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位於北京市南部,總面積1036.33平方公里,下轄黃村、西紅門、舊宮、亦莊、瀛海、青雲店等14個鎮和清源、興豐等6個街道辦事處。
大興區先秦時期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的古薊縣,後相繼改名為伐戎縣、薊北縣、析津縣,直至金代更名為大興縣,1928年6月起大興縣劃歸河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興縣先隸屬通縣專區,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並將原屬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莊、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1999年,轄14個鎮526村。2001年1月9日,國務院(國函〔2001〕4號)批准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
2022年,大興區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實現34.3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産值23.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蔬菜及食用菌産量較快增長,實現産量57.7萬噸,比上年增長25.8%;林業産值8.7億元,比上年下降7.2%。 截至年末,大興區擁有農業觀光園49個,年接待29.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 54.5%;實現觀光園總收入0.8億元,比上年下降18.5%。全年實現糧食播種面積15.1萬畝,比上年增長48.7%;糧食總産量5.5萬噸,比上年增長38.4%。
大興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總書記“要把大興建設好”的殷殷囑託,落實中央、市委決策部署和“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發展方略,以首善標準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不斷鞏固拓展“風生水起看大興、鄉村振興看大興”的良好態勢,奮力打造城鄉融合新典範。
一、突出“三個落”推進,有力築牢示範創建基礎
(一)系統謀劃創建思路,堅持高站位“落規”。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並親自督辦。圍繞北京新總規賦予的“三區一門戶”功能定位,緊扣“十四五”規劃安排,精心編制創建方案,明確5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構建“興業、興村、興民、興效能、興融合”的“五興”工作體系。
(二)精心打造創建項目,確保高效率“落地”。聚焦示範創建任務,系統梳理31個重點項目,涵蓋高標準農田、種業振興、人才培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計劃總投資超32億元。截至8月,已開工建設20個,完成投資10.7億元,其中5個已完工。
(三)細化制定創建舉措,推動高標準“落實”。按照定目標、定標準、定責任人、定時限的“四定”原則,細化制定100項具體工作舉措,量化70余項指標,以項目化、清單化推進示範創建。截至8月,各項任務進展順利,農業生産、美麗鄉村建設、農民收入等多項指標完成情況好于預期。
二、堅持“三個度”協同,全面提升鄉村振興質量
(一)協同推進農業穩産增效和結構優化,提高産業興旺度。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壓茬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管護,加快設施農業提檔升級,超額完成全年糧食播種任務,大豆、蔬菜播種面積居全市首位。精準發力種苗經濟。圍繞北京“種業之都”建設,打造首都“種苗核心區”。建成全市規模最大育苗場,示範推廣優新品種30余個,打造獨立育苗品牌15個。2023年全區育苗量突破1.5億株,訂單式銷售輻射華北地區。創新“一件代發”模式,銷售種苗500余萬株,助力“陽臺經濟”。因地制宜做精“土特産”文章。優化西瓜品種和種植技術,平均畝産達7000斤,加強“大興西瓜”品牌建設和地理標誌保護,推出西瓜“溯源碼”。建立“産地直採、冷鏈物流、30分鐘送達”供應體系,在淘寶、京東、美團等平臺設立直營店36家,年銷售額達5億元。大力推動産業融合發展。打造産業振興平臺載體,突出“4+6”發展新路徑,入選2023年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發佈80條精品旅遊線路,舉辦西瓜節、梨花節等節慶活動,參與人次突破200萬。上半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營業收入6600余萬元,同比增長44%。
(二)協同推進農村改革創新和農民增收,提高生活富裕度。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鎮級統籌、區級調控的“大興模式”,入市交易面積、金額均居全國首位。建成農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臺,積極探索宅基地農戶資格權保障機制、試點宅基地超標準佔用有償使用等制度,推廣安定鎮異地遷建、西紅門鎮大白樓等村宅改經驗。積極拓展增收渠道。制定促進農民增收21條措施,精準落實菜田補貼等惠農政策。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為1萬餘農戶提供風險保障7.4億元。多渠道挖掘就業崗位,今年已吸納3885名農村勞動力就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三年全市第一。
(三)協同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和鄉村治理,提高城鄉融合度。打造宜居村莊環境。深化人居環境整治,落實“包鎮包村、幫幹合一”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治五邊、促五美”專項行動,農村公廁全部達到三類及以上標準。將垃圾分類治理納入村規民約,創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53個。大力踐行“兩山”理念,以永定河全線通水為契機,打造鄉村“百里畫廊”,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5.37%。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308個美麗鄉村建設,完工驗收率近90%;智慧管護保障7萬農戶“煤改電”安全取暖,取暖季節約用電5400余萬度、減少碳排放3.31萬噸。推進“四好鄉村路”建設,實施道路養護100公里。提升農村公共服務。穩步提升教育質量,打造“十校聯盟”定向幫扶模式,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6%。試點智慧村衛生室建設,行政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鄉村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率達100%。推進鄉村文明善治。堅持抓好“接訴即辦”,萬人訴求量保持全市最低,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充分發揮75個聯村黨總支作用,強化“兩新”組織黨建,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網格化等創新舉措,“拉家常”議事會入選“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年度十佳案例”,鮑家鋪等3個村入選全市首批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村。舉辦全市首屆“村晚”,開展“文藝演出星火工程”“百姓週末大舞臺”等惠民活動近2000場次,服務群眾50余萬人次。
三、完善“三個強”機制,持續釋放振興示範動能
(一)強化要素投入機制,優先保障振興需求。強化財政投入保障,今年以來用於農林水利支出14.15億元,同比增長31%;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1.7億元,同比增長5%。強化用地保障,新增農業農村領域用地203畝。加大農業産業信貸投入,做好集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金融服務,新增涉農貸款餘額5.7億,同比增長16%。
(二)強化人才培育機制,持續壯大振興隊伍。出臺“新國門”人才支持服務辦法,將鄉村振興人才納入申報範圍。實施“新國門·青苗”計劃,打造優秀年輕幹部“百人團”。通過舉辦大講堂、專題授課等方式培訓鄉村治理骨幹等2000余人次。大力開展生産技能提升培訓,組織西瓜育苗嫁接技術培訓考核,參訓人員嫁接速度從每天2000株提高至5000株。
(三)強化多方參與機制,廣泛凝聚振興合力。構建“政行企校”多元科創體系,與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促進種業科技成果轉化;與中電農創聯合打造智慧光伏農業項目,每年可減碳6000余噸,入選全國第三批智慧光伏試點示範項目;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學共建,入選“中國鄉村振興典型觀測百縣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