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南部,全縣轄8鎮2鄉、94個行政村、7個社區居委會、678個村民小組。縣域總面積1319.5平方公里,耕地43萬畝,總人口24.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42萬人。正寧縣是革命老區、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了西北地區第一個臨時革命政權(1932年成立的寺村垣革命委員會),也是革命民歌《繡金匾》的誕生地。縣內紅色資源富集,1929年即有共産黨活動,並建立黨組織;1935年成立黨政組織。劉志丹、謝子長、鄧小平、習仲勳、彭德懷、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浴血戰鬥,傳播紅色火種。正寧縣曾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列入國家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018年如期實現脫貧摘帽。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評估,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全面勝利。
2022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完成36.23億元,增長19.6%;第一産業增加值完成7.32億元,增長6.4%;第二産業增加值完成10.19億元,增長240.6%;第三産業增加值完成18.72億元,下降0.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48%;固定資産投資完成33.98億元,增長1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23億元,增長0.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35571元、13227元,分別增長4.1%、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73億元,下降24.84%。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正寧縣堅持把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項目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機遇,經過多個環節的競爭選拔,成功入選該項目,著眼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先行示範區,依託全縣産業發展、資源稟賦、文化底蘊、人文生態等基礎,經過綜合分析、實地調研、會議審定等程序,劃定示範帶動作用較強的肉牛産業鄉村振興示範片帶、四郎河川區整流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片帶2個,覆蓋3個鄉鎮6個行政村。
項目實施以來,正寧縣堅持把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與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立足全縣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化底蘊、人文生態等基礎,著眼打造鄉村振興區域發展先行區,以四郎河川鄉村振興示範廊道建設為主線,以正周路、南羅路鄉村振興示範帶農業産業現代化發展為重點,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全力推進示範區産業發展、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就業增收、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農業特色産業發展方面,圍繞肉牛産業鄉村振興片帶建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農戶嵌入、鏈條發展”的産業發展思路,著眼肉牛産業擴群增量,投入資金1838.13萬元,培育形成養牛養殖專業鄉鎮2個、專業村7個,採用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肉牛養殖農戶建設牛棚131座、建設肉牛養殖家庭農場5家,投入100萬元委託代養架子牛64頭。圍繞設施農業首位産業定位,著眼蔬菜産業擴面增量,建設春早秋延鍍鋅蔬菜鋼架大棚50座,維修蔬菜大棚29座,帶動158戶菜農發展蔬菜産業。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以打造四郎河川區整流域推進鄉村振興片帶為重點,統籌推進正寧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精心組織實施公益基礎設施改造工程、安全飲水提升工程、正艾公路改建工程等基礎設施項目,硬化路面10.4萬平方米,新修産業路2.2萬平方米,建設排水渠2.1公里,新建漫水橋2座,建蓄水池5座。
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著眼建設“人居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和美鄉村,組織實施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程,綜合整治示範村沿線環境衛生,落實鄉村建設示範村“三類戶”風貌改造獎補950戶,硬化進戶路11.7萬平方米,美化庭院6.3萬平方米,安裝垃圾分類收集箱41個,配備垃圾清運車6輛,平整土坎14.5萬平方米。
勞動力就業增收方面,注重引才興村,圍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緊盯市場需求“能力培訓、孵化創業、帶動增收”三大環節,採取專業機構培訓、崗位提升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立足鄉村人才振興基礎,實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五化”工程,開展“一對一、點對點”農業實用技術人員培訓500人次。
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實施以來,正寧縣搶抓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政策機遇,以項目區為重點,立足早勝牛獨特的種質資源,結合正寧良好的肉牛養殖環境和群眾養殖傳統,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農戶嵌入、鏈條發展”的思路,著眼構建種養循環生態發展模式,採取“合作經營建規模基地、金融合作帶群眾養殖、投母回購促整體發展”運營方式,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或養殖戶”“投母還犢”等肉牛養殖發展模式,構建形成政、企、社、場、村、戶“六方聯動”肉牛産業聯合體,持續強化肉牛營養保供體系建設,充分吸納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把群眾牢牢嵌在産業鏈上,以“産業鏈”帶動“致富鏈”,讓群眾通過肉牛産業發展實現增收富裕。
一是投母還犢“擴規模”。以肉牛養殖企業為載體,簽訂縣政府、農擔公司、農信聯社、養殖企業“養牛貸”合作協議,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基金,由農擔公司和養殖企業共同擔保,政府協調農信聯社貸款並貼息,養殖企業用貸款購買優質基礎母牛,並投放給合作社(養殖戶),貸款期限三年,由農戶根據養殖情況,三年內償還本金。農戶所養母牛産下牛犢長到4個月後,由龍頭企業委託合作社以保底價1萬元進行回收,如果市場價格高於1萬元,按市場價格回收。目前,已為合作社擔保貸款300萬元、為85戶群眾投放母牛210頭,構建形成了“政府+農擔公司+農信聯社+養殖公司+合作社(養殖戶)”的“五位一體”合作運行模式。
二是戶托社養“降成本”。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戶托社養”模式,政府協調銀行向“三無一有”(無經驗、無資金、無勞動力、有養牛意願)人員貸款3到5萬元用於購買牛只,所購牛只寄養到運行良好的龍頭企業(合作社),企業(合作社)按比例收取一定的管理費、飼草料費用,促進肉牛産業規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發展。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全程監督保障肉牛産業科學運行,示範區共培育發展100頭以上養牛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36個,帶動農戶養殖206戶,戶均年增收1.8萬元以上。
三是訂單養殖“保收益”。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發展的方式,由龍頭企業(合作社)與養殖戶簽訂收購協議,實行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價、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的經營管理模式,養殖戶只負責日常飼喂,其他技術性以及後期育肥、銷售等環節的工作由龍頭企業(合作社)負責,龍頭企業(合作社)和養殖戶實現長期穩定收益、多方共贏發展。
四是飼草種植“強保障”。採取“扶持群眾種草+招引企業做草+統一配方供草”的方式,對種植玉米的農戶按照每畝2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每年青(黃)貯飼草16萬噸以上。採取招商引資、企業聯建等方式,建設飼草加工廠和早勝肉牛營養配送中心,依託草業公司、合作社和養殖大戶,與農戶簽訂飼草種植回收協議;飼草收貯企業和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的訂單種植農戶糧改飼項目資金補助比例為6:4。推動飼草由“自産單一料”向“配方營養料”轉變,構建集種植、青貯、加工一體化的優質早勝肉牛營養保障體系。示範區內飼草種植農戶戶均增收763.58元,畝均增收64元。
五是以糞換肥“促循環”。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建設有機肥廠,由有機肥廠與養殖企業(合作社)、規模養殖戶簽訂糞污回收處置協議,將産生的牛糞免費提供給有機肥廠,加工成有機肥,有機肥廠按照1:0.15糞肥比為養殖場提供有機肥,養殖場(戶)將有機肥提供給飼草種植戶用於種植有機草和玉米,為肉牛提供充足的飼草保障,推動形成“有機草-有機牛-有機肥-有機草”種養循環,群眾使用有機肥種草達到80%,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實現種草養牛兩促進、品質效益雙提升。示範區內以糞換肥數量為4.9萬噸(糞),肥8621噸,飼草種植戶戶均增收116元。
六是就近務工“增就業”。堅持“有牛養牛、沒牛種草、牛場打工”的增收路子,積極引導牛肉養殖企業就地就近吸納勞動力就業,對於吸納當地勞動力在50人以上的企業給予一定獎補。近兩年,示範區內肉牛産業鏈吸納本地農民務工3500多人次,年人均收入達15000元。肉牛産業各類經營主體吸納農民參與肉牛養殖、屠宰加工等,養殖環節增收約3300元/人/月,加工環節增收約3000元/人/月。同時,招聘懂養殖技術的村級防疫人員120人,年人均工資1.2萬元。
七是配股分紅“穩增收”。搭建“政銀企擔”合作平臺,整合中央和省市縣各類財政資金2億多元,發放金畜貸等涉“牛”支農貸款1.52億元。政府優選帶動能力強、運營效益好的龍頭企業、合作社作為承接主體,將扶貧資金、銜接資金、涉農資金1.52億元,配股到龍頭企業、合作社,按6%的標準進行分紅,目前,為村集體和農戶分紅260萬元,促使農民變股民,確保了群眾穩定增收。
經驗啟示及推廣價值
正寧立足早勝牛獨特的種質資源優勢,逐步構建起種養循環生態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群眾富裕,形成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宣傳引導是促進農民廣泛參與的重要手段
通過設計“隴東早勝肉牛”品牌標識,聘請著名軍旅藝術家張保和擔任隴東早勝牛形象大使,發佈宣傳片《你説這牛牛不牛》等形式,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提高農民對發展肉牛養殖産業前景和政策的認知。
依靠資源是促進現代牧業發展的基礎
正寧縣充分利用糧食、秸稈等飼料資源優勢和已有的早勝肉牛資源,建立早勝牛種質資源庫,通過“三元輪迴雜交”,選育早勝肉牛新類群,把早勝肉牛經過繁育成一個畜牧業精品,增強了産業的競爭力,促進了牧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政府推動是促進農業産業發展的關鍵
為全面推進全縣肉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縣政府出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編制了隴東早勝肉牛産業五年發展規劃,出臺肉牛産業突破提升方案、“牛十條”、見母補犢等獎補政策、肉牛産業“五雙計劃”,明確了龍頭企業、家庭農場、養殖專業村、專業戶獎補標準,細化了肉牛産業發展用地、用電、財稅、金融、品牌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為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助推了正寧肉牛産業蓬勃發展。
建立利益聯結是助推群眾富裕的有效方式
正寧縣構建的“企業+合作社+農戶或養殖戶”“投母還犢”發展模式形成了 “五統一”的經營管理秩序,引導企業與農民結成産業利益聯結共同體,共同提升價值鏈和利益鏈。同時,肉牛養殖企業通過吸納當地剩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落實配股資金,促使農民變股民,實現群眾多元增收。同理,其他縣域可以依靠這種發展模式,通過企業化帶動和利益共同聯結機制實現産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