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紅色劉老莊鄉村振興示範區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紅色劉老莊鄉村振興示範區
基本情況
建設成效
經驗做法

淮陰自秦時置縣,至今已有2244年曆史,是漢初三傑之一的淮陰侯韓信故里,演繹了漂母“一飯千金”的千古佳話,是千年古縣、母愛之都。全區共設4個街道9個鎮3個園(區),總人口91.2萬人,2022年地區生産總值658.33億元。

“十三五”以來,全區現代農業加速推進,2016年被授予“江蘇省高效農業先進縣”,2017年獲評省級“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縣區”,2019年丁集鎮獲批淮安市唯一“江蘇省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2020年,丁集鎮獲批建設“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淮陰黑豬獲評“江蘇省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科技園區示範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建成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2個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區。

示範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示範區以革命老區劉老莊鎮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徐溜鎮、丁集鎮和淮高鎮,涉及61個行政村,人口19.2萬人。示範區面積佔全區的40.8%,農村人口占55%,是全區的農業重點片區。示範區內紅色資源聯通、産業基礎互通、人文高度相通,具有資源共享、平臺共用、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良好條件。

示範區立足劉老莊片區紅色旅遊、文化資源、農業資源稟賦和現有産業基礎,發揚新四軍“劉老莊連”革命精神,以“發揚紅色文化、發展綠色産業、建設金色家園”為目標,以穩糧、優經、拓文旅為主線,融合農文旅、貫通産銷加,培育創新創業園區和主體,推進産鎮融合、産業聯動、綠色循環,推動老區鄉村全面振興。

一、鄉村振興領域取得成效

經過兩年來的建設,以紅色劉老莊為核心的革命老區城鄉面貌發生了喜人變化,展現出一副“碧田村邊合、紅心印莊臺”的紅色美麗村莊畫卷。在鄉村振興相關領域獲得國家級評選表彰2項、省級評選表彰52項,2個産品獲“有機産品”認證、16個産品獲“綠色食品”證書,被國家級媒體報道18次、省級媒體報道15次。

1.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水平明顯提升

鄉村發展水平情況,示範區鄉村振興質量水平和進度保持在革命老區前列,劉老莊鎮黨委被評為“江蘇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示範區內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2021年42.5萬元,增幅28.9%;2022年54.92萬元,增幅29.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021年23134元,增幅11.2%;2022年25766元,增幅11.4%,均高於全省、全區同期增幅。綠色産業效益顯著提升,丁集黃瓜産業園獲評“江蘇省蔬菜生産全程機械化典型園區”、入選“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丁集鎮《創新模式發展主導産業 多措並舉帶動農民增收》被推介為“江蘇省農民增收典型案例”;淮高鎮孫圩村集體領辦合作社《發展糧食規模經營 勇擔富民壯村使命》入選“2022年全省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示範區域內建成“省五星級鄉鎮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1家、“省綠色優質農産品基地”3個,創成“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7家。

鄉村建設水平情況,宜居宜業金色家園建設成效明顯,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劉老莊鎮劉老莊村丁莊胡莊、友誼新型農村社區和淮高鎮劉河村被認定為“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劉老莊鎮劉老莊村獲評“江蘇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劉老莊鎮銀貓村創成“江蘇省健康村”1個、徐溜鎮徐溜村等18個村創成“江蘇省衛生村”;古趙線入選江蘇“美麗農村路”。

鄉村治理水平情況,傳承紅色基因,造就一批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充滿活力、更加有效的鄉村治理新機制逐漸形成。淮高鎮大福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徐溜鎮吳江村、王碼村獲評“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淮高鎮榮獲“江蘇省文明鄉鎮”,劉老莊鎮劉老莊村、淮高鎮大福村、劉河村榮獲“江蘇省文明村”。

2.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實現協同發展

示範區通過實施紅色文化、綠色産業、金色家園三大類8個項目,融合農文旅、貫通産銷加,推進産鎮融合、産業聯動、綠色循環,走出一條五大振興協同發力的發展新路徑,助推老區鄉村全面振興。示範區探索案例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與中央廣播電視總體聯合製作的專題片《脫貧之後再出發》。


踐行“産業+”理念,通過發展丁集黃瓜等優勢主導産業,引才、用才、育才,推行綠色生産方式,構建農業産業集群,打造先進産業名片,助力産業振興。

踐行“人才+”理念,成立産學研一體化合作基地,緊貼需求引才,著眼長遠育才,加快淮鄉人才培育,造就一批鄉村發展“領頭雁”、鄉村治理“推動者”、鄉村建設“主力軍”、基層組織“&&人”,助力人才振興。

踐行“文化+”理念,保護傳承紅色文化與鄉土文化,弘揚劉老莊精神闖出産業發展新路,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開闢紅色新陣地,積蓄經濟新動能,助力文化振興。

踐行“生態+”理念,圍繞産業布點農房改善項目,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讓新農人住下來、留得住、有錢賺;探索和推廣綠色種養循環模式,推進農業綠色循環,助力生態振興。

踐行“組織+”理念,堅持黨建引領,鼓勵村集體領辦合作社,推行以“村黨總支為核心、合作社(公司)和農戶為驅動”的“一核雙驅”模式,構建完善“1+21+X”農業經營體系,建立紅色管家、黨員積分銀行、黨員“5+3”義工隊,構建“村黨總支+樓棟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治理模式,夯實黨建地基石,築牢黨建臺柱子,助力組織振興。

3.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建設成效明顯

紅色文化得到廣泛宣傳,新四軍“劉老莊連”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受教育人群數量和範圍不斷擴大,帶動農文旅産業持續發展,延長紅色文化産業鏈,提升紅色文化經濟效益,實現紅色資源轉化為發展紅利。

特色産業加快發展,丁集黃瓜品牌效應得到進一步提升,帶動徐溜菊花、淮高西瓜和食用菌産業高效發展,優質稻麥産業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特色農産品區域品牌顯示度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村一二三産業、産鎮深度融合,實現片區內産業聯動、資源流動、綠色循環,形成綠色高效農業産業集群。

農村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傳承紅色基因,造就一批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充滿活力、更加有效的鄉村治理新機制逐漸形成。

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宜居金色家園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片區道路交通條件、生態環境、村容村貌持續提升,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高。

【典型1】江蘇省淮陰區:五大振興協同發力 鄉村發展提速增效

淮陰區紅色劉老莊鄉村振興示範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準確把握鄉村振興科學內涵和“五大振興”內在機理,注重整體協同推進。

一、主要做法

一是踐行“産業+”理念,把高質量經濟“強能級”奮鬥出來

深化“産業+戰略”,構建農業産業集群。示範區立足農業資源稟賦等發展優勢,在穩定提升稻麥産業、夯實糧食安全基礎上,以培優培強特色産業為戰略,佈局了以丁集鎮國家級産業強鎮和劉老莊鎮省級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園建設為兩極,重點發展黃瓜和碧根果産業,帶動兩翼徐溜鎮金菊和淮高鎮西瓜産業發展,形成“兩極帶兩翼”“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延鏈成體”的發展格局。

深化“産業+科技”,打造先進産業名片。示範區內丁集黃瓜産業示範園與省農科院、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緊密合作,成立“江蘇省農科院丁集黃瓜産業研究院”等産學研一體化合作基地,結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等種植條件,“量身定制”了特色新品種黃瓜,實現了高校研究成果向田間地頭的成功轉化。

二是踐行“人才+”理念,把高質量菁英“集聚地”奮鬥出來

融合“人才+産業”,緊貼需求“引”才。示範區內丁集黃瓜産業示範園引進生産經營能手楊炳坤來淮,投資成立淮安恒晟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黃瓜育苗及新品種推廣種植等工作;利用好選派“科技鎮長團”的機制優勢,主動對接江蘇省農科院婁麗娜博士赴丁集挂職,不斷地示範推廣最新最優的品種。

融合“人才+文化”,著眼長遠“育”才。新四軍“劉老莊連”精神激勵著一批“淮鄉人才”向鄉村産業集聚,他們成為鄉村發展“領頭雁”、鄉村治理“推動者”、鄉村建設“主力軍”、基層組織“&&人”。

三是踐行“文化+”理念,把高質量鄉風“優環境”奮鬥出來

利用“文化+黨建”開闢紅色新陣地。以示範區紅色歷史文化為依託,用紅色文化為載體的影視、藝術等作品給予基層黨建工作提供豐富的教育素材,提高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説服力和價值引導力。

利用“文化+産業”積蓄經濟新動能。示範區借助紅色資源稟賦,以丁集黃瓜、淮高西瓜、劉老莊碧根果、徐溜金絲皇菊等特色農業為基礎,突出革命老區旗幟鮮明的紅色標誌,統籌佈局農文旅項目,紮實推動“紅色+農業+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形成集愛國教育、旅遊觀光、採摘體驗三位一體的特色産業鏈。

四是踐行“生態+”理念,把高質量宜居“幸福感”奮鬥出來

聚焦“生態+人居”,著力提升農村棲身環境。示範區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加快推進示範區農路“白改黑”及道路亮化、綠化工程,改善片區群眾出行條件。

聚焦“生態+産業”,著力創新農業綠色循環。示範區將黃瓜産業和生豬養殖産業相結合,致力於探索和推廣“黃瓜種植-生豬養殖-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綠色種養循環模式,大力發展種養循環生態農業,形成“種植業-尾秧-養殖業-糞污-沼肥還田-種植業”的循環鏈,促進種養産業和生態環境和諧健康發展。

聚焦“生態+民生”,著力改善農民住房條件。示範區以省市農房示範項目創建為依託,圍繞産業布點農房改善項目,打造出圍繞碧根果産業的劉老莊南營社區、圍繞黃瓜産業的胡莊社區、圍繞金絲黃菊産業徐溜鎮六塘莊園等精品工程;淮高鎮劉河村以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創建為契機,對道路設施、標識、沿路景觀等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將閒置用地改造為休閒公園,做好沿線環境整體提升、老村改造出新、內部水系連通等各項工作,整治後的村莊天藍水清,一派水美鄉村風貌,同時大力發展稻菇輪作産業,讓新農人住下來、留得住、有錢賺。

五是踐行“組織+”理念,把高質量基層“凝聚力”奮鬥出來

堅持“組織+治理”,夯實黨建“地基石”。紅色劉老莊鄉村振興示範區核心區劉老莊鎮建立紅色管家、黨員積分銀行、黨員“5+3”義工隊,構建了“村黨總支+樓棟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治理模式,劉老莊村已經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堅持“組織+産業”,築牢黨建“臺柱子”。示範區內淮高鎮孫圩村由黨支部&&,成立集體領辦合作社,創立自有品牌“孫圩福稻”,流轉土地1600畝,主打稻麥種植,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

二、取得成效

在鄉村發展方面,示範區鄉村振興質量水平和進度保持在革命老區前列。示範區內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於全省、全區同期水平,綠色産業效益顯著提升。示範區域內建成“省五星級鄉鎮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1家、“省綠色優質農産品基地”3個,創成“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7家。

在鄉村建設方面,宜居宜業金色家園建設成效明顯,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在鄉村治理方面,傳承紅色基因,造就一批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充滿活力、更加有效的鄉村治理新機制逐漸形成。

三、經驗啟示

一是要高位推動。在推進示範區建設的過程中,淮陰區嚴格落實區級主體責任,建立以區委、區政府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聽取工作彙報,推動工作落實;抽調專人組建工作專班,統籌管理和監督檢查項目建設情況,示範區內各鎮及相關職能部門具體負責項目建設。

二是要統籌謀劃。淮陰區示範區項目特別是劉老莊鎮紅色美麗村莊建設項目、丁集黃瓜提質增效項目、徐溜鎮麥菊輪作項目、淮高鎮草菇種植園項目、公路改造提升、生態河道建設等投資額較大項目在申報前就已納入鄉村發展規劃,並進行了調研、論證和規劃設計,所以項目建設能迅速開展,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完成建設任務。

三是要協同推進。在項目申報過程中,示範區以現有優勢産業為基礎,注重補短板,延伸全産業鏈發展;注重項目之間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示範區內四個鎮和區直部門通力合作,對垃圾桶、電動清運車、除草船等採購項目,由各鎮委託區城管局、水利局統一招標採購;在涉及丁集鎮、淮高鎮、劉老莊鎮的丁劉線路燈安裝項目上,由丁集鎮統一招標採購,實現樣式統一,提升美觀度。在經驗總結過程中,示範內四個鎮和相關區直單位結合自身職能,圍繞“五大振興”協同發力,認真開展經驗總結,累計報送典型案例20余篇,為項目專班開展經驗總結提供了有力支撐。

【典型2】江蘇省淮陰區:推動全産業鏈創新發展 “小黃瓜”蝶變“大産業”

2021年利用“淮陰區紅色劉老莊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契機,淮陰區緊緊圍繞主導産業,整合多渠道資源,著力提升丁集黃瓜種植規模及科技化水平,延伸黃瓜全産業鏈,提高果蔬生産全程機械化程度,增強現代農業産業融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優化産業發展組織架構。

丁集鎮成立鎮農業發展公司,引導村集體在村黨總支的指導下創辦股份經濟合作社,逐步形成以1家鎮農業公司為主導、以21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支持,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廣大小農戶為基礎的“1+21+X”的産業開發總體架構,全面推行統一農資採購、統一農技服務、統一農機服務、統一品牌銷售、統一互助管理的“五統一”經營模式,為推動丁集黃瓜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奠定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突出産業發展科技支撐。

丁集鎮主動對接省內外大院大所,打造丁集黃瓜産學研一體化基地,先後與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共建“丁集鎮黃瓜産業研究院”,與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合作成立“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華東試驗基地”,與揚州大學共建“江蘇淮陰黃瓜科技小院”,&&成立“長三角地區黃瓜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聚力推動研發資源與産業需求精準匹配。

(三)壯大産業發展人才隊伍。

丁集鎮統籌開展鄉土人才培育和外腦人才引進。大力開展高素質職業農民培育培訓,定期邀請農業專家和推廣服務人員開展講座,創新“田間課堂”模式,大力推廣黃瓜新品種、新設施、新技術、新模式,持續招引“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從事黃瓜良種繁育和新型技術模式集成示範。圍繞黃瓜産業提質增效現實需求,依託省委選派“科技鎮長團”體制機制優勢,主動對接江蘇省大院大所,邀請專業人才赴丁集挂職,共謀共策産業振興大計。

(四)豐富産業發展文化底蘊。

丁集鎮立足黃瓜産業基礎,大力挖掘特色農耕文化內涵,打造知名農業品牌,推進“文化+品牌+農業+旅遊”融合發展。依託黃瓜博物館、大數據中心等項目建設,多形式、多渠道宣傳展示黃瓜産業發展歷程和全産業鏈打造全程,成功舉辦首屆江蘇“好黃瓜”品鑒推介暨第一屆淮陰(丁集)黃瓜節。依託城市近郊優勢,因地制宜規劃佈局農旅融合發展項目,加快構建多業態融合的鄉村休閒文旅目的地體系。

二、主要成效

(一)基地建設成果突出。

示範區內建成了配套設施先進的黃瓜種植示範基地約800畝,配備玻璃智慧溫室育苗大棚4500平方米、新型的日光溫室大棚150余棟、大型溫室拱棚29個,建設果蔬保鮮存儲及分揀加工中心4000多平方米,配套建設了育苗基地、新品實驗推廣基地、綜合管理服務區等産業基礎設施和服務實施。通過示範引領,丁集黃瓜標準化生産基地規模實現近萬畝,年産鮮食黃瓜20萬噸,帶動周邊種植黃瓜近萬畝。

(二)科技強農成效明顯。

推廣“企業+科研院所+村集體+經營主體”的産學研合作模式,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加快落地擴散,每年培育培訓高素質蔬菜職業農民500余人,研發優特黃瓜品種26個,年産優質瓜苗450萬株,示範推廣多種綠色低碳種養循環模式。

(三)産業鏈條持續延伸。

示範區內基本形成集良種繁育、推廣服務、綠色栽培、食品加工、品牌營銷、休閒文旅于一體的黃瓜全産業鏈開發格局,丁集鎮先後獲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國家農業産業強鎮、江蘇省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丁集黃瓜入選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和江蘇省名牌産品。截至2022年底,黃瓜全産業鏈從業人員近5000人。

(四)共同富裕紮實推進。

以黃瓜全産業鏈發展為依託,丁集鎮探索推廣了“社會化服務帶動”“土地流轉+優先聘用”“訂單收購+價格保護+溢價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五統一”經營模式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和配套技術服務;鎮內龍頭企業、加工園區優先向低收入戶提供就業崗位,常年吸納500名當地農民就地就近務工,實現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引導職業農民與龍頭企業或基地簽訂訂單合作協議,目前已帶動20多個農戶承包大棚開展黃瓜標準化生産,承包戶年均收入普遍超10萬年,最佳可達200萬元。

三、經驗啟示

(一)走資源整合之路。

整合多渠道資金。積極向上爭取扶貧資金、富農資金、産業資金,整合多渠道資金投入到産業強鎮建設中來。堅持項目化運作。圍繞繁種育苗、蔬菜種植、倉儲加工及銷售等環節,啟動設施蔬菜育苗工廠及繁種基地建設,打造“特、優、新品種”蔬菜種植示範基地。補齊上下游短板。重點建設優質黃瓜生産示範基地、加工與倉儲物流設施和電商銷售平臺。

(二)走合作共贏之路。

依託“院校+”提品質。依託天津黃瓜研究所、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揚州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開展産學研合作,形成産學研一體化合作模式,攻關適宜當地的果蔬新品種、種植新技術和土壤施肥技術體系。堅持“基地+”強産出。依託蔬菜種植示範基地,根據瓜農自身需要,由村級合作社牽線推廣應用新品種和新技術。通過“企業+”拓市場。建立“企業+合作社”“企業+合作社+農戶”等多元利益聯結機制,引入農業龍頭企業,依託其成熟的銷售模式和銷售市場,幫助本地黃瓜農戶抱團闖市場。

(三)走融合發展之路。

以做強精深加工提效益。圍繞投資規模大、産業關聯度高、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黃瓜産業項目,開展精準招商和産業招商,深挖黃瓜産品附加值。以做優電商物流拓市場。建立丁集黃瓜大潤發超市專櫃和社區專賣店,搭建丁集鎮農産品電商平臺及丁集直播間,探索農村電商發展新模式。以做精鄉村旅遊聚人氣。整合全鎮休閒農業資源,依託“花海休閒小鎮”品牌效應,形成集觀光旅遊、休閒餐飲、農産品銷售為一體的新型農業産業形態。

(四)走聯農帶農之路。

當好土地流轉的“組織員”。鼓勵村集體領辦土地合作社,農民以承包地加入,委託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收入保底、盈利分紅。當好産業發展的“領跑員”。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整合鎮農業公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多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打造經營主體體系,統籌負責品牌打造、農資農機服務、市場營銷和科技服務等,發揮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示範帶動作用。當好脫貧攻堅的“保障員”。整合扶貧資金建設黃瓜扶貧産業園項目,帶動低收入村增收,吸納本地農民就業;成立村集體領辦的勞務公司,為周邊村民特別是相對貧困戶提供勞務信息諮詢、勞務分包服務,帶動農民創收增收,提高幸福感與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