點建設紅色雕塑、樹立紅色標識、增添紅色元素,將映山紅確定為“縣花”,桂花樹確定為“縣樹”,紅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確定為縣歌,建成全國首批中華民族紅色基因庫試點,命名“紅軍廣場”“紅嶺公路”等紅色文化地標580多處。

金寨縣紅軍廣場
金寨縣八月桂花遍地開紀念廣場
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舊貌換新顏
金寨縣梅山水庫

豐富紅色文化活動。環梅山湖5個鄉鎮68個村(社區)7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按照有活動陣地、有紅色書籍、有志願隊伍、有紅色活動、有紅色展示、有紅色宣傳“六有”標準,實施紅色文化室、紅色文化廣場、紅色文化長廊建設。

老黨員何運川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義務講解紅色故事

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農耕文化展演

推進紅旅融合發展。金寨縣開發“中國紅嶺公路”等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打造以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目的地、紅色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示範地為主的“紅色三地”。 2022年,示範區內各鄉鎮紅色旅遊接待遊客72.76萬人次,創綜合收入4282.73萬元。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

群眾在金寨縣白塔畈鎮蔣光慈展館參觀

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鄉村文化振興是精神重塑提升的過程。通過精神的重塑提升,無論是幹部還是群眾,奮鬥的意識、發展的思維、內生的動力都在明顯增強。

鄉村文化振興需要紅色基因的滋養。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務必把紅色基因融入其中,推動紅色文化內涵入心隨行。

鄉村文化振興要做好結合融入的文章。融入地域的文化內涵,打造宜居的環境之美、守好綠色的生態之美,留存“鄉愁”的記憶之美。

鄉村文化振興必須保持持續發力的韌勁。持續推動鄉村文化建設不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典型2】
安徽金寨縣:探索“生態富地”發展新路徑

優生態環境,挖掘山水新潛值。開展“生態廊道”建設行動,維持水生物多樣性。

強生態産業,撬動經濟新引擎。擴基地規模經營,育龍頭示範引領,建機制聯農增收。

挖生態資源,突出農旅新融合。拓展茶園功能, 發展鄉村民宿,創建美食村品牌。

微生態治理,提升幸福新指數。微投入帶來大改變,微庭院帶動大發展,微評比促進大和諧。

金寨花石鄉張朝山
金寨獼猴桃基地
金寨縣馬鬃嶺映山紅
金寨縣油坊店西茶谷基地
金寨縣有機米基地
金寨油菜基地

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鏈條式”發展是關鍵。規模大、加工強、品質優、銷售暢等産業體系及經營體系,推動現代農業鏈式發展。

“疊加式”扶持是核心。堅持“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思路,疊加支持,達到了“1+1>2”的效果。

“富腦式”支持是基礎。示範區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邀請茶葉、蠶桑等專家多次來金寨示範區現場指導。

“保姆式”服務是保障。開展面對面傳授,點對點指導,著力解決物理生態措施治蟲、除草、施肥等關鍵技術。

“多元式”發展是方向。建成遠近聞名的欣賞美景、品味美食、領略意境、感悟人生的休閒旅遊目的地。

【典型3】安徽金寨縣:信用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信用”花開耀江淮

構築共建機制,搭建信用服務見行見效。構建信用信息生成機制、構建信用評級授信機制、構建信用動態調整機制。

引入“金融活水”,打通産業發展難點堵點。優化農村金融環境,精準對接信貸需求,促進産業提質增效。

做實文明評議,促進鄉村治理精準精細。“以信為據”培育文明鄉風民風、“以信為基”涵養鄉村文化根脈、“以信為本”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深化黨建引領,推動“振興之路”走深走實。把基層群眾組織起來,將黨員幹部發動起來,讓集體經濟壯大起來。

村幹與農戶核實採集數據
志願者加入採集隊伍
鄉風文明評議現場觀摩會
開展鄉風文明評議會
把鄉風文明評議開到群眾家門口
公佈鄉風文明“紅黑榜”評比
核對採集數據和鄉風文明評議得分
AAA信用村授牌
AAA信用戶頒證
分村召開信用戶授牌儀式
開展“信用送到家”活動
農戶領取AAA信用證
提升AAA信用戶榮譽感
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牌
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
文明家庭表彰
“好兒女、好婆媳、好夫妻”評議
AAA信用戶為群眾講解天麻高産種植技術
享受惠民政策
信用碼+公交出行
信用碼+醫療健康
央視專題報道

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是加強黨建,突出引領是根本保證。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必鬚髮揮黨建引領作用,在推進過程中,縣、鄉、村三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政治功能。

二是深入調研,精心部署是堅實基礎。開展深入調查研究,統籌解決數據來源、價格評估等問題。充分發揮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用,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印發詳細的工作方案,分級開展動員培訓,為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宣傳引導,發動群眾是內在要求。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大範圍、深層次的宣傳發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

四是上下聯動,集聚資源是強大動力。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示範區內推動時,縣內各單位積極參與,各金融、銀行機構主動請戰,凝聚了強大工作合力。

五是守正創新,深度融合是關鍵一招。將黨建引領信用村與其他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深度融合、高度契合,通過創新採集方式、創新評議模式、創新信貸形式,完善了黨建引領信用村建工作推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