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做法
山西省呂梁市嵐縣鄉村振興示範區
山西省呂梁市嵐縣
鄉村振興示範區
經驗做法
實施生態循環農業 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作為革命老區的山西嵐縣,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通過項目建設推動集中連片村莊抱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共享發展成果,逐步探索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該縣推進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嵐縣普明鎮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鄉村振興項目,探索發展以現代種植業+現代養殖業+農産品加工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統籌推動鄉村高質量産業發展、持續建設和有效治理,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新路徑。

示範區項目佈局圖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將綠色融入農業現代化 構造鄉村發展新生態

發揮區位紐帶優勢,推動片區融合發展。示範區圍繞嵐縣特色主導産業,補齊産業發展短板,以調結構、擴規模、抓龍頭、創品牌、全鏈條、增效益為主攻方向,推動種養加循環及適度規模化,扶持和培育地方特色優勢産業提檔升級,夯實農業“壓艙石”作用,實現主要特色品種全覆蓋,支撐域內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讓更多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從輸出端減少農業廢棄物排放,讓各元素朝著有利的方向轉化,變廢為寶。以秸稈、畜禽糞污為重點,健全農業廢棄物收集、運輸、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探索建立糞肥運輸、使用激勵機制,推進綠色種養循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結合資源稟賦和三農發展需求,統籌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意圖

推進綠色種養循環,助力農業低碳高效發展。示範區構建農業綠色供應鏈,以全産業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推動農業低碳發展、循環發展。

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意圖

2、凝聚“五大”振興合力 耦合聯動助推發展

強化黨建引領,助推組織振興。示範區支持村集體培育村辦企業,村集體&&,成立專業化運營管理公司,建立“公司+村集體+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壓實經營管理公司職責,有效解決傳統合作社職責不清、業務單一、利益分配容易存在糾紛等問題,倒逼村支兩委學習提升,調整幹部,申請黨政機關幹部、大學生、選調生駐村幫扶,助推組織振興。

重塑産業體系,助推産業振興。通過轉變傳統農業單一發展模式,強化産業聯絡,形成聯動循環發展産業體系,將示範區內蔬菜大棚種植、玉米種植、生豬養殖、牛養殖、肉羊育肥、肉雞養殖、玉米烘乾、蔬菜脫水、有機肥加工、飼草飼料加工等10余個産業串聯成環,形成産業閉環,實現産業效益大幅提升,村集體經濟規模逐步擴大,村民多元收入渠道拓寬,村民人均收入增速上漲,産業振興凸顯。

提升人才需求,助推人才振興。建立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推動規模養殖、智慧農業、設施農業、農産品加工等現代農業發展,提升示範區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推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增加本土村民專業培訓人次,培育鄉村致富&&人,提升鄉村能人的創業積極性,為破解鄉村人才招不來、留不住難題探出一條新路子,促進産才深度融合,促進産才深度融合,重錘奏響人才聚力鄉村振興的“同心曲”。

強調生態循環,助推生態振興。示範區實行種養加結合,使農業廢棄物得到資源化循環利用,消除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改善土地質量和水環境質量,有效實現減少焚燒排放、增加農田肥力的生態循環,實現秸稈和養殖糞污資源化逐級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稈廢物及養殖糞污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決秸稈任意丟棄焚燒和養殖糞污直接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實現生態環境提升,助推鄉村振興。

凸顯特色文化,助推文化振興。通過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體系建立,加強與旅遊産業有機融合,實現一二三産業多維融合發展,凸顯嵐縣紅色文化、農耕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文化展示傳播,傳承呂梁精神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實現鄉村多元繁榮發展。

白龍山旅遊服務配套項目效果圖

3、串起農業“生態鏈”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開展人畜分離工程。按照“人畜分離、易地建圈、集中養殖”原則,盤活舊宅基地、荒地等資源,打造統一的牛集中飼養區,通過集約化養殖、科學化管理,助推養殖産業提檔升級,同時提升養殖技能,降低養殖成本,實現養殖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重收益。

牛集中飼養産業項目效果圖

發展鄉村庭院經濟。實行“人畜分離”後,鄉村環境得到極大提升,引導農戶充分發揮牲畜棚搬遷後閒置的空間發展庭院經濟,增加群眾收入,促進鄉村振興與綠色發展有效融合,實現農戶穩定就業、持續增收、生活環境改善。

建立就業幫扶機制。示範區建設積極發揮項目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以工代賑功能作用將以工代賑方式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廣泛吸納當地群眾務工,增設公益崗位,預計項目投産後提供60個穩定就業崗位,有效帶動本地就業2000余人次,著力帶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增收。

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産業經濟效益的示範帶動作用,建立各參與主體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村民+集體+公司”的利益聯結機制,項目建成後由專業的公司運營,每年將項目投資額6%的股份分紅上交村集體,用於村民分紅和鄉村振興項目專項支出,實現農民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讓産業興旺成為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

嵐縣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區鄉村振興項目聚焦“五大振興”耦合聯動,借力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按照“産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態宜居”的總要求,立足示範區資源稟賦,充分發揮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杠桿撬動作用,以組織振興為引領,産業振興為核心,輻射推動人才、文化、生態振興有機融合,積極探索出一條“牢固黨建之本,夯實産業之基,涵養生態之美,弘揚文化之魂,拓展人才之路”的五大振興耦合推進發展路徑。

嵐縣示範區創建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對傳統農業發展地區普遍適用,並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一是形成省長專報,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形成可持續、可借鑒的鄉村振興山西模式,進行全省推廣應用。二是項目建設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相促進,正在積極申報2023年文化和旅遊部部級社科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