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概覽)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組建志願軍,為援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保衛中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霸權地位,推行侵略政策,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國總統H.S.杜魯門命令美國駐遠東的海、空軍參戰,支援南朝鮮(韓國)軍。27日,杜魯門發表聲明,宣佈派兵入侵朝鮮,並令美國海軍第7艦隊侵入台灣海峽,侵佔中國領土台灣。同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沒有蘇聯和中國兩個常任理事國參加的情況下,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南朝鮮以“必要的援助”。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在朝鮮的各國部隊的提案,並委託美國提供人選。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後由M.B.李奇微、M.W.克拉克繼任)。
  中國主張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對於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和侵佔中國領土台灣表示極大義憤。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同日,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指出:杜魯門27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於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中國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台灣而奮鬥到底。7月6日,周恩來再次發表聲明,指出聯合國安理會6月27日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為非法,中國人民堅決反對。
  為保衛中國東北地區的安全和在必要時援助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爭,中央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根據毛澤東的提議,于7月13日作出《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第13兵團及其他部隊共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後又調第9、第19兵團作為二線部隊,分別集結于靠近津浦、隴海兩鐵路線的機動地區。
  9月15日,美軍趁朝鮮人民軍主力在朝鮮南部洛東江地區作戰之際,以其第10軍于朝鮮西海岸仁川登陸,配合正面部隊對朝鮮人民軍實施兩面夾擊,並向北推進。戰局發生了不利於朝鮮人民軍的急劇變化。
  9月30日,周恩來發表講話,警告美國: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隨後,中國政府又通過外交途徑進一步向美國政府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是,美國政府無視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初令其侵略軍越過北緯38線(以下簡稱“三八線”),企圖迅速佔領全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境危急。與此同時,美軍空軍不斷轟炸中朝邊境的中國城鎮和鄉村,海軍不斷炮擊中國漁船和商船,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伊始,十分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以恢復和發展經濟。然而,美國硬要將戰爭強加到中國人民頭上。中國人民忍無可忍,決心對付這一挑戰。10月初,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和毛澤東主席根據朝鮮勞動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和中國人民的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同朝鮮人民一起共同抗擊美國侵略者。為在軍事上掌握主動,中央軍委對投入作戰的兵力、後勤保障、武器裝備以及國土防空、東南沿海防禦等重大問題進行了週密部署。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協同朝鮮人民軍實施戰略性反攻作戰,將“聯合國軍”打退到“三八線”南北地區
  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遊擊戰相結合的方針,因勢利導,避強擊弱,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改變防禦作戰計劃,實施反擊戰役。志願軍入朝之前,為了有把握地進行作戰,中央軍委曾計劃先組織防禦,創造條件,然後再舉行反攻。志願軍入朝後,在開進中發現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軍前進甚速,志願軍已來不及先敵佔領預定防禦地區,且“聯合國軍”尚未發現志願軍入朝參戰,正在分兵冒進,為志願軍在運動中殲敵提供了有利機會。毛澤東當機立斷,于10月21日指示志願軍改變原定防禦計劃,採取在運動中殲敵的方針,指出:現在是爭取戰機問題,是在幾天之內完成戰役部署,以便幾天之後開始作戰的問題,而不是先有一個時期部署防禦,然後再談攻擊的問題。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于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將“聯合國軍”打回“三八線”,扭轉朝鮮戰局。 志願軍初戰獲勝後,彭德懷估計“聯合國軍”將繼續進攻,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以一部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後撤待機,準備在預定戰場上各個殲滅敵人,並將戰線推至元山、平壤一線。將剛入朝的第9兵團(3個軍)部署在東線,其餘6個軍部署在西線。毛澤東批准了這一方針和部署。此時,志願軍在前線的作戰兵力達38萬多人,與“聯合國軍”22萬人相比,數量佔有優勢;“聯合國軍”雖然已經發覺志願軍入朝參戰,但卻錯誤地估計志願軍參戰只不過是為保衛邊界,最多不超過六七萬人。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起旨在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志願軍按預定計劃,故意示弱,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地區後,立即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于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被迫棄平壤、丟元山,分從陸路、海路退至“三八線”以南。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又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的重大勝利,扭轉了朝鮮戰局。
  為粉碎“聯合國軍”整軍再戰的企圖,乘勝越過“三八線”。“聯合國軍”在戰場上連遭失敗,引起美國統治集團不安。為挽回敗局,美國于12月14日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成立所謂“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打出“先停火,後談判”的幌子,企圖爭取時間,整軍再戰。同時,還以準備使用原子彈來恐嚇中朝人民。為不給“聯合國軍”以喘息時機,在政治上取得更大主動,毛澤東決定志願軍立即越過“三八線”。據此,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于1950年除夕發起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這次戰役,採取穩進的方針,志願軍集中6個軍,在人民軍3個軍團協同下,對依託“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的“聯合國軍”發起全線進攻,將其從“三八線”擊退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佔領漢城,並適時停止了戰役追擊。
  抗擊“聯合國軍”反撲,實施積極防禦作戰。志願軍連續取得三次戰役勝利後,中央軍委為準備長期作戰,決定志願軍部隊採取輪番作戰方針。這時,志願軍一線部隊,由於連續作戰,已相當疲勞,兵員、物資未及補充,因而主力轉入休整,準備春季攻勢。“聯合國軍”發現志願軍補給困難,第一線兵力不足,便迅速補充人員、物資,調整部署,于1951年1月25日恢復攻勢。志願軍立即由休整轉入防禦,與朝鮮人民軍一起,展開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戰線頑強抗擊,集中主力6個軍(軍團)在東部戰線橫城地區對南朝鮮軍實施反擊,並取得了勝利,但未能打破“聯合國軍”主要方向上的進攻。第二階段,為了以空間換取時間,掩護後續兵團到達,準備新的反擊作戰,遂在全線轉入運動防禦,節節抗擊,消耗與疲憊“聯合國軍”。3月14日,中朝人民軍隊主動撤出漢城。4月21日,將“聯合國軍”扼制在“三八線”南北附近地區,志願軍後續兵團也完成了集結。
  以進攻粉碎“聯合國軍”的側後登陸計劃,奪回戰場主動權。 當“聯合國軍”佔領漢城向“三八線”推進時,麥克阿瑟同杜魯門在侵朝政策上發生嚴重分歧,杜魯門于4月11日撤銷麥克阿瑟的職務,任命李奇微為“聯合國軍”總司令。“聯合國軍”再次越過“三八線”後,計劃以側後登陸配合正面進攻,將戰線推進到朝鮮蜂腰部,即平壤、元山一線,建立新防線,以便在軍事上、政治上取得有利地位。志願軍由於第19、第3兵團的到達和原在元山地區休整的第9兵團重返前線,兵力已居優勢。根據毛澤東提出的“戰爭準備長期,儘量爭取短期”的指導方針,中朝人民軍隊決定以進攻粉碎“聯合國軍”的側後登陸計劃,殲滅其有生力量,奪回戰場主動權。4月22日,中朝人民軍隊發起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首先集中志願軍11個軍和人民軍1個軍團于西線實施主要突擊,再次越過“三八線”,直逼漢城;接著,志願軍又轉移兵力於東線,同人民軍一起給予縣裏地區的南朝鮮軍以殲滅性打擊。勝利後,中朝人民軍隊為保持主動,向北轉移,準備新的作戰,至6月10日,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從而結束了戰爭第一階段的作戰。
  中朝人民軍隊歷時7個多月的作戰,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三八線”,共斃傷俘敵23萬餘人,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實行戰略防禦,邊打邊談,勝利結束戰爭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其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鬥爭尖銳複雜;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攻防作戰頻繁;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實行戰略轉變,朝鮮停戰談判開始。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後,戰爭雙方的軍事力量趨於均衡,戰場上形成了相持局面。“聯合國軍”投入到戰場上的總兵力增至69萬餘人,中朝人民軍隊總兵力增至112萬餘人,其中志願軍為77萬餘人。但在技術裝備上,中朝人民軍隊仍處於劣勢。經過7個多月的軍事較量,美國政府已認識到在日益強大的中朝人民軍隊面前,其侵朝戰爭已無取勝希望,如將主要力量長期陷於朝鮮戰場,則對其以歐洲為重點的全球戰略極為不利;加上國內外反戰情緒日益高漲,因此,決定轉入戰略防禦,準備以實力為基礎,同中朝方面舉行談判,謀求“光榮的停戰”。6月初,美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敵對行動的表示。中朝方面,經過五次戰役的實踐,也深感在現有武器裝備條件下,要想在短時間內殲滅敵人的重兵集團是困難的。鋻於美國已表示願意談判,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于1951年6月中旬,提出“充分準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戰爭指導思想和在軍事上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要求志願軍作戰應與談判相配合、相適應。據此,志願軍適時進行戰略轉變,由運動戰為主轉變為陣地戰為主,由軍事鬥爭為主轉變為軍事、政治(外交)鬥爭“雙管齊下”。為鍛鍊部隊,提高作戰能力,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在作戰指導上,還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殲滅戰逐步過渡到打大殲滅戰的方針。
  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
  粉碎“聯合國軍”局部攻勢和“絞殺戰”、細菌戰。 1951年7月26日,停戰談判討論軍事分界線問題時,“聯合國軍”方面以補償其海、空軍優勢為藉口,無理要求將軍事分界線劃在中朝人民軍隊戰線後方,企圖不戰而攫取1.2萬平方公里土地。遭到朝中方面堅決拒絕後,竟企圖以軍事進攻迫使朝中方面就範。8月中旬~10月下旬,“聯合國軍”採取“逐段進攻,逐步推進”的戰法,連續發動了夏、秋季局部攻勢。並從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以切斷中朝人民軍隊後方供應為目的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1952年初,美軍對中朝軍民還秘密地進行了細菌戰。對此,中朝人民軍隊予以有力的回擊,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反“絞殺戰”和反細菌戰的勝利,並在反“絞殺戰”鬥爭中建成“鋼鐵運輸線”。在此期間,中朝人民軍隊為配合停戰談判,還主動進行了戰術反擊作戰,收復許多前沿陣地和10余個島嶼。在這種形勢下,“聯合國軍”方面被迫放棄無理要求,于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達成以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協議。
  攻守均處主動,進行全線戰術反擊和上甘嶺戰役。1952年春,“聯合國軍”方面為強迫扣留朝中戰俘,提出所謂“自願遣返”的原則,反對朝中方面提出的全部遣返的主張,使停戰談判陷入僵局。此時,“聯合國軍”接受了發動夏、秋季局部攻勢受挫的教訓,採取以小規模的進攻行動和空軍的破壞活動,維持其防線和配合其談判。
  志願軍為堅持持久作戰,鞏固已有陣地,創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為骨幹、同野戰工事相結合的支撐點式的堅固防禦體系。從而由帶機動性質的積極防禦,轉為帶堅守性質的積極防禦;由主要用於堅守戰線、消耗敵人的陣地防禦,逐漸轉向以殲滅敵人為主的陣地進攻;攻防作戰均處於更加主動地位。隨著陣地的不斷鞏固,中朝人民軍隊在打小殲滅戰的思想指導下,廣泛開展小部隊戰鬥活動,襲擊和伏擊“聯合國軍”,搶佔中間地帶,奪取其突出的前沿陣地和支撐點,並逐漸擴大作戰規模。1952年秋,中朝人民軍隊有組織有計劃地在全線進行具有戰役規模的戰術反擊作戰,攻佔了“聯合國軍”許多營以下陣地(見抗美援朝戰爭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接著又取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粉碎了“聯合國軍”發動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金化攻勢”。
  進行反登陸作戰準備。1952年冬,朝鮮停戰談判仍無進展。新當選的美國第34屆總統D.D.艾森豪威爾表示,如果談判還不成功,就要不顧一切危險全力發動一場進攻。為此,“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組織了專門小組,制定進行側後登陸的計劃。中朝人民軍隊從1952年底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登陸作戰準備,加強了朝鮮東西海岸的防守兵力和防禦陣地,囤積了大量的作戰物資。正面戰場也作了充分準備。至1953年4月全部完成反登陸作戰準備工作,“聯合國軍”被迫放棄進行軍事冒險計劃,于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復中斷6個月之久的停戰談判。
  發起夏季反擊戰役,促進停戰實現。志願軍根據毛澤東關於“爭取停、準備拖。而軍隊方面則應作拖的打算,只管打,不管談,不要鬆勁”的指示,為促進停戰實現,與人民軍一起,發起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從5月中旬開始,先後對“聯合國軍”進行三次不同規模的進攻。經第一、第二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作出妥協。6月8日,關於戰俘遣返問題達成協定;6月15日,按照協議重新調整軍事分界線的工作也將完成,在停戰協定即將簽署之際,南朝鮮當局卻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迫扣留戰俘,並公然聲稱要“單獨幹”、“北進”,企圖破壞協議的簽訂。中朝人民軍隊為實現有效的停戰和停戰後處於更有利地位,決定再給南朝鮮軍以打擊,于7月中旬發起以金城戰役為主的第三次進攻作戰,迫使“聯合國軍”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實施停戰協定的保證,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
  戰爭第二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共斃傷俘敵72萬餘人。
  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軍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的特點及其勝利的重大意義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將其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海軍近半數的兵力投入到朝鮮戰場,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的現代化武器,然而卻遭到失敗。志願軍斃傷俘敵71萬餘人。美軍在朝鮮戰爭中消耗各種作戰物資7300余萬噸,用於戰爭的經費達830億美元。志願軍傷亡、失蹤36萬餘人,消耗各種作戰物資560余萬噸,用於戰爭的經費為62億元人民幣。
  這場戰爭的突出特點是:(1)它是一場規模較大的國際性局部戰爭,政治鬥爭、軍事鬥爭交織進行,複雜尖銳,兩軍較量異常激烈。在一個幅員狹小的戰場上,戰爭雙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到戰爭結束時,雙方兵力總共達300多萬人。噴氣式飛機廣泛使用於戰場。戰場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戰役戰鬥的炮火密度、美國空軍轟炸密度都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戰爭雙方武器裝備優劣相差懸殊。美國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工業強國,美軍具有第一流的現代化技術裝備,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實行現代化諸軍、兵種聯合作戰,但進行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內部矛盾重重。中國經濟落後,志願軍武器裝備處於明顯劣勢,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隊作戰。後雖有少量空軍,也只能掩護主要交通運輸線。但中朝人民軍隊所進行的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了中朝人民的全力支持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支持,有巨大的政治優勢。(3)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東西瀕海、地幅狹長、山高林密的朝鮮半島北半部,便於實施登陸作戰和利用山地隱蔽軍隊、組織防禦,但不便於發揮現代化技術裝備的效能和大兵團實施廣泛機動。(4)志願軍出國作戰,就地補給或取之於敵都較困難,一切作戰物資基本上靠國內供應,而且交通工具落後,加之美國空軍的封鎖破壞,供應困難,作戰行動受到很大影響。“聯合國軍”依賴其現代化裝備,能迅速完成補給,保障作戰。這些特點,都制約著戰爭雙方的戰爭指導,影響著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志願軍在中國共産黨和毛澤東主席領導下,堅持按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導戰爭,以高度的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以頑強的意志、無比的勇敢和智慧,戰勝了許多困難,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具有重大歷史意義:(1)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起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衛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人民反帝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出了軍威、國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2)這場戰爭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3)這場戰爭由於雙方都面對新的戰場、新的作戰對象,因而作戰樣式、戰略戰術的運用,都有別於過去進行的戰爭。噴氣式飛機的大量使用、直升機直接用於作戰、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防禦陣地體系的形成,給以後的戰爭提供了新經驗,促進了軍事學術的發展。(4)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僅圓滿地完成了祖國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而且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促進了中國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