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自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縣,至今已有1786年曆史。縣域面積4053平方公里,現轄24個鄉鎮、299個行政村、35個居委會,總人口83萬。寧都縣先後被評為國家首批生態示範縣、“中國客家民俗文化之鄉”、“中國承接産業轉移投資環境十佳縣”,2022年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
寧都是原中央蘇區核心縣,是中央蘇區前期的政治軍事中心,是中共蘇區中央局、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少共蘇區中央局、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無線電偵察臺及通訊隊、蘇區精神的誕生地;是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江西軍區駐紮地;是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的指揮中心、主要戰場、鞏固後方,以及最後阻擊和被迫放棄的核心根據地;是紅軍作戰原則、毛澤東軍事思想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地,蘇區精神的誕生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誕生了紅五軍團,成立了少共國際師;形成了“鐵心向黨、堅持真理、愛國愛民、敢於鬥爭”的寧都起義精神。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進行過偉大的革命實踐。全縣有5.6萬多人參加紅軍,有名有姓的烈士1.6萬多人;建國初期授銜的寧都籍將軍有13人,從“寧都起義”部隊走出的開國將軍有30人。
對標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富裕的總要求,按照集中連片、科學規劃的原則,立足寧都縣現有條件和優勢特色,結合幹部群眾基礎、工作條件、財力情況,經綜合評估,確定小布鎮的大土樓村、小布村、木坑村、湖家邊、橫照村等 5 個集中連片行政村開展鄉村振興項目建設,規劃面積約 80 平方公里。示範區下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1.59萬人。小布鎮先後獲“江西省十大休閒旅遊小鎮”“江西省文明村鎮”“全國特色小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衛生鎮”“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鎮”“江西省生態園林城鎮”“江西省魅力鄉鎮”等榮譽稱號。
示範區項目建設的實施,促使小布紅色陣地更加牢固、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鄉村顏值更加亮麗、小鎮生活更加富裕。小布鎮生産總值由2012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6.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2年的4630元增加到2022年的16100元。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實現了預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小布鎮成為寧都縣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打頭陣的“尖兵”。
一、紅色陣地更加鞏固,旅遊強鎮優勢凸顯。
為讓寶貴的紅色印記得到保護和傳承,小布鎮先後對毛澤東舊居、曾山舊居、無線電臺舊址、紅軍總後方醫院遺址等進行了修繕,初步形成了以小布赤坎為中心的紅色舊址群。示範區項目批復建設以來,安排彩票公益金1190萬元,重點打造中共蘇區中央局遺址文化公園,通過修路、建橋、朱德舊居修繕等,將一眾紅色舊址群串點成線,形成以毛澤東、朱德舊居、第一部無線電臺為核心的紅色文化公園。目前,中共蘇區中央局遺址文化公園的5個項目已全面建設完工,與正在推進建設的EPC項目--無線電偵察臺體驗館一起成為小布極富鮮明特色的紅色陣地,小布紅色旅遊即將迎來新的大發展機遇。2022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小布鎮景區遊客總量仍然達到77萬人次,吸引紅色研學8.3萬人次。
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服務能力加速提升。
一是完善交通路網。2022年底,通過實施EPC項目,建成小布生態旅遊公路4.45公里,大大縮短了從高速路口進入小布景區的通行時間;為改善進入橫照、木坑村紅色舊址群的交通條件,安排彩票公益金420萬元,將水西橋至橫照紅軍總後方醫院的村道拓寬改造為長2公里、寬7.5米的生態旅遊公路,同時引入EPC項目實施水西隘口除險拓寬加固工程,以進一步打通中共蘇區中央局遺址文化公園的外延連接線。二是完善河岸功能。為緊跟寧都縣梅江灌區建設步伐,推動水系連通和水美鄉村建設,著力實施小布河堤岸加固和步道建設工程,投入彩票公益金500萬元,建設橫照水生態河堤2.2公里,延伸小布河兩岸健身遊步道3公里,對鎮區河堤加裝護欄和路燈,在重點水域安裝防溺水智慧警報系統。三是完善數智文旅。投入彩票公益金300萬元,在核心景點布設自助導遊智慧電子終端和二維碼,如,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無線偵察臺舊址內,布設紅外感應投影系統,通過VR、AR、MR等技術製作的沉浸式劇場秀,還原了當年應用無線電打贏戰鬥的場景,以立體、沉浸、親臨的體驗方式,讓人們切身感悟紅色年代的艱辛和革命勝利的不易。
三、鄉村顏值更加亮麗,智慧景區全力賦能。
為進一步擦亮“全國特色小鎮”“國家級4A景區”“國家衛生鎮”“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鎮”四張“國字號”名片,我們對紅色舊址集中群落周邊環境進行了改造提升。投入彩票公益金390萬元建設韶坊紅三軍團舊址群環村道路,修葺農家菜園,整治老舊院墻;投入彩票公益金300萬元,建設智慧景區和智慧管理系統,在社區治安、公路交通、森林消防、溺水警防、農業生産等方面得到了較好應用,為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當地群眾和外來遊客在這裡生活和旅遊的安全感、舒適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推進紅色舊址群修繕建設中,共計改造提升周邊民房210余戶,整治房屋立面20000多平方米。配套投入PPP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開展鄉村“兩線兩路”整治,成功打造了塔下、韶坊、丁田等精品村莊。投入彩票公益金400萬元實施管線入地工程,拆除架空線路,拔除多餘電桿,告別空中“蜘蛛網”。安排財政配套資金600萬元,實施景區照明工程5個,新增照明路燈、景觀燈1200余盞,增設公共停車場5處,擴展公園綠地500多平方米。晴朗明亮的天空、整潔清爽的街道、碧綠清澈的溪流構成了小布美麗畫卷。
四、小鎮生活更加富裕,産業振興提檔升級。
小布鎮按照“擴面、提質、強基、創牌、增效”的發展思路,全力打造茶葉油茶林業發展片區、有機果蔬規模化種植片區、研學康養産鎮融合片區。投入彩票公益金470萬元,新建橫照村茶葉基地公路1.2公里、湖家邊村油牡丹産業基地公路0.7公里,引入農投資金1000萬元,建設木坑村、橫照村同心農業園,建成大棚果蔬採摘基地300畝。截至2022年底,全鎮共發展茶園11680畝,年産幹茶18萬斤,培育出“小布岩”“小布茗”兩大名牌産品,産值突破9000萬元,帶動勞動力就業1400多人。全鎮總計發展果蔬大棚600畝,年産值1000多萬元,培育出本地職業菜農23戶,戶均增收8萬元。隨著示範區農旅項目的發展壯大,留在家鄉發展綠色産業的人員日益增多,至目前,全鎮共發展“寧都黃雞”養殖戶150多戶,年出籠“寧都黃雞”500萬羽,年産值2500多萬元,全鎮發展有毛竹加工廠6家,發展毛竹林3萬餘畝,年産毛竹10萬餘根,産值1600多萬元,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200多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是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強調“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鬥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小布鎮發揮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活化紅色資源,滋養紅色文化,浸潤紅色隊伍,打造“紅色堡壘”,激活紅色産業,帶動綠色生態,推動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耦合聯動發展,小布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呈現一派勃勃生機。
一、主要做法
1、激活紅色産業,夯實振興根基。
脫貧致富,産業是根。小布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延長産業鏈條,開發紅色培訓、紅色旅遊等業態,盤活村集體資産、發展集體經濟,讓更多村民直接或間接享受到紅色産業所帶來的紅利,共同走上致富路。
“紅色+教育”,挖掘紅色資源。小布鎮是一片紅色革命熱土,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留下光輝足跡,中共蘇區中央局、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無線電偵察臺在這裡成立,是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爭政治、軍事指揮中心,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舊居多達100多處。“紅色+旅遊”,豐富旅遊産品業態。小布以項目為支撐,先後推進第一部無線電偵察臺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等紅色景點改造提升,精心打造烈士紀念碑、誓師廣場等一批初心教育基地。成立了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的小布紅軍訓練營。將紅色文化與鄉村旅遊、康養度假相融合,創新紅色旅遊模式。“紅色+農業”,融合産業發展。以“紅色”帶動“綠色”,加快小布岩茶、蔬菜、蜂蜜等特色産業發展,助力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2、培育紅色人才,激活振興引擎。
挖好本鄉人才“富礦”。小布加大培訓教育力度, 打造一批懂農業、愛鄉村、愛農民的“鄉土專家”和新型職業農民。堅持需求導向,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建成10個人才驛站,培育了75名黨員致富&&人。鼓勵返鄉人才“還巢”。小布以鄉愁為紐帶引才,開展本地外出務工人員、在外經商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摸排,分類統計建立人才數據庫,並定期聯絡,通過展示示範區現狀,讓返鄉人才看到“希望的田野”。吸引下鄉人才“獻力”。小布以鄉村為舞臺用才,營造良好幹事創業的環境,出臺靈活的人才使用機制,吸引客商、專家學者、醫生教師、規劃師、建築師等各類下鄉人才,通過下鄉投資興業、捐資捐助、鄉賢法律服務等方式,為小布鄉村振興獻力獻智。
3、滋養紅色文化,凝聚振興力量。
一批好人照亮道德高地。小布以“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思路,把身邊好人的培育挖掘、評選表彰作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有效載體,堅持群眾參與,用事實説話,常態化開展評選活動。一台小戲滋養百姓心靈。小布農民喜歡看戲,萬壽宮裏改建的戲臺成了當地人氣最旺的地方。他們因勢利導,把小戲臺變成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平臺,增強傳播的親和力和吸引力。一套民俗倡導文明新風。小布大力開展“破陳規、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硬”的方面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標尺,“軟”的方面借助村情民風等道德約束。
4、打造綠色家園,築牢振興底色。
優化空間生態佈局。在規劃設計中堅持以蘇區紅為主色調、主風貌,融入蘇區元素,挖掘蘇區故事,科學適度綠化,蘇區紅與生態綠完美結合,打造大土樓新村、科家小區、塔下社區等具有紅色底蘊的生態社區。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打造紅色生態微菜園,將紅色舊址、遺址等紅色資源周邊的雜草地、老宅基地等空地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微菜園,深受群眾喜好。強化生態治理修復。鐵腕整治石材無序開採,組成黨員先鋒工作組,在各開採企業開展政策宣傳和思想疏導,轄區內的16家石材企業全部關停。強力推進生態修復,投入項目資金3200萬元,修復石材開採廢棄礦6個,山地面積1100余畝,還綠于山、還利於民。
5、打造“紅色堡壘”,提升振興引領。
實施“頭雁”工程。小布鎮實施“頭雁”培養工程,依託“十百千萬”黨員致富&&人培育行動,將各黨支部書記培養成了黨員致富&&人,把黨員致富&&人培養成黨支部書記後備幹部。實施“堡壘”工程。小布用活紅色資源,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大課堂”,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活教材”,讓英烈模範成為黨史“好教師”,以紅色培根鑄魂,把支部打造成堅強的“紅色堡壘”,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得到全面加強。實施“先鋒”工程。小布實施黨員“先鋒”工程,組織開展“紅色洗禮”“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提升黨員黨性修養。廣泛開展“先鋒聚力,出彩小布”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主動亮出身份、走在前列、幹到實處。
二、主要成效
一是做強了富民産業。通過推廣“紅色+農業”,發展茶葉種植12000余畝,高山油茶種植20000余畝,分別實現年産值6000萬元和5000萬元以上,解決了130余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家門口就業問題。二是繁榮了紅色文化。全鎮近年來共保護性修繕紅色舊址、遺址22處,開闢紅色教育線路5條,開設紅色教育課程12門。三是提升了宜居指數。以生態建設為統領,全鎮改造農村危舊土坯房1800余戶,建設紅色生態小區7個,打造紅色森林公園8個,成功創建國家森林鄉村2個,連續兩屆獲評國家衛生鄉鎮。四是激發了發展活力。通過實施人才培育和組織三大工程,激活振興引擎,激發發展活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有益啟示
啟示之一:堅持因地制宜,實現精準破題。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差異較大,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不應一個標尺、一套方法,必須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小布鎮是一塊紅色熱土,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底蘊深厚。該鎮在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中,突出發揮獨特的紅色資源優勢,活化紅色資源,激活振興動力,走出紅色引領鄉村振興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新路徑。
啟示之二:堅持耦合發展,實現同步推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地域上要全域推進,在領域上要“五個振興”協同發力。小布鎮激活紅色資源,賦能“五個振興”,活化紅色資源,滋養紅色文化,浸潤紅色隊伍,打造“紅色堡壘”,激活紅色産業,帶動綠色生態,“五個振興”耦合聯動同步推進並取得重大提升。
啟示之三:堅持群眾主體,實現持續發力。鄉村振興,群眾是動力基礎。小布鎮始終尊重群眾意願,積極鼓勵、引導、支持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規劃、建設、管理,讓群眾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主體作用、展現主體力量。
啟示之四:堅持市場推動,激活發展動力。鄉村振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既要政府支持,更要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小布鎮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大力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環境,出臺優惠政策,打造收益穩定的生態項目、旅遊項目、農業項目,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形成了財政引導、金融傾斜、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