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地處江西南部、贛州東部,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為于都,全縣總面積2893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394個村(社區)和1個工業園。
2022年,全縣完成生産總值343億元,列全市第4位、全省第25位;增長5.3%,列全市第9位、全省第28位。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723元、15622元,增長4.9%、7.9%。
1934年10月,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紅軍總部和中央紅軍主力一、三、五、八、九軍團在於都集結,于10月17日-20日,先後從於都的八個渡口渡過於都河,開始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于都作為“地球上的紅飄帶”的起點載入史冊並聞名世界。于都為革命犧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達16356人,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達1.1萬餘人,共走出了16位於都籍共和國將軍。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調研時親臨于都,發出了“新長征,再出發”的偉大號召。
對標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按照集中連片、科學規劃的原則,立足於都縣現有條件和優勢特色,結合幹部群眾基礎、工作條件、財力情況,經綜合評估,確定梓山鎮的河坑村、安和村、潭頭村、山峰村、梓山畬族村等5個集中連片行政村開展于都縣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工作,規劃面積32.25平方公里。其中,梓山鎮潭頭社區獲2022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梓山鎮潭頭村獲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産業超億元村、梓山鎮潭頭村委會獲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梓山鎮潭頭村獲全國旅遊重點村、潭頭村黨總支書記兼村主任劉連雲獲全省“新時代贛鄱先鋒和省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第七屆江西省文明村鎮、梓山鎮人民政府獲全省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梓山鎮山峰村獲全省鄉村振興模範黨組織、梓山鎮人民政府獲省政府系統“五型”政府建設先進集體。
通過示範區內項目的實施,示範區內鄉村振興成效顯著,2022年底,示範區實現生産總值達5.56億元以上,年均增長9.8%,示範區內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合計增收200萬元以上,累計帶動就業人數達1萬人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1.85萬元以上,高於全縣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20%。
全面推進了示範區“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政務”“互聯網+公共服務”,把5G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融合於農業生産活動和農村生活方方面面,建設數字鄉村發展集成區,2022年底示範區鄉村智慧化、數字化程度達到80%以上。
全面提升了示範區內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示範區內特色産業帶動就業人數、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村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農村集中供水率、常住人口治安案件發生率、常住人口刑事案件發生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指標明顯改善並優於全縣平均水平。 健全了黨組織領導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鄉村治理高質量樣板區,示範區內無“訴訟村”、“青少年犯罪受害社區”。
拓寬經濟發展的多重路徑。一是拓寬産業發展道路。依託“硒+”戰略,建設富硒品牌,強化科技支撐,帶動農工融合、農旅融合、農商融合,不斷完善農業全産業鏈,培育農業新型主體,通過“村集體+農戶”的模式,種植富硒優質稻、富硒大豆、芝麻等,推出梓山富硒初心禮,發展農業産品及深加工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探索出欠發達地區利用自然資源稟賦,推動富民産業發展的經驗。二是搭建共同致富平臺。整合全域優勢資源,以“鎮村聯建共謀、村村聯合共營、抱團取暖發展”的工作思路,&&梓山鎮26個村(居)共同出資聯合組建了“穗豐農業”“聯豐文創”“勞動者服務”三大公司,通過舉辦書法、書畫、音樂賽事,馬拉松、自行車賽事,重走長征路徒步和文藝作品拍賣會等活動,推動長征文化與體育融合協同發展,有力推動了資源整合和全産業鏈覆蓋,實現年營業額1000萬元,村民的收入從脫貧以前的人均不足3000元/年,增長到人均1.7萬元/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實現了連續增長,其中潭頭村2022年達到了380萬元。三是引入龍頭示範帶動創新基地。牢記總書記“一定要把富硒品牌打好”的殷殷囑託,深化“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不斷壯大富硒産業,鞏固富硒蔬菜、富硒水稻規模,完成大棚蔬菜種植1.1萬餘畝,露地蔬菜2000余畝,富硒水稻1萬畝。2022年于都縣新引進了深圳茂雄實業有限公司落地示範區,江西供銷(于都)冷鏈物流園項目在示範區內“開花結果”,産業發展配套設施不斷夯實。
抓好創新多元的産業項目。一是豐富産業業態。以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為契機,依據示範區地理、産業發展、人才技術儲備等各方條件,推進鄉村特色産業發展,實現萬畝富硒蔬菜基地擴量提升、示範區紅色文化、古色文化和畬族文化交融生輝,潭頭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省4A級鄉村旅遊點,山峰村文旅基地、梓山鎮畬族文化風情園等為代表的鄉村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凸顯,農業與互聯網、旅遊、文化等進一步融合。二是融合産業發展。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産業支撐有力。在示範區內建設“文創小鎮”,文藝創作基地(十里香樟園+群賢閣+文藝作品陳列展演館)、沙灘燒烤、棲園食堂、紅色劇本體驗課戶外拓展基地、長征歷史步道、梓山畬族文化村相繼落地,潭頭村新富硒食堂、山峰棲園、河坑棗園、張軍稻花鴨、安和醬油旅遊工廠等一系列村集體經濟産業興起即火爆。三是提升全域品位。按照葉建春省長來潭頭調研時強調“要跳出潭頭看潭頭,面向未來謀潭頭,立足打造全國高標準的鄉村振興示範點,抓緊對梓山潭頭村進行高起點、系統性、全方位規劃,積極爭取“百鄉千村”,建設世界一流的美麗鄉村示範樣板”要求,聘請中國旅遊設計院以潭頭村為中心的做“梓山全域旅遊”規劃,項目在彩票公益金建設成果基礎上,以國際格局和全球視野,深入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樣板區、全世界共産黨組織的初心地。
2022年5月,于都縣針對示範區産業發展水平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強、管理模式不精、人才資源不夠、産業結構不優等問題,立足富硒産業和紅色、古色文旅資源優勢,以梓山鎮潭頭村為核心,聯合河坑村、安和村、山峰村、梓山畬族村等周邊村落,打造了于都富硒小鎮鄉村振興示範區,通過壯大特色産業、做旺鄉村旅遊,大力推進富硒農業産業、特色文旅産業等發展、帶動農副産品、民宿、培訓等附屬産業鏈,以特色産業聯動發力實現“五大振興”深度耦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特色産業發展,推動鄉村産業振興
建強産業平臺。&&示範區各村聯合組建穗豐農業等平臺公司,突破村域謀發展,整合資源促共贏。
推動産鏈融合。推動富硒産業鏈提質增效。種植端實現村域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生産端實現産品的高低端覆蓋;銷售端實現富硒農産品在俏市場的同時成為網絡爆款;運營端實施“硒+旅遊”戰略,帶動沿線47個村組近2萬多名村民實現增收。
突出聯農帶農。一是直接帶動。農戶可獲得土地流轉租金、勞務薪金、創業金等收入。二是多次分配。資金通過其他形式投入二次發展。三是分配形式多樣。與社會企業達成研學旅遊投資合作,實現經濟附加值1500余萬元。還設立了村級發展基金,推動村級均衡發展,群眾持續增收。
(二)以特色産業發展,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以産業品牌揚地域文化。依託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的富硒品牌,打造了初心禮品牌和520品牌,帶動農旅産值2000余萬元。
以特色産業樹文化高地。拓展文旅融合新業態,搭建了文藝協會工作室,建成7.6公里的長征步道,打造了“富硒+研學+文體”綜合經濟體,年接待遊客300萬人,被評為省三産融合示範基地。
以特色産業凝聚紅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發動紅後代們率先垂范頭,主動參與村級治理,協調各種糾紛,團結群眾發展産業。&&組建村民理事會,開展政策宣講、五星創評、公共文化服務進鄉村等活動,營造裏文明和諧、向上向好的鄉風。每年的5月20日,成為梓山人民特有的“感恩節”,熱愛黨、跟黨走成為行動自覺。
(三)以特色産業發展,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産業築巢引人才。動員鄉賢及外地人才前來創業,推動産業、資金、技術回歸。積極與院校企業科研合作,強化了富硒産業技術支撐。成功發佈2項富硒團體標準、3項企業標準,其中《富硒大米》企業標準被評為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填補了全市空白。
産業實踐育人才。堅持在抓特色産業發展過程中,鍛鍊幹部、發展人才、培養人才,一批大幹部群眾學會了經濟,學會了運營,有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向質量型、技能型、經營型轉變提升。
業態融合用人才。利用好示範區崛起了一批本土人才。如電商經濟環境下,培植千萬級網紅1個,百萬級網紅4個,帶貨額突破1500萬元。
(四)以特色産業發展,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突出資源地域特性,築牢價值增長基礎。通過自然資源部南京地調中心連續三年對示範區土壤檢測,測定平均硒含量0.4㎎/kg以上且不含伴生重金屬,已提報國家自然富硒一級標準。與國家地調中心共建“富硒土地調查成果轉化示範點”,評為首批天然富硒地。
提升特色産業能效,實現綠色健康低碳。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對農業廢棄物進行資源化利用;開展了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已實現化肥農藥使用負增長。
推動特色産業升級,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積極動員,讓村莊環境持續優化,依靠“美麗村莊+村民産業”吸引大量遊客體驗鄉村旅遊,並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助推村容村貌提升。
(五)以特色産業發展,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選優配強夯實致富基石。一是政策扶持“幫”産業。解決農村黨員發展産業資金不足的問題,激發農村黨員&&發展産業的積極性。二是因材施教“育”能力。綜合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模式有效提升農村黨員幹部&&致富能力。三是雙向培養“用”人才。注重把致富能手發展成為黨員、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人、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新一屆村“兩委”幹部中致富能手比例達到82.39%。
“五紅”效應激發鄉村活力。一是配強村黨組織,實現“支部班子紅”。二是開展紅色教育,彰顯“歷史根脈紅”。三是健全治理機制,引領“鄉風文明紅”。四是優化人居環境,助力“村莊生態紅”。
黨建引領賦能基層治理。一是完善網格治理。將黨建工作、服務代辦、矛盾化解等下沉網格,實現100%覆蓋,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黨的溫暖和組織的力量。二是強化組織陣地。全面整合村(社區)組織活動場所功能,讓黨組織成為凝聚群眾力量的中心。三是鍛造黨員隊伍。全面提升黨員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二、經驗啟示
(一)發展特色産業要遵守市場規律。産業發展是在黨的領導下,充分尊重和利用市場規律的結果。要因地制宜發揮示資源稟賦,依靠市場、發揮效益。
(二)發展特色産業要遵從科學引導。市場主體有其短時性和逐利性。要從宏觀層面對産業升級有序規劃和推進,引導特色産業從粗放到精細、從傳統到現代,從農業到農文旅的梯次推進。
(三)發展特色産業要融合資源稟賦。農文旅康體融合發展的道路既是對區域範圍內特色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科學利用,又是示範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
(四)發展特色産業要靶向共同富裕。在特色産業發展中,始終堅持把村集體“擺進去”、把村民利益“帶進來”。
2018年以來,示範區突出紅色資源稟賦,以黨建“紅”引領,産業“紅”助推,治理“紅”決勝的新路徑,推動建設秀美和諧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目前,示範區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中組部紅色村莊、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非物資文化遺産傳習所、鄉村振興“示範點”、“網紅打卡點”、平安建設示範點。
一、以黨建“紅”為引領,迸發鄉村治理新動力
一是培育鄉村治理人才。示範區從紅軍後代、老黨員、烈士子女、創業能人、致富能手中發現苗子,發展黨員26名,解決人才引領問題。目前,153名村“兩委”班子中致富&&人比例達到92%以上,並儲備了84名“能人”為後備力量,組建了一支有能力、有熱情、靠得住、敢擔當的隊伍;推選出素質高、能力強的鄉賢、老黨員組成理事會並&&組建多類型志願服務隊伍;引進體育、作家、書法、攝影、音樂等六大社會組織,參與鄉風文明、文化傳播等,鄉村治理聚集“人氣”。2021年,山峰村黨支部榮獲全省鄉村振興模範黨組織稱號。二是優化陣地服務。持續優化26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的28項服務“一門式”辦理流程,針對性開展幫帶辦、上門辦,切實讓群眾“少跑路”“滿意歸”。村級黨組織不定期舉辦屋場會、農家夜話、月例會等,與村民面對面溝通交流,收集問題清單,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服務群眾接“地氣”。三是壯大村集體經濟。採取“支部+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富硒産業、稻香魚鴨養殖、紅色旅遊、餐飲民宿、光伏發電等項目,做好了村級集體經濟“大蛋糕”。截至目前,示範區26個村(居)級集體經濟收入共計1689.69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佔比57.4%,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的村21個,50萬元以上的村9個。以潭頭村為例,2022年潭頭村村集體收入突破270萬元,戶均增收8000余元。
二、以産業“紅”為抓手,激發鄉村治理新活力
一是做好“古色”文章。持續開展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28項遺産被納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客家擂茶、梓山醬油製作工藝等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二是盤活“紅色”資源。開發紅色舊址重遊,承接長征歷史步道,激活十里香樟和十里銀灘等資源,打造畬族特色村寨,串聯山峰壩渡口、長口渡口等精品紅色旅遊路線。延長“紅色+”産業鏈,特色農産品、智恒研學等系列鄉村紅旅項目聚集,實現了紅色旅遊、生態休閒、教育、體育的有機融合。三是撬動“綠色”經濟。把握得天獨厚的3.7萬畝“富硒”土壤優勢,加速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規範土地流轉,打造“四個萬”(萬畝富硒蔬菜、萬畝富硒油茶、萬畝富硒臍橙、萬畝富硒水稻)産業。組織全鎮26個村(居)和520合作社成立“穗豐農業”“聯豐文創”“勞動服務”三大公司,開發了富硒系列初心禮、富硒小鎮、文創小鎮等特色産業小鎮,配套建設集硒知識科普、硒産品銷售于一體的中國·于都硒博館,集冷鏈倉儲、加工配送、中央廚房等功能業態于一體的冷鏈物流園,引進了數字化産業鏈龍頭企業—深圳茂雄集團,建立了“鎮村聯建共謀、村村聯合共營、産供銷一體化”的抱團發展模式,推動富硒産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5月20日以來,示範區累計接待遊客突破260萬人,2022年“三大”公司實現收益800萬元,實現附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三、以文化“紅”為傳承,彰顯鄉村治理新魅力
一是挖掘紅色內涵。對示範區的革命英雄、歷史文人、古訓家規等精神內涵和革命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掘,編印成紅色讀本進村組、進校園、進機關、進景區,製作成文創展板進祠堂、進公園、進廣場、進調解室,加強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宣傳弘揚。“六大”社會組織大力創作紅色作品進行陳展、公益拍賣,引發廣大群眾的思想共鳴,使他們受到文化的滋養。二是發揮紅色作用。對紅色遺跡等建築、設施的進行合理開發、保護利用,諸如孫劉兩族共建祠堂500餘年,傳承了“敬祖睦鄰重孝道”的客家文化,用兩族共建的“孜和亭”教化鄉里,制定了村規民約、開展了移風易俗活動。設立了紅色教育基金,在全村形成了崇尚教育、比學趕超的氛圍。鄉賢參事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互幫互助會、聯防聯治會和道德評議會等“六會合一”,形成“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三是涵育文明新風。大力開展“紅色巾幗婦女”“最美家庭”“五星創評”等評選活動,讓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組織重陽節“孝老敬親”集體活動,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抵制高價彩禮,舉辦了百人集約婚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活動融合鄉風文明、孝老愛親、助學助教等,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2021年9月,潭頭村醫孫兼軍榮登“中國好人榜”;梓山畬族村先後被評為國家級和省市級文明村。
四、經驗啟示
一要圍繞“看得見”發力,挖掘紅色資源,提升紅色文化吸引力。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承載著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但很多鄉村紅色文化長期“養在深閨人不識”,需深度挖掘,擦亮文化底色,提升吸引力。
二要圍繞“記得住”發力,講好紅色故事,提升紅色文化感染力。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浸潤作用,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同時,以紅色舊址、鄉史遺址為載體,將紅色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融入鄉風民俗,進而結合民生改善、鄉村治理,以看得見的好處,重塑鄉風民俗,讓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把紅色精神融入文創全過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解讀鄉風文明,並運用新媒體推介紅色文化,才能形成繼承革命傳統、弘揚紅色文化的良好氛圍。
三要圍繞“傳得開”發力,搭建展示平臺,提升紅色文化傳播力。要以弘揚紅色文化為引領,修復紅色舊址,建設紅色主體公園與廣場、紅色文化紀念館、黨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鄉村記憶工程等。還原歷史背景和抗戰過程,警示人們居安思危,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同時,可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紅色元素融入氛圍建設中,既美化環境,又提升精神文明建設。
四要圍繞“融得進”發力,開發文化資源,提升紅色文化發展力。要將紅色文化與壯大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産業等有機結合,積極探索開闢紅色文旅經濟,打造紅色文化品牌。要創新對外招商引資,邊開發邊保護邊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景點打造、文創産品與自然人文資源有機串聯,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圍繞市場需求,立足鄉村實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優化品質,規模化生産,品牌化管理。
為打好富硒品牌,梓山鎮按照“農業生産要素全面供給、農業生産全程服務”的目標要求,利用中彩項目資金,建設了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項目總投資約1000萬元,總面積4746平方米,配有超萬畝級全自動雙機械臂育秧設備、標準化農機庫棚、信息化會議室、北斗系統加持的各類智慧農機50套,交通便利,區位優越。
基於中心建設成果,為探索融合發展路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梓山鎮成立了鎮村集體公司——智豐農業,重點圍繞“農機、農技、農資、農産”對中心進行市場化運營,極大促進優質品種的統一推廣和富硒品牌打造,提升農業質量和效益,提供就業崗位60個,年平均可為村集體增收120萬元。
農機託管: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將農業信息、操作人員、農機設備高度集成,定制開發了智慧梓山綜合農事服務平臺。全鎮24個村裏機械通過平臺實現遠程託管、線上下單、人機管理,作業管理功能。即種植戶手機下單,平臺接單並安排相應作業,通過集約化管理,即盤活了村裏的閒置農機,還給農戶節約20%以上的費用。
農技培訓:按照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聘請農業專家、技術能人定期在中心舉辦農技培訓班;線上農戶還可以通過app與專家互動交流答疑解惑,或者刷視頻、看文章學習知識。
農資集採:鎮農業部門提前制定全鎮種植計劃,鎮村集體公司的按計劃對農資批量集採。即保障了農資的質量,又通過“團購”降低了成本。僅今年的早稻種子採購,便節約資金25萬元。
農産統銷:智豐公司與現有的鎮村公司“穗豐農業”“聯豐文創”形成農文旅發展矩陣。對農産品統一加工,統一收購、統一打品牌,開發了富硒系列初心禮,年營業額1000萬元,實現資源整合和全産業鏈覆蓋;農旅融合開發潭頭富硒小鎮、山峰文創小鎮、長征步道等,實現紅色文化引流促經濟和文化振興,帶動沿線47個自然村組19000余村民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