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地處湘、粵、贛三省交界處,全縣土地面積2400.7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217個村,總人口41.68萬人,常住人口34.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4萬人,是湖南省散居民族重點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國家重點扶持的老區貧困縣。202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8.1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5.63億元。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環沙洲農旅鄉村振興示範區(簡稱示範區)位於汝城縣西部,涵蓋文明瑤族鄉、延壽瑤族鄉2個鄉鎮共21個行政村,分別是文明瑤族鄉沙洲村、秀水村、五一村、韓田村、文市村、快樂村、新東村、新旭村、樓江村、東山村、上章村、大源村、良田村等13個行政村,延壽瑤族鄉官亨村、壽水村、下楊村、留觀村、城江村、銅城村、郭家村、東壽村等8個行政村。
一、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水平情況
一是農旅産業得到進一步發展。通過在示範區實施民宿配套設施、産業道路建設、紅色文化配套設施等農旅融合産業項目,推廣“紅色文化+旅遊”“古色資源+旅遊”“瑤鄉風情+旅遊”等發展模式,推動旅遊産業與紅色文化、古色資源、瑤鄉風情深度融合,帶動産業優化升級。
二是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夯實。通過實施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質改造鄉村道路建設,修復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改善群眾生産生活條件,增強示範區發展後勁,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三是人居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通過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項目,開展美化亮化、拆舊拆危、垃圾處理、入戶道路、污水治理,有序推進村莊改造提質,改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提升村級文化底蘊。同時,引導村民合理利用村莊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和特色産業,建設宜樂宜遊宜居的特色村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四是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項目的實施,推廣“企業+基地+農戶”和“企業+基地”生産模式,擴大農産品供給規模;發展集農産品生産、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模式,降低農産品生産成本;利用“紅色沙洲奈李節”“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湘粵贛蔬菜水果博覽會”等節會和創新電商、微商、直播平臺等營銷模式,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確保群眾增産增收。
二、示範區域內鄉村振興整體性、協同性
一是以産業鏈為抓手,推進産業大振興。一是優化了綠色蔬菜、茶果産業、林藥經濟、特色養殖等四大産業鏈項目,以水果産業為重點,推進了三産融合。
二是以人才外引內培相結合,推進人才大振興。制定了人才振興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和鄉村人才培養培育力度。
三是以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推進文化大振興。以“四會治村”為抓手,全面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沙洲村村規民約入選全省十佳村規民約,各村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紅黑榜”“義行善舉榜”,定期開展動態評比和先進典型評選活動。
四是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推進生態大振興。一是持續整治環境衛生,積極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鄉村“搞衛生除垃圾清雜物防疫情”活動。二是持續實施“廁所革命”,進一步壓實責任。突出抓好人居環境整治、産業發展、基礎設施、村集體經濟等。
五是以夯實基層黨建為重心,推進組織大振興。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核心作用,加強黨支部“五化”建設,以沙洲省級黨建工作示範點為樣板,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汝城模式”,推行馬上辦、指導辦、幫辦代辦、預約辦、上門辦“五辦”服務模式,讓群眾足不出村辦成90%以上想辦要辦的事,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汝城縣運用脫貧攻堅重要經驗,探索“黨建+鄉村振興”,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積極描繪“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圖景。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幹部幹在前。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在推動村民自治、産業發展的核心引領作用。一是黨員幹部成為先鋒模範。鎮、村、工作隊、理事會“四支隊伍”堅強有力,在工作中,衝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二是村規民約變成鐵規。“四支隊伍”人員入戶走訪,形成村規民約討論稿,結合垃圾分類培訓等工作同步徵求村民對討論稿的意見。經過多輪反饋和修改,統一了村民思想,最後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後形成正式稿,並由村民理事會負責對村民遵守村規民約進行引導和監督。三是産業發展變成可持續動能。目前,示範區內圍繞農業主導産業,整合紅色旅遊資源,依託鄉村振興,不斷推進鄉村旅遊、民宿發展“小旅遊圈”,通過土地流轉、入股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方式,促進村集體增收。
(二)堅持示範引領,以創新思維破解難題。一是轉變理念。以全村無一間危舊房、無一處“臟亂差”、無一戶不滿意的“三無”目標,實現了由“政府包辦”向“村民要辦”、“重建輕管”向“建管並重”、“把農村建設成城市”向“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大投入、高大上”向“花小錢、辦大事”的四個轉變。二是創新舉措。探索推進靠黨建引領、管理靠村規民約、建設靠投工投勞、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增減挂鉤、持續靠産業支撐的“六靠”措施。三是破解難題。在拆舊前,通過“問計於民”夜談會、入戶走訪、張貼公告等方式,為村民講清楚了危舊房拆除、土地增減挂鉤等政策,讓村民明白了拆舊的好處。同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補償,對建房需求強烈的村民,採用“拆舊”模式,對有意願復墾的村民,採用“土地增減挂鉤”模式。確定拆遷模式後,為了破解“置物”難題。
(三)堅持村民主體,一切讓村民説了算。一是明確了治理主體。在90%以上的村民簽字同意後開始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建設。堅持“項目決策聽取村民意見,項目實施組織村民參與,項目監督權交給村民,工作效果由村民評價”,讓村民真正參與進來,成為鄉村治理的主人。二是構築了治理體系。通過“黨支部+理事會+村規民約”體系推動鄉村治理,三是健全了治理制度。建立“村規民約+村民評議+夜談會問計”的治理制度。通過村規民約提高了村民自我宣傳、自我防範、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意識。通過村民評議制度解決“鄰里事”“難纏事”,達到矛盾在基層化解、問題在一線解決的效果。通過夜談會問計零距離宣傳政策,融洽了黨群幹群感情。四是建強了治理組織。做好“協商共治”文章,通過村民民主推薦,組成村民理事會,配合支村兩委開展工作,全程參與工程監督管理。五是找準了治理抓手。鄉村治理要有切入點、有抓手,先從拆舊房茅廁、硬化巷道路面、宅基地復墾等村民最直接、最關心的利益問題開始整治,從村民走路是否方便、門前屋後是否乾淨等小事抓起,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建設、産業發展等實實在在的項目或舉措,讓老百姓在參與建設中感到實惠變化。
(四)堅持因地制宜,實現花小錢辦大事。一是用好土地增減挂鉤政策,向土地要錢。二是就地取材,減低成本。就地就近節約、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三是投工投勞,節約造價。經過反復徵求村民意見,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時,決定採用村裏出材料,施工由村民投工投勞的模式,節約了工程造價,做到了花三分之一的錢完成項目建設。村規民約規定,在村莊改造時,受益農戶投工投勞,不得浪費材料。在項目推進中,始終遵循村民自願投工投勞原則。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內生動力”是最好的驅動。在探索實現鄉村振興有效路徑之初,示範區轉化角色,變主導為引導,變治理為服務,不搞大面積推進而是由各村自主報名小範圍試點,自下而上,由村民主動簽字同意爭創鄉村振興示範村,提高了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主人意識不斷增強。
(二)“群眾小事”是最大的民生。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群眾迫切需求的小事抓起,體現的是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心和愛護。從群眾的切身實際出發,才能把工作抓實、抓好,一味做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反而會吃力不討好。
(三)“支村兩委”是最強的堡壘。實踐證明,建好一個堅強的兩委班子,是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充分發動村民、激發村民內生動力的有力保障。
(四)“治理模式”是最實的方法。“黨支部+村民理事會+村規民約”治理模式,是黨支部成為堅強戰鬥堡壘,村民理事會成為村民貼心管家,村規民約成為治理村民鐵規,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生動實踐。
汝城是紅色革命老區,“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近年來,汝城總書記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國家、省、市鄉村振興局的關心指導下,創新“四齣六靠”模式,即項目建什麼、怎麼建、如何管、好不好都由群眾定,推進靠黨建引領、管理靠村規民約、建設靠投工投勞、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項目支持、持續靠産業支撐,逐步形成“支部扎樁、社團織網、三員共治”的治理體系,營造了風清氣正、鄰里和睦的鄉村文明新風尚。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農旅結合,産業發展提質增效。一是“旅遊+”開發。依託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古色鄉風三色資源,大力發展農旅經濟。組織農家樂廚師培訓班、鄉村旅遊培訓班等“人人有技能”培訓,發展民宿、農家樂等配套産業。二是“黨建+”振興。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建成了光伏發電廠、瑤族農家樂等村級企業,採取委託經營、提供就業、分紅等模式,持續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體收入。三是“可持續+”發展。示範區以紅軍長征為主題,以沙洲瑤族村為核心,整合紅、綠、古三色資源,打造成沙洲核心區、田園綜合體兩個組團,形成了四季果園採摘區、生態垂釣休閒區、田園生活體驗區、紅色傳統教育區以及生態觀光農業景觀帶等“四區一帶”,成為集生態環境美、文化風情美、旅遊服務美、産業發展美于一體的農旅結合典範。
(二)堅持生態宜居,文明建設蔚然成風。一是改善人居環境。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成了180棟民居的立面改造、保留了34棟特色古民居,新建了磐石公園、民俗廣場、紀念廣場、村民活動中心、養老休閒中心,高規格實施了景觀提質改造、河道治理等工程,人居環境大為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二是提升服務水平。新建配有 “圖書閱覽室”“黨員活動室”等功能齊全的村級服務平臺,落實“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上門代辦、預約辦、指導辦“五辦模式”,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辦結。三是保障和諧穩定。建立村治安隊、巡邏隊,積極發展壯大村組人民調解員、信息員隊伍,在村主要幹道、路口安裝監控,建立起立體治安防控網絡。抓實人民調解工作,及時排查和妥善化解各類村民矛盾糾紛,基本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三)堅持紅色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一是構築紅色基地。以“半條被子”故事為主線,深入挖掘紅軍長征途中在汝城發生的歷史故事,綜合運用歷史資料,生動翔實地展現了紅色汝城各族英烈的光榮歷史,通過雕塑、書畫、遺物、聲像和遺物展現等形式,供遊客緬懷瞻仰、學習研究。“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相繼入選第三批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十多個教育基地或教學點。二是傳承紅色基因。把“半條被子”精神當傳家寶,深入開展“弘揚半條被子精神,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主題實踐活動,實施聽民意解民難、困難群眾幫扶、矛盾糾紛化解、特色産業培育、農村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村務清理公開、掃黑除惡等“八大行動”。三是擦亮紅色品牌。承辦中國(郴州)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中國豐收節汝城分會場、“沙洲·半條被子”品牌聯名發佈會等大型活動,聯動中省市縣多種媒體廣泛宣傳推介“半條被子”故事。
二、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一)汝城在推進示範區建設中始終堅持緊緊依靠群眾、充分發動群眾,創新“四齣”的辦法,共同參與“怎麼建”。一是政府出料。對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劃定公共區域和個人區域建設,由鄉鎮鄉村振興辦會同村民理事會、村民實地開展面積測量,計算用料,鄉政府統一採購,供應商以低於市場10%的價格配送材料。採取政府統一採購、公共區域集體負擔、超出區域個人自付的方式,公共建設區域材料費和個人建設區域面積在50㎡以內的材料費由村級鄉村振興建設資金結算,個人建設區域超過50㎡的,以30元/㎡標準由農戶自付,既節約了資金,又保證了材料的質量。二是群眾出力。鄉村黨員幹部輪流在示範區宣講“半條被子”精神,宣傳項目政策,解答群眾諮詢,聽取群眾意見,幫助群眾算清經濟賬,消除思想顧慮,本地黨員幹部&&拆除自家危舊房,帶動群眾主動拆舊,有的項目佔用了老百姓土地,他們也不要求補償,積極動手改變村容村貌,煥發出幹群攜手同心幹的大合力,涌現出示範區村民黃丙旺、黃品千、賴艷華自發到項目工地送茶送點心等感人場景,示範區累計拆除危舊房13500平方米。村民周大權説:“搭幫共産黨好,項目建得好,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有奔頭”。文市村西水組主動把舊房子拆了空出來的土地捐獻給村裏做公益事業,城下組40余戶村民把拆除的3000多平方米危舊房屋騰出的土地無償捐贈給村集體。三是村民出工。為破解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建設中勞力不足、資金不足的困境,村民理事會明確以投工投勞的形式建設,約定18歲以上的勞動力投工,因事不能參與的,按每工時50元請人代工,個人建設區域50㎡內的巷道硬化由自己實施建設。一些外出務工人員、本村在外公職人員主動回村投工投勞,有的老百姓還踴躍捐款捐物、捐花捐樹。四是村賢出資。依託微信群、QQ群、“夜談會”等平臺,加強聯絡宣傳,引導村賢發揮自身在資金、技術、人脈等方面的優勢,參與家鄉建設,激活村賢“細胞”,累計募集資金383.45萬元。韓田村村民張煒等人把自己的機械設備,無償投入項目建設,原本計劃用時40余日、投資10萬元的廣場鋪設,實際只用了20余日、投資8萬元就高質高效完成。
(二)項目完成後,以“六靠”為標準,以群眾評價為標尺,確保做到花小錢辦大事,讓群眾更滿意。一是推進靠黨建引領。在示範區,黨員幹部與村民結對認親,開展連片包戶活動,常態化進行“日訪夜談”和“大包乾、大走訪、大問計、大排查、大化解”活動,白天黨員幹部挨家挨戶走訪群眾做服務,晚上在村村組組召開“板凳會”“夜談會”,對村裏基礎設施、産業發展、景區建設、鄉村振興等事項同聲共氣,共商共謀。二是管理靠村規民約。每個村都結合村情制定了村規民約,通過“村支兩委”提前入戶走訪,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認可的規範建房、畜禽圈養、衛生評比等法律法規不好管的事情作為主體框架制定村規民約,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會後正式頒發。由村民大會選舉産生理事會,負責對村民遵守村規民約予以引導和監督。三是建設靠投工投勞。充分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識,家家戶戶齊動手,主動參與巷道硬化、污水溝建設、村內果園建設等工作中,既加快了巷道硬化、廁所改造等工程進度,也提升了村民滿意度。四是材料靠就地取材。村民們用山上竹子做成菜地籬笆、用河裏鵝卵石鋪設巷道、用舊房青磚硬化主幹道路等,因地制宜美化房前屋後,打造菜園果園,建設圍欄巷道,又將廢棄的破瓦舊磚、破壇舊罐等嵌入村墻村景,讓每一塊田都成為“一個景”,每一面墻都成為“一幅畫”,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五是投入靠項目支持。積極向上爭資立項,整合土地增減挂鉤、廁所革命、農村環境整治等項目資金,所有的投入從項目資金中解決。六是持續靠産業支撐。結合紅色旅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體驗農業,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開闢“電商+合作社+農戶”通道,遠隔千里的“北上廣”變成“次日達”,農産品遠銷全國各地,給村民帶來“真金白銀”,實現企業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壯大、村民收入增加“三贏”。東山村明興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60多畝,帶動農戶158戶、486人,靈活用工1600余個。引進興盛優選打造沙洲現代農旅示範基地,流轉178戶農戶土地,每天就近安排務工人員100人以上,吸納村民資金入股215萬元,2021年7月以來,帶動銷售全縣奈李、辣椒、茄子、生薑等農産品900余萬元。去年9月,一年一度的沙洲“奈李節”,僅一天就簽單200萬斤。沙洲水果流通大戶朱向勇感慨萬千:“如今,全縣每年70%以上的鮮果通過網絡賣到了全國各地,村裏的水果還挂在樹上就被合作社和電商老闆訂購了。”同時,在加強安全監管基礎上,鼓勵引導群眾因地制宜挖“地窖”儲藏小黃姜,價格低時將農産品儲藏起來,價格高時再賣出去,既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又提升了産品附加值,去年僅這一項就讓群眾增收8000多萬元。截至目前,示範區共發展水果、生薑、茶葉共12余萬畝,為鞏固脫貧、振興鄉村提供了強有力的産業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