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未來農業的樣子嗎?
田間奔跑的是無人駕駛拖拉機;種植戶用“一塊大屏”實時掌控“千畝良田”;儀器在田裏過一遍,土壤成分一目了然……
在農業新技術、新裝備的加持下,智慧農業發展邁入快車道。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正火的人工智慧都應用其中。
智慧農業發展到哪個階段?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深圳貢獻了哪些力量?未來,智慧農業又將如何發展?
政策引導 智慧農業提速發展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農業是國家的基礎和命脈,承載著國家的糧食安全和民生福祉。強農即強國,智慧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著力點,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制高點。
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2024—2028年)》,明確到2028年底,我國智慧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將大幅提升。工作佈局包括,加快打造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農業農村用地一張圖和基礎模型算法等公共服務産品。在産業佈局上,著力推動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培育一批智慧農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推進全産業鏈數字化改造,在示範帶動上,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先行先試,探索智慧農業未來方向。
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智慧農業行動計劃
長久以來,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深圳在農業建設發展中勇立潮頭,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深圳力量”。現如今,基於智慧農業行動計劃,深圳立足本土情況,錨定“打造農業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同時,順應數字時代發展,將智慧農業做強做大,有效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江牧歌智慧農業
深圳智慧農業高質量發展,得益於其在産業端富有生命力的發展根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和培育發展未來産業的意見》中提出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中:網絡與通信、智慧終端、智慧機器人等諸多産業集群,為打造智慧農業“深圳樣板”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多維度的保障。
深圳力量賦能智慧農業
前不久舉辦的高交會上,5號館現代設施農業與數字鄉村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400多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攜600余件尖端産品亮相大會。作為東道主城市,深圳農企備受矚目。
高交會現場
展會上,首次亮相的深企數影科技展示的FPF智慧無人豬場獲得關注。數影科技副總經理李育林表示,FPF系統利用數字化手段構建現代養殖模式,已在國內外2200多個豬場上線應用。系統通過大數據模型及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智慧硬體和物聯網設備,構建出高效、便捷的養豬模式。
智慧無人豬場
同樣亮相展會的深圳威視佰科,展出了一款具備全面分析土壤肥力和作物健康能力的農業診斷工具箱。其中核心的土壤成分檢測液體光譜檢測儀,吸收和反射不同光波判定土壤成分,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分析數據,提供農業監測和種植輔助。
深圳智慧農業發展具有信息産業帶動作用明顯、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能力強、總部農業賦能全國、全省農業現代化的特點。
據了解,有8家深圳數字企業(奧越信、雲輝牧聯、矽遞科技、中農網、布博卡、雲輝牧聯、達橋食品設備、睿海智電子)入選全國智慧農業建設典型案例,佔全國榜單10%。2024年全省50大智慧農業案例中,深圳入圍9個項目。
全省50大智慧農業案例深圳入圍項目
另一方面,深圳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培育出一大批數字農業品牌,6家數字農企(騰訊、華為、華大基因、大疆、天天學農、點籌農業)躋身廣東省前8。其中,騰訊雲推出智慧農業數字終端,種植大戶可用“一塊大屏”實時掌控“千畝良田”;豐農控股自主研發的“數智農服”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為全國1000多萬農戶提供智慧農事決策方案;“天天學農”平臺上線農技課程5萬多節,註冊用戶突破700萬人,讓農民會種地、“慧種地”、種好地。
未來已來 智慧不無不在
未來,智慧農業將如何發展?筆者走訪過多個農業大縣發現,農業生産正從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産,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大型機械設備在田間身影頻現,耕種效率大大提高。有的地方,規模較大的農業服務組織依靠土地流轉、託管等,在較大地塊上使用更多的科學技術和先進農業機械。
高交會現場的熱烈反響,不僅展現了深圳在農業科技方面的實踐與成就,更預示著未來農業將更加依賴於先進科技的賦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智慧農業將會更加智慧化、精準化,一座座像“伏羲農場”一樣的智慧農業載體將為農民創造更大的價值。
與此同時,智慧農業的興起,促進了農業生産的效率提升,也為傳統農業帶來了數字化轉型的可能。數字鄉村的概念近年來逐漸深入人心,通過科技手段,有效解決農業季節性和地域性限制。無論是室內種植,還是無人養殖,科技在這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趨勢無疑將改變人們對農業的傳統認知,引領智慧農業走向更加廣闊的前景。
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會長、豐農控股集團首席科學家鄧烈認為,深圳的智慧農業服務領域、服務範疇、服務手段逐漸呈現多樣化、立體化,具備研發、製造和應用場景,是深圳高質量發展智慧農業的獨特優勢。
智慧農業基地
“深圳電子信息産業、生物技術産業、農業生産資料和智慧農業裝備的生産行業具有獨特優勢。這些優勢對深圳對口幫扶區域也是難得的機遇,用好這些力量、發揮總部農業基地優勢,可以把對口幫扶區域和其他地方的農業發展提到新的高度,全面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深圳力量。”鄧烈談道。
華大集團執行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黑龍江北大荒研究院院長梅永紅認為,當前中國的農業形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業要素、農業生産範式,甚至是農業生産主體和農業邊界都在發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生産要素包括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正在不斷地導入到農業當中,實際上當前的農業已經具備了所謂現代農業的特質。梅永紅覺得,智慧農業的未來在交叉學科,在系統的整合,未來農業的希望在跨界。
中山大學首屆研究生教育督導、青年教師科研指導專家譚金芳對於智慧農業發展的看法是:“智慧農業是綜合多個學科知識的集合,培養智慧農業人才,首先要構建一個智慧農業新的課程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包括傳統農業上的知識底細,還要學習信息學、大數據學、氣象學、工程學、網絡學、計算機等。”而這,也恰恰是集結了眾多名校的深圳優勢所在。
智慧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著力點,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制高點。相信深圳通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將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撰文:張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