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緒,名字普通,但在遼寧阜新白城村和遼陽市東廣善村民的心中卻很不普通,因為這與一個恩人,一個帶他們走向小康的人緊密相關。 一個中年男人趕著一群羊走來,男人是常紅緒,這些羊和他很有淵源,因為它們都是他墊付一萬元買的九隻孕羊的後代。 初到白城村,常紅緒了解到貧困戶白家,爺爺年邁,孫子先天性糖尿病。他緊急墊付一萬元錢,給白家買了九隻孕羊,邊現學現教養殖知識,邊爭取資金為其翻蓋了住房,還組織捐款為孩子買藥。住上了新房,保證了用藥,白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扶貧三年,村民眼裏,常紅緒不是外人,是恩人、親人、家人。如今他回去,村民就有説完的話,有的還要按炕頭喝兩口。 扶貧工作獲得的榮譽,沒有讓他停下為鄉村振興,繼續做實事的腳步,他又響應黨的號召,走進了遼陽市東廣善村。 經過調研,他發現村裏的葡萄品質很好,卻因不是品牌,價格一直沒有優勢。為打破困局,他回到自己的工作單位——瀋陽農業大學找到品牌設計推廣團隊,把品牌意識引進鄉村,深入村民心裏,不但是葡萄,還把所有好的農産品,冠上品牌打出去,他邊為商標註冊奔走,邊聯絡網上直播擴大影響,讓農村的振興插上品牌化,信息化的翅膀。 常紅緒説:如果政策允許,他想在退休之前一直和鄉親在一起,為鄉村振興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