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山谷蔬鄉鄉村振興示範區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
山谷蔬鄉鄉村振興示範區
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杭口鎮示範區範圍包括杭口鎮的坪下村、杭口村、雙井村、茅坪村、下杭村等5個行政村,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21373人。全面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産業發展模式,推進“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産業鏈條。同時依託鄉村旅遊發展的帶動能力,打造“紅色+古色+綠色+特色”全域旅遊模式,大力推行“旅遊+鄉村振興、+鄉村農家樂、+土特産銷售”等旅遊新業態,積極探索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生態振興五大振興耦合聯動發展模式,全力創建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範例,實現“五大振興”協同推進。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山谷蔬鄉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規劃在空間佈局上形成文化、産業、生態、鄉村、研學整體聯動協調發展的格局,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圍繞“一村二園四區”空間結構佈局(即一村:雙井“華夏進士第一村”,二園:坪下“蔬菜産業發展”、茅坪“洋沃水果種植生態園”,四區:鄉村振興示範區、産業發展區、文旅融合區、紅色體驗區),立足杭口鎮“一茶一桑一菊一蔬”特色産業(一茶:雙井茶、一桑:優質桑蠶産業、一菊:修江源皇菊、一蔬:生態有機蔬菜),用紅色、古色、綠色、特色“四色”資源融合帶動項目區實現鄉村振興,實現産業旺、文化興、生態好、鄉村美、百姓富。

示範區自主實施修江源

一、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得到全面推進

一是示範區以空間單元發展思維,連片規劃、鄉鎮實施,以點帶面、串珠成鏈、連片成景,建設杭口鎮鄉村振興示範區。二是鞏固拓展原有優勢産業,培育特色産業,全面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産業發展模式,推進“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産業鏈條。三是依託鄉村旅遊發展的帶動能力,打造“紅色+古色+綠色+特色”全域旅遊模式,大力推行“旅遊+鄉村振興、+鄉村農家樂、+土特産銷售”等旅遊新業態。四是積極培育示範區內本土鄉村工匠,及時把政治素質好、群眾認可度高、懂經營管理的鄉土人才,作為黨員發展對象和村級後備幹部重點培養,增強鄉村發展後勁。促進五大振興聯動發展。

二、示範區域內鄉村建設水平明顯提高

將中央彩票公益金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與村莊建設、老區建設、污水處理等項目同步推進,按照“鎮村聯動、以鎮帶村”思路,共同提高鄉村發展和建設水平。

三、示範區域內傳承紅色基因突顯

雙井村保存有多處抗日軍民所挖戰壕、掩體等紅色革命舊址,記錄了我們黨百折不撓的奮鬥歷程,承載著我們黨通過艱苦奮鬥,為中華文明守正創新、浴火重生創造的精神價值,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杭口鎮人民公社教育基地效果明顯。

四、示範區域內帶農益農效果明顯

實施“市場主體+政府+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探索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村民致富。

五、示範區域內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強化村、組兩級的村民理事會功能,將人居環境管護情況納入業態經營準入退出機制的重要評分內容,以利益聯結激發群眾參與人居環境管護的內生動力。

六、示範區域內“黨建+”機制得到完善

示範區域內全面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將黨員群眾納入參與範圍,鼓勵黨員群眾積極建言獻策,形成“黨建領著幹、黨員率先幹、群眾跟著幹、村組比著幹”的良好局面,持續推進杭口鎮鄉村振興示範區“黨建紅”與“生態綠”深度融合。

彩票公益金助力山區小鎮走上産業振興路

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山谷蔬鄉鄉村振興示範區項目,立足資源稟賦,市場需求,主動順應産業變革趨勢,著眼蔬菜、果品主導産業深度開發,提質增效升級。完善發展機制、調整産業結構、優化發展環境,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以農民合作社和集體農場、家庭農場等為輔助的新型産銷結合農業經營體系;以農技推廣、農機服務和質量安全監管等全方位、廣覆蓋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産學研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三二一”産業融合發展,深化現代農業和文旅融合“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示範區立足山區農業實際,按照“建設好、管理好、效益好”的思路,以産業提檔升級、環境綜合治理、文旅配套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搶抓機遇、挂圖作戰、倒排工期,在開工不到7個月內,黨員幹群齊上陣,助推項目建設總體進度達100%,著力促進示範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提升”。

(一)引龍頭、明主體,推動産業融合發展

示範區以建成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杭口鎮山谷蔬鄉鄉村振興示範區為契機,建立健全“三大産業體系”(以龍頭企業為主體,農民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家庭農場等為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農技推廣、農機服務和質量安全監管等全方位、廣覆蓋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産學研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發揮示範區的引領作用,提升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産業化水平,推動融合發展,拓展和提升農業複合功能。

(二)抓基地、擴規模,構建産業發展格局

突出“規模擴張、鏈條延伸、精細管理和提質增效”四項重點,著力打造産業基地發展新格局。

1、推進産業基地升級。示範區杭口鎮坪下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修水老牌的蔬菜基地,當地的160畝菜地是由29戶散戶搭建簡易大棚進行耕作,抗風險能力低,産業效益不高。

2、補鏈條引進産業載體。制定“統一、清晰、便捷”的投資準入標準,示範區杭口鎮坪下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全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聚道公司,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了集蔬菜清洗、包裝、冷鏈配送産業體系,佔地43畝的標準廠房現已投産。

3、凸顯生態特色優勢。示範區杭口鎮坪下村蔬菜基地,一是聚道公司配送蔬菜,符合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産出無公害放心菜。二是打造智慧農業。推進“三一”聯動,提高農業旅遊發展水平,智慧蔬菜大棚已成為農業旅遊品牌打卡地。

(三)抓産銷、建模式,抓住産業發展關鍵

龍頭企業--聚道公司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主動與種養大戶、農戶簽訂契約,結對幫扶,定點包銷,與大戶、農戶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聯合體。

(四)抓服務、強集聚,增強産業發展活力示範區開展凝聚鄉賢能人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七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摸底、搭建一個溝通平臺、建設一個鄉賢能人議事室、開展一系列對接活動、辦好一批民生實事、實施一批産業發展項目、建立一套協作機制。

(五)抓協調、攻難點,保障産業順利實施

1、建立工作機制。建立“周調度、月推進、季通報”重點項目推進機制,定期調度、跟蹤問效。

2、優化審批流程。所有上報資料實行信息共享,明確辦理時限,提高辦理時效,前臺收取項目資料後,後臺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封閉內循環流轉辦理審批事項,在限時辦結的基礎上再提高審批效率,項目用地報批、立項、財評等方面均實現高效辦理。

3、聚力疏堵破難。成立7個工作專班,及時疏通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齊心協力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六)抓關鍵、明措施,提升産業發展效益

自“聯村聯戶、為民富民”黨建活動開展以來,示範區以此項行動為抓手,以幫扶發展為重點,以為民富民為目的,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組織83名鎮村黨員幹部成立11支進村入戶工作隊,到村組屋場召開“板凳會”100余場,對板凳會中發現的問題及困難進行了梳理,收集各類問題58條都得到落實。解決當前亟待解決的實際困難,又幫助群眾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增收計劃,切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七)抓基礎、優環境,夯實産業發展基礎

示範區內建設了坪下村墈頭、杭口村南山2個鄉村振興示範村莊項目,完善配套了村莊污水處理、村莊道路、鄉村公廁、網絡基站等基礎設施,加強了農房特色風貌塑造,整飾了農房立面。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因地制宜選産業是發展基礎。發展産業要立足自然稟賦,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挖掘地方特色資源,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的原則。因此,示範區著力在蔬菜發展“特”字上做文章。

規劃引領是産業發展前提。産業發展規劃充分調動和發揮了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進一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延伸了産業鏈,拓展農業功能,規劃是引領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多方投入是産業發展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鄉村産業發展的財政投入保障制度。二是農村金融機構應充分發揮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三是健全和完善財政、土地、金融、稅收等政策手段支持社會資本投入鄉村産業興旺的政策體系。

融合延伸是産業發展途徑。示範區按照全産業鏈理念打造蔬菜産業,積極發展蔬菜産品加工,拓展蔬菜産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蔬菜基地旅遊休閒康養,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

完善機制是産業發展前提。大力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等利益聯結模式,扶持大戶、農戶農業生産經營發展,著力構建利益聯結合理、運營模式可行、群眾參與面廣的産業發展機制。

多方聯動是産業關發展關鍵。一是探索以資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務、物業管理、混合經營為主要內容的鄉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二是引導村集體成立合作社,組織群眾規模發展産業,通過産業發展帶動村集體實現增收。三是鼓勵村與企業聯結發展,群眾依託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等抗風險能力優勢,企業依靠村集體統籌管理協調優勢發展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