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位於淄博最南端,處在淄博、濟南、泰安、臨沂、濰坊五市結合部,總面積1636平方公里,轄10個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446個行政村、21個城市社區,人口57.6萬。示範區所在鎮是魯村鎮,位於沂源縣西部,總面積203平方公里,耕地5.1萬畝,轄67個行政村7.9萬人。2022年,沂源縣地區生産總值328.8億元,同比增長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32元,比上年增長6.4%。
示範區位於沂源縣魯村鎮,示範區核心區涵蓋魯村一村、魯村二村、魯村三村、魯村四村、魯村五村、魯村六村、和源村、小黃莊村、南嶺一村、南嶺二村等10個村。人口3626戶、10090人。
沂源縣2021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位於魯村鎮,涵蓋10個核心村,建設規劃週期3年,投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0萬元,實施智慧果園、民生綜合體、人居環境提升、智慧魯村平臺等項目。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要求,縣鎮村三級將示範區建設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積極開拓進取、勇於探索創新、全力保障推進,示範區帶動成效顯著。
一、實際效果
一是鄉村發展快速推進。通過項目建設,新建成數字化智慧果園為全縣蘋果産業轉型升級探索新模式,推動蘋果生産上下游産業集聚發展。示範區內各村積極參與項目建設,促進重點項目落地,産業帶動優勢明顯。通過土地流轉、項目分紅,村集體經濟不斷攀升。
二是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在10個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完成瀝青罩面4.3萬平方米、道路硬化570平方米、殘垣斷壁整修3453立方米,安裝路燈659盞,徹底改善了示範區人居環境和生産生活狀況,為村民營造了宜居宜業新環境。
三是鄉村治理有效提升。新建成9處“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項目,通過盤活服務配套設施,發展“一村一業”保障了村民在村內即可享受一體化服務,走出了一條農村集體互助養老新模式。
二、建設成效情況
1.經濟效益方面。智慧果園項目構建起集“智慧化標準種植、智慧化後處理、全程冷鏈物流”于一體的全産業鏈數字信息服務體系,盛果期可實現年産值800萬元。示範區建設規劃立足各村實際情況,通過“四議兩公開”等方式確定建設內容。吸納410余名村民採取以工代賑方參與工程建設,發放報酬48萬元。
2.社會效益方面。推行“一網三聯、全員共治”鄉村治理機制,新組建成立沂河源鄉村振興、魯村社區等11個黨建共同體,將各自為政的村級管理模式,轉變為統籌的社區化服務模式,社會管理更加精細化,基層治理基礎更加穩固。
3.文化效益方面。“魯韻鄉情·品質民生”人居環境綜合提升項目以“魯韻鄉情”為主題,以“留住鄉愁”為目標,植入紅色、傳統等文化元素,打造文化宣傳街區。
4.生態效益方面。“魯韻鄉情·品質民生”人居環境綜合提升項目,科學利用山水資源優勢,保留原汁原味、特色風貌,實現精美打造、全面提升。
5.人才效益方面。建設山東財經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致力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和教育提升,就地培育人才、就地轉化應用,打造鄉村振興高端智庫平臺。2021年,示範區入選山東省第四批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名單。
2021年以來,沂源縣魯村鎮依託老區示範區建設,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把解決農村養老服務問題作為品質民生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整合政策資金,聚力打造集長者食堂、理髮店、澡堂、美家超市、衛生室、文化娛樂室等功能于一體的“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探索出了農村集體互助養老新模式。魯村鎮使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建成9處“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為10個村1200余名年老村民提供洗浴、就餐、文娛、商超等基本民生服務,破解農村養老服務難題,打造康養服務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村級組織服務管理功能,補齊了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的短板,闖出了農村養老服務的新路徑。
一、主要做法
1.堅持盤活資源,配套服務,全面提升養老服務陣地。分利用村老辦公室、老學校、幸福院、流轉村民宅基地、閒置建設用地等資源,結合全面入戶“大走訪”收集的問題,鎮村幹部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調查、問卷填寫等方式廣泛徵求村民意見,經過支部決議、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實施民生綜合體建設工程。
2.堅持市場運營,優化管理,提升精準精細服務水平。全鎮民生綜合體運營採用“建設—移交—託管”方式和“多方參與、多方融合、多方受益”模式,由黨委政府主導,村級組織參與,國有平臺或專業的企業具體承接運營,通過政策扶持、金融賦能、市場化經營等手段,建立日常監管、分級獎補等機制,保障民生綜合體高效運營。
引進專業力量。魯村四村“長者食堂”建成後由鎮政府組織面向社會招標,由沂源縣魯中高科公司中標進行專業化運營。分層分級監管。鎮民政部門作為民生綜合體的具體&&部門,主要負責監管各民生綜合體規範化運營,協調運營公司和村集體加強協作,共同推進民生綜合體正常運營。政策資金扶持。為保障民生綜合體可持續運營,市、縣兩級出台資金扶持政策。根據“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管理辦法的規定,政府補貼分助餐補貼、運營補貼。助餐補貼對象為沂源縣戶籍年滿60周歲以上、在民生綜合體就餐的老年人。多方籌集資金。積極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通過招商引資、盤活資産、土地入股、服務企業等多種方式,大力發展“一村一業”産業項目,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民生綜合體注入“源頭活水”。號召愛心助力。積極爭取鄉賢能人、企業公司的愛心捐贈,並將捐款企業和個人名單予以公示,讓民生綜合體更有溫情。
3.堅持需求導向,民呼我為,推動養老服務常態長效。提供便利的基礎民生服務。“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項目投入使用後,為老年人提供了多項康養服務,實現了就餐、就醫、洗澡、理髮、購物、娛樂便利。鼓勵老年人自力養老。鎮政府在建設民生綜合體的村專門設置衛生保潔、備餐烹飪等鄉村公益性崗位,由群眾自主報名,村委公示監督,縣財政負擔公益崗人員薪酬待遇,為村內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了就業崗位。積極推行老年人以工養老。在民生綜合體引進一些勞動強度低、操作簡便、生産週期短的小項目,鼓勵健康老年人靠勞動增加收入。
4.堅持塑形鑄魂,厚植文化,豐富拓展民生綜合體新內涵。“民生綜合體+政策宣講”。以民生綜合體為平臺,充分利用每日餐前十分鐘,組織用餐老人在長者食堂觀看學習視頻,了解民生政策知識。“民生綜合體+新時代文明實踐”。以民生綜合體為載體,搭建“資源共享、多方聯動”的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平臺,協調各類志願服務隊伍到民生綜合體開展菜單式志願服務活動。“民生綜合體+黨建”。堅持黨建引領,實施民生綜合體和黨建共同體“雙體共建”,深化落實黨組織和黨員“雙報到”制度。
二、取得成效
1.一站式服務提供兜底保障。以姬家峪村民生綜合體為例,目前,每天中午有120余位老人前去長者食堂就餐,葷素搭配,好評如潮。
2.暖心化服務增強村民信心。各村緊扣“為農民種地、為農民養老”目標,以“有解”思維破解農村養老難題,使農村養老更有溫度,更接地氣,在成功探索出富有煙火氣息、飽含鄉土情懷的養老服務新模式的同時,提供貼心服務,切實解決了老年人和在外子女的後顧之憂。
3.創新化服務發揮示範引領效應。借力2610余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沂源縣在魯村鎮實施“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項目,探索推行了當前農村養老新模式,在全縣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4.精心化服務助力産業振興。魯村鎮按照“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在民生綜合體集中居住老人的零散土地統一流轉、集中整治,利用新整理出來的土地,建設起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示範基地,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三、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1.“共享理念”成為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突破口。“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項目,建設老年公寓,集中居住,保障了老人飲食健康、基本醫療等需求,實現了資源共享。
2.“公司化運營”是成為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保障。“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由政府投資招標建設,建成後委託專業公司運營,承接具體服務,有利於切實提高民生綜合體設施和服務的專業性。
3.“有解思維”才能讓群眾更加滿足。“問需於民”貫穿於民生綜合體建設的全環節,形成了“調研-決策-實施-調研”的閉環機制,強調發揮民情調研的作用,把每一個綜合體打造成為民心工程,群眾滿意了就會支持項目,有了群眾的支持項目就會運轉更好,相互促進,這種模式就會長效運轉。
4.“社會聯動”讓項目可持續。支持和吸納示範區內的社會組織、志願者主動參與民生綜合體服務活動,推進民生綜合體良性運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農村老人居住分散、經濟條件差、獨居老人照護困難、精神相對匱乏,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是困擾鄉村振興的短板,也是各地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沂源縣沂河源鄉村振興示範區探索推行的“沂源紅”幸福家園民生綜合體,打造康養服務新模式,讓農民暢享鄉村振興成果,闖出了一條農村養老服務的新路徑,對於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