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地處湘中偏西,總面積3636平方公里,轄31個鄉(鎮、街道、國有林場、高新區),695個行政村(工區、社區),總人口152萬,是湖南省最大的脫貧縣和“十四五”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國最大的移民後扶縣,也是革命老區、文化名城、産業大縣和旅遊強縣,素有“湘中寶地”之稱。新化是人文始祖蚩尤故里、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是中國梅山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蚩尤故里文化之鄉、中國武術之鄉、中國山歌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轄水車鎮、奉家鎮、文田鎮3個鄉鎮19個村(社區),總面積248.46平方千米,總人口3.66萬,有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6個、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2個、脫貧村12個。示範區擁有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梅山文化和茶文化歷史,更留下了“種子稀飯犒紅軍”“四代掃墓念紅軍”等紅色傳奇故事。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上千年的制茶工藝,紫鵲界示範區成為湖南紅茶最有魅力的産區,紫鵲界梯田又是中國唯一一處擁有全球農業文化和灌溉工程雙遺産頭銜的農耕寶地,是名副其實的茶旅文聚集區。
2022年,新化縣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實施了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兩大類12個項目。
一、鄉村振興水平全面提升
産業振興方面。新化紅茶摘獲“一縣一特”優秀農産品,新化縣入選首批“十大湘菜名縣”,奉家鎮被湖南省文旅廳評為全省第二批鄉村旅遊重點鎮;紫金茶葉公司的“渠江紅”紅茶被評為“湖南省十大茶葉品牌”,紫鵲界梯田入選全國5A級景區創建名單,集體經濟比上年增長71.2萬元,強村富民成效明顯。人才培育方面。共引進各類人才40余名,培訓致富&&人500余名和實用技術4000余人次,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文化振興方面。以政産學研為基調,深度挖掘紫鵲界示範區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梅山文化、茶文化等資源,並將文化資源與研究、學習、體驗、實用等聯絡起來,帶動紫鵲界全域內外推廣茶旅文品牌。生態振興方面。以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以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造等為重點,著力建設一批秀美屋場、水美鄉村和五美庭院等,高質量推動紫鵲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組織振興方面。出臺《新化縣2022年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推行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建立“五個一”機制;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生根、可開花、可結果的鄉村治理模式,形成黨員先鋒、志願服務、積分管理、同工同勞、共建共享的格局。
二、鄉村振興全方位耦合聯合發展
一是産業優先。堅持走特色化、品牌化道路,産業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二是人才強區。堅持“外引內育”,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文化鑄魂。全覆蓋推進農村文化建設,豐富了農民精神生活;全方位挖掘紅色資源,上團村成功創建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四是綠色發展。全部實行垃圾集中處理和村容村貌整治,下團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五是黨建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員幹部隊伍素質,全面推廣“積分制”。六是耦合聯動。五大振興全方位耦合聯動,互相促進,全面協調發展。
三、示範區紅色基因傳承情況
依託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紅色資源,建設紅色廣場、紅色體驗中心、兩處停車場、紅色文化室、長征亭及公共廁所,挖掘“種子稀飯犒紅軍”“火把燃燼送馬燈”“竹子坪深夜救火”“四代掃墓念紅軍”等紅色故事,採用黨史教育、紅色教育與美育教育相結合的模式,開發“沉浸式”的黨課。
四、示範區獲得的榮譽
1.國家級榮譽。2023年1月,新化縣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2022年11月,新化縣奉家鎮下團村被農業農村部“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和“中國農家樂特色村”。2023年3月,新化縣月光有機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全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省級榮譽。2022年10月,新化縣在第二十三屆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入選首批“十大湘菜名縣”(其中雪花丸子、水車魚凍、柴火臘肉、糝子粑蒸雞均來自示範區);新化紅茶(主産區為奉家鎮渠江源村、白茶源村)摘獲湖南省“一縣一特”優秀農産品稱號;2022年11月,新化縣奉家鎮被湖南省文旅廳評為全省第二批鄉村旅遊重點鎮;水車鎮錫溪村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創建村”;2022年10月,湖南紫金茶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渠江紅”紅茶被評為“湖南省十大茶葉品牌”;2022年8月新化縣紫鵲界梯田景區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2022年12月,湖南省月光茶葉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紫金茶葉科技有限公司被確定為湖南省農業産業化省級龍頭企業運行監測合格企業,新增認定新化縣新順和農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新化縣天渠茶業有限公司為2022年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2022年1月,奉家鎮渠江源村、水車鎮紫鵲界村、正龍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奉家鎮下團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2022年7月,湖南月光紅茶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月光紅茶、湖南古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梯米被評為湖南省知名品牌;2022年6月,紫鵲界貢米被評為地理標誌農産品保護工程;2022年9月,紫鵲界農耕實踐體驗教育基地,被評為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23年3月,水車鎮通過驗收成功創建為湖南省全域美麗鄉鎮;2023年4月,渠江源村入選全國美麗宜居村莊。
近年來,新化縣圍繞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目標,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以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三力提升”,在選優配強、學習培訓、服務群眾上狠下功夫,不斷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堅持“三個過硬”,細管理、清盲點、提標準,切實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幫助農民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堅持“三個增強”,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頭戲,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示範引領,推動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互促共進。黨建引領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為示範區建設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三力提升”,鄉村振興基礎更加堅實
一是建強隊伍育頭雁,提升基層組織領導力。推進鄉村振興與鄉鎮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換屆有效貫通、統籌落實,注重從一線選拔年紀輕、學歷高、思路新、活力足的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實現黨組織書記隊伍“學歷水平提升、專業素質提升、年齡明顯下降”目標。積極推進鄉村幹部“導師幫帶制”,選出優秀導師19名,幫帶新任村(社區)幹部114人。二是勤練內功抓培訓,提升基層組織戰鬥力。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以及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重要議題,納入每個基層黨組織學習內容,引導黨員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三是實幹為要促轉化,提升基層組織服務力。全面推進“一切工作到支部”,以主題黨日、在職黨員進社區、“黨群心、服務芯”、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等為抓手,推動縣、鄉職能部門服務項目下沉到村。建立完善“有事請找我”責任擔當機制,推廣實行“上梅紅”志願者服務管理模式,實現服務沉到網格、矛盾不出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
(二)堅持“三個過硬”,基層戰鬥堡壘更加牢固
一是細管理,推動積分制模式全面過硬。出臺《新化縣2022年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在示範區19個村全面推廣油溪橋積分制管理模式,以積分考核管理為主要形式,將村幹部的出勤,黨員作用的發揮,村民參與村建設、産業培育、集體經濟、人居環境政治、籌工籌勞和遵守村規民約情況進行量化打分,並以打分結果作為獎勵、村集體組織經濟分紅依據,切實推動“村”與“民”共商、共建、共享、共富,形成村民致富與村級發展“大河有水小河滿”的生動景象。二是清盲點,推動黨組織活動開展全面過硬。建立“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考評”的調度機制,對19個村下發每月工作重點清單,實行“點對點、一對一”的管理,重點圍繞基層黨組織整建提質、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反電信詐騙、森林防滅火、疫情防控等抓實抓細,全面落實落地“五包五講五到戶”活動。三是提標準,推動基層保障全面過硬。嚴格落實湖南省委關於全面加強基層建設“1+5”文件精神,建立在職村幹部基本報酬正常增長機制,確保村幹部基本報酬按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倍核發到位,並實現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全覆蓋。
(三)堅持“三個增強”,基層發展活力更加強勁
一是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能力。堅持縣級統籌、鄉鎮為主、村級實施的工作機制,對19個村統一制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由縣級領導&&,逐村研究落實發展措施。強化村黨組織領導,創建“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産業振興模式,帶動村發展茶葉、鄉村旅遊等特色優勢産業。二是增強服務群眾的主體責任。全面加強各層級各領域黨組織建設,實化“黨建+網格化管理服務”成果,19名“網格黨組織指導員”上崗任職,3名縣級領導幹部聯鎮、261名鄉鎮幹部聯村實現幫扶村“全覆蓋”。三是增強示範引領的品牌效應。充分發揮油溪橋村積分制鄉村治理模式和“上梅紅”志願者服務管理模式的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在示範區19個村全面推廣積分制、“上梅紅”試點,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民業務文化組織、紅白理事會、鄉賢理事會全覆蓋。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要求
黨的領導是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黨的力量只有挺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沿,方能有效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建優勢只有轉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黨建引領作用方能充分展現。
(二)尊重群眾主體地位是制勝法寶
新化縣在示範區建設過程中,通過圍爐夜話、院落會等方式,開展“知黨恩、講黨恩、曬黨恩”活動,提升群眾“主人翁”意識和感恩意識,讓村民群眾主動參與項目建設和鄉村振興偉大實踐中來;通過在示範區內推行積分制管理,將積分制貫穿于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凝聚了村民合力、激發了幹事的內生動力,形成黨員先鋒、志願服務、積分管理、同工同勞、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三)切實關愛基層幹部是重要保障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既是基層的管理者,又是當地群眾的“跑腿員”“廣播員”“安全員”。
(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有力支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村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最硬實的“腰板”,“腰板”不硬,寸步難行。
(五)構築發展長效機制是基本保證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體系建設是管根本、管長遠的。
近年來,新化搶抓湖南省“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機遇,依託紫鵲界茶旅文融合示範區項目建設,堅持“紅色領航、綠色發展”理念,做好紅色基因“傳承”、紅色血脈“賡續”和紅色資源“運用”等“三紅”文章,達成了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築牢一線戰鬥堡壘,推動老區強村富民的目的,形成立足自身資源打好“歷史牌”,嫁接自然資源打好“生態牌”,圍繞公共資源打好“政策牌”,引進社會資源打好“市場牌”的有益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做好紅色基因“傳承”文章,讓黨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一是保護紅色舊址,築牢紅色基因傳承支撐點。新化大力開展示範區革命文物保護行動,在紅二軍司令部舊址的基礎上,建設了紅色廣場、紅色體驗中心、紅色文化室、長征亭等,完成了村部廣場和紅色文化戲臺等改造。二是創作紅色精品,把握紅色基因傳承切入點。積極創作文藝精品,拍攝紅色微電影《種子稀飯犒紅軍》《火把燃盡送馬燈》等,編印與紅軍長征有關的本土教材,做到在劇中悟、從書中學。三是做強紅色宣講,挖掘紅色基因傳承閃光點。組建以黨史專家、紅色講解員、故事主人公後代為主的長征精神宣講團,通過故事主人公後代奉光珍等人口述爺爺奶奶輩發生的紅色故事,實現“紅色故事天天講,紅色薪火代代傳”。
(二)做好紅色血脈“賡續”文章,讓基層戰鬥堡壘長久續航
一是鍛造賡續紅色血脈先鋒隊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常態長效開展“黨群心 服務芯”五個到戶活動,經常性組織黨員幹部深入企業、項目工地、基層一線,變“基層群眾找上門”為“黨員幹部走上門”,用心用情辦好千家萬戶事。二是建強賡續紅色血脈教育陣地。以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黨性教育基地為依託,以專題黨課、參觀展館、重溫入黨誓詞、重走長征路、集體為紅軍烈士掃墓等活動為載體,讓廣大黨員幹部在“身臨其境”中重溫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成為了團結凝聚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教材。三是拓展賡續紅色血脈多元主體。奉家鎮渠江村推行建立了“一個科學合理的積分管理機制”“一支渠江紅黨員先鋒志願服務隊伍”“一個‘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鄉賢理事會”“一個扶危濟困的幫扶基金”“一個雲上宣傳服務平臺”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發展了“志願者”200余人,2022年義務出工6000人/天/次,營造出“人人動手、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三)做好紅色資源“運用”文章,讓老區群眾撬動共富
一是以“打造避暑旅遊勝地”為基礎,做大做強文旅産業。示範區以紫鵲界梯田、渠江源、紅二軍團司令部舊址、古桃花源、芭蕉山等5大景區為核心,初步形成了民俗特色交融,生態立業跟進的鄉村旅遊模式。二是以“講好紅色故事”為核心,做大做強紅色産業。以紅二軍團司令部舊址紅色旅遊開發項目為載體,大力發展紅色展覽、紅色旅遊、紅色研學、紅色體驗等産業業態,建設紅色文化展覽館200平方米,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三是以“一片茶葉”為依託,做大做強綠色産業。奉家鎮渠江源村圍繞茶旅文融合,實施茶葉低改2500畝,茶葉加工生産線2條,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立足産業富民興村,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茶企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務工、技術指導、産品包銷等利益聯結機制聯接群眾,帶動群眾致富增收,2022年實現茶旅文産值3.66億元。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注重“借題發揮”,立足自身資源打好“歷史牌”是做好“三紅”文章的基本條件
一方面,拓展紅色資源“廣度”。將分散的遺址遺跡化零為整、一體謀劃是盤活紅色資源的關鍵。另一方面,提高紅色故事“溫度”。避免“冰冷”的“政治説教”是講好紅色故事的前提。
(二)注重“借景生情”,嫁接自然資源打好“生態牌”是做好“三紅”文章的有效路徑
一方面,提升綠色産業融合水平。原汁原味的鄉土特色,是提升紅色産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增長極”。另一方面,發揮紅色旅遊集群效應。
(三)注重“借力使力”,圍繞公共資源打好“政策牌”是做好“三紅”文章的有力支撐
一方面,“有的放矢”提升紅色文化引領力。另一方面,“門到戶説”提升紅色資源傳播力。
(四)注重“借水行舟”,引進社會資源打好“市場牌”是做好“三紅”文章的內生動力
一方面,多元引入市場主體。另一方面,不斷豐富市場元素。
近年來,新化縣牢牢把握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機遇,不斷探索積分制推進鄉村治理,通過上下聯動、多方融入、協同發展,打造了新平臺,樹立了新風尚,産生了新效益,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實踐表明,實現積分制管理的有效運行,黨建引領是重要基石,群眾參與是動力源泉,公開透明是關鍵舉措,制度建設是根本保障,其對湖南其他地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推廣價值。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示範區在積分制管理試點推廣過程中,因地制宜在工作機制、管理主體、服務對象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觀念不斷深化。2022年,示範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330元,村級組織集體經濟收入增加71.2萬元,農民滿意度達到100%,實現了五大振興耦合聯動、協同發展。
(一)上下聯動共建“新平臺”,邁出了積分管理的“新步伐”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建立積分管理體系。出臺《新化縣2022年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範區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積分由基礎分、獎勵分和處罰分組成,各村制定積分制管理村民行為約束“負面清單”和勸導式“正面清單”,確保積分制管理更有公信力。二是突出指標分類,完善積分考核細則。在實施方案基礎上,各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積分制管理實施細則。三是突出結果運用,嚴格積分獎懲兌現。將精神鼓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以獎為主、罰為輔,各村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積分兌換超市”,確定積分兌換方式和物品。
(二)多方融入共治“新風尚”,打開了鄉村治理的“新局面”
一是黨員爭“分”,“積”強基層組織力。明確村幹部的出勤、黨員作用的發揮等的細化條款,將積分和黨員福利獎懲直接挂鉤,村級管理有了關鍵“抓手”和衡量標準,群眾有了歸屬感、榮譽感,村委有了公信力、號召力,從根本上實現了基層黨支部戰鬥力、向心力、凝聚力的迅速提升。二是群眾爭“星”,“積”發發展源動力。建立黨員先鋒志願服務隊,通過志願服務換積分的方式,在服務群眾的基礎上吸引群眾參與到村級治理。組織先鋒志願者隊&&參與村莊建設,發動村民群眾廣泛參與,結合網格化管理,長期有效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形成人人爭先參與的良好氛圍。三是全民爭“富”,“積”活鄉村生産力。長期以來,示範區村民依靠著傳統農耕自給自足,維持家庭開支。通過廣泛開展優秀家庭及個人評選活動,形成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團結和諧、自力更生、熱心公益活動的良好風尚,不少外地務工的年輕人選擇回到鄉村,辦起了農家樂,參與到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
(三)協同發展共享“新效益”,撬動了鄉村振興的“新支點”
一是積分讓加快項目建設做“乘法”。引導群眾以籌工籌勞方式參與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將“籌工籌勞”納入積分制,據不完全統計,示範區3個鄉鎮19個村項目建設共投入群眾義務工18000余個,節省資金400余萬元。二是積分讓推進資源整合做“除法”。突出土地等生産要素在積分管理中的賦分權重,根據土地性質用途,每出1分地,可積100—500分,整合了資源,撬動了發展,投資成本成倍的減少。三是積分讓促進人才回流做“加法”。通過積分引導新鄉賢回鄉參與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示範區共115名人才返鄉創業,新增農業經營主體50余家。四是積分讓開展環境整治做“減法”。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積分制管理的主要內容,開展農村垃圾、 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整治,減少農村“臟、亂、差”現象。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黨建引領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石
實踐證明,積分制之所以能夠在各試點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根本原因就在於始終堅持村級黨組織在積分制管理中的領導地位,將建好“積分兌換超市”與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讓村民對村級黨組織在積分制運行中作用的發揮能看得見、可信賴。
(二)群眾參與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動力源泉
推行“積分制”的初衷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是積分制順利推行的動力源泉。各試點村在積分制管理過程中,充分給予群眾“參與權”“評價權”“知情權”。
(三)公開透明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關鍵舉措
積分製作為一種激勵型制度,以形成一套實效明顯的“獎勵—懲罰”機制為首要目標。公開透明是進行積分制管理的關鍵。實踐證明,只有高度重視積分制的規範管理,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做到積分項目全覆蓋,積分對象全參與,積分過程、積分獎勵全公開,才能充分發揮出積分制管理的優勢作用。
(四)制度建設是積分制管理有效運行的根本保障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證。加強制度建設是開展“積分激勵”的前提。實踐證明,只有定出了積分“規矩”,亮明了積分獎懲“標尺”,才能充分發揮積分制管理的效能,使積分制在鄉村治理中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