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經驗做法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
基本情況
經驗做法

2022年,蘇山區轄6個街道(不含朝陽街道)、10個鎮、1個鄉和1個工業集中區(不含高新區),147個行政自然村、61個社區居委會。土地總面積1278.7平方千米,耕地44981公頃。

202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472.67億元,增長5%。其中第一産業52.55億元,增長3.4%;第二産業245.97億元,增長6.1%;第三産業174.15億元,增長4.1%。三次産業結構比由上年的11:51:38調整為11.1:52:36.9。中央、省環保督查反饋的問題得到持續整改,“夏季攻勢”“洞庭清波”“利劍行動”紮實有效,藍天保衛戰全力攻堅,地表水斷面水質達到或好于III類國控100%、省控96.7%,龍山港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81.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1%。

奮力打造“山鄉新巨變 多彩新赫山”的縣域鄉村振興樣板

2022年10月入選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創建縣以來,湖南省赫山區扛穩“山鄉巨變”策源地使命擔當,聚焦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任務,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有效機制和模式,推動“五個振興”全面出彩、示範創建蹄疾步穩。

一、構建四項機制,全方位凝聚示範創建合力

(一)完善組織領導。搭建由區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區長任組長的“1+8+10”組織體系,即1個領導小組、8個專項組和10個鄉鎮工作組,組建鄉村振興工作指揮部和創建辦,出臺《全力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創建實施方案》《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創建方案》系列文件,區委主要領導&&開展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系列調研,高位推進示範創建工作。今年年初,召開全區創建工作動員大會,進一步將任務項目化、項目具體化、責任清單化,形成齊抓共管、同向發力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標準體系。規劃定位上,按城鄉一體化標準推動“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制,明確城鄉規劃、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信息網絡、電商物流、垃圾分類處理、污水處理、數字化建設等基礎設施“十個一體化”、城鄉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保障、健康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供養、公共文化體育、政務服務、就業創業服務、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十個一體化”標準。推進路徑上,推動實現村民變股民、農民變工人、農村變景區、田園變樂園、農業變實業、一産變三産六大轉變。考核機制上,將示範創建任務分解為9項重點工作、40個重點項目,明確46項考核指標,嚴格落實月通報、季點評、年考核機制。截至二季度,已開工項目24個,佔計劃開工項目的60%。

(三)完善建管機制。推廣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規劃編制中,注重用好群眾的腦、專家的手,科學規劃全區美麗屋場一張圖。屋場建管中,按照政府獎、群眾籌、社會投各佔1/3的原則,明確資金來源,以村民志願服務隊為管理主體推進建設。土地數字化改革中,確保改革村屋場會完成率、群眾知曉率、簽字率達三個100%,同步跟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有效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推進三大任務,高質量築牢示範創建基礎

(一)聚焦鄉村發展,全面拓寬産業空間和增收渠道。實施水稻加生豬、水産、蔬菜、竹筷、艾葉“一主五特”優勢産業培育計劃,深化水稻生産全産業鏈社會化服務成果,創新農田管家模式、竹産業“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規模化、集約化生産,力爭示範創建期內形成綜合産值達千億的産業集群1個,年産值達百億元的農産品加工園區1個,培育年銷售收入上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10家以上。開展村集體經濟提升行動,制定《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十條措施》,全面激活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帶動村集體“三資”整合運營功能,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協同投入,實現農業從散亂經營到規模經營、農民從單一增收到多元增收轉變,力爭2023年100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萬元。

(二)聚焦鄉村建設,全面改善鄉村面貌和人居環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聚焦路邊、屋邊、田邊、水邊、山邊,整治垃圾亂扔、雜物亂放、鞭炮亂燃、污水亂排、攤點亂擺、廣告亂貼、電線亂拉、房屋亂建等環境亂象,推動村容村貌全面提升。目前,全區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9%、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創新推廣美麗庭院、美麗屋場、美麗鄉村的“三美同創”模式,累計創建10個省級美麗鄉村,建成135個各具特色的美麗屋場,屋場周邊基本實現了美麗庭院全覆蓋,形成了從美麗庭院,到美麗屋場,再到美麗鄉村的蛻變。

(三)聚焦鄉村治理,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探索村民代表常態化聯絡服務群眾“三聯四化五治”模式,通過代表聯戶、上下聯動、問題聯解,推動管理網格化、運行扁平化、聯絡常態化、服務閉環化,加快實現鄉村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深入推進鑄魂塑形行動,評選60名文明鄉風最美人物。探索每村建好一個支部、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一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完善網格管理機制、一本村規民約、一張村級權力清單,推樹一批崇德守法“文明家庭”,聘好一名輔警、一名法律顧問,全面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三、夯實三類保障,深層次激活示範創建動能

(一)創新土地改革。推廣農村土地數字化改革,著力解決農業機械化的問題和有田無人、有人無田的矛盾,推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確股、不確地,有效釋放農業生産活力,實現農戶、村集體、經營大戶三方增收。目前,已完成42個村改革,流轉總面積15.1萬畝,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00余家,交易突破2.2億元,促進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2.2萬元、農戶增收110元。

(二)強化金融賦能。推進多元投入,引入湖南發展集團、中聯重科、58集團等社會資本,推動蘭溪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域數字水稻智慧農機、鄉村振興消費幫扶館等項目平臺落地見效。創新投貸聯動模式,破解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融資難題,與農發行達成1.6億元融資意向,4.8萬畝“小田並大田”建成耕種,佔全省試點面積的9.14%,新增耕地726.7畝,指標收益可達1.43億元。

(三)優化人才支撐。實施“一村一企一師一員”行動,每村聘請一位企業家、一位規劃師、一位科技特派員作為鄉村振興諮詢顧問,共計派駐115名各行業人才聯絡50個試點村,力爭2年內覆蓋全區。同步推進柔性引才,創新院長當村長模式,建立鄉村教師、鄉村醫生、退役軍人、駐村輔警、村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等七方面人員數據庫,儲備643名村級後備幹部。

下一步,赫山將緊扣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推動鄉村振興由速度向質量轉變,由政府主導向政府市場結合主導轉變,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由美麗鄉村硬環境向美麗經濟軟環境轉變,由點狀振興向組團振興、全域振興轉變,由傳統治理向數字鄉村、數字賦能轉變,加快打造“山鄉新巨變 多彩新赫山”的縣域鄉村振興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