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山陣地爭奪戰
  飛虎山位於朝鮮軍隅裏的西北面,扼平(壤)滿(浦)公路南北交通,地勢險要。因為軍隅裏是東南西北方向上的交通樞紐,是敵人進犯鴨綠江的必經之地和向北進攻的補給總站,因此,敵人設重兵于飛虎山,作為軍隅裏的保護傘。這表明,志願軍要在飛虎山與敵人交手,必定是一場惡戰。志願軍第38軍112師第335團在糧彈嚴重缺乏的情況下,勇敢地接受了攻取飛虎山的任務。
  1950年11月4日拂曉,雨霧緊鎖著海拔600多米高的飛虎山,這裡距志願軍駐守的九華山有2公里多的開闊地,並有一條幹河道橫于其間。4時10分,第335團范天恩團長下令:“攻擊開始!”主攻的第2營立即發起進攻,守敵以極其猛烈的炮火封鎖開闊地。但第2營攻勢兇猛,措手不及的守敵連失幾個山頭,一個連被消滅,有30多人被俘。第2營一鼓作氣衝向主鋒,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激戰,第2營佔領了飛虎山主陣地。第1營、第3營分別佔領了東西兩側山崗。
  第335團攻下飛虎山後,以第2營堅守陣地,第1營、第3營配合軍主力向軍隅裏發起攻擊。第2營第4連、第5連堅守飛虎山的高峰——622.8高地。第5連第3排則在飛虎山高峰之下,向南伸出的兩個小山頭上佈下了數十米的陣地,這裡是敵人攻擊飛虎山的必經之地。在進攻飛虎山的戰鬥中,根據進展迅速的需要,第2營已經進行了輕裝,揹包和鍬鎬等工具都已扔掉了。現在堅守陣地,面臨著挖工事的困難。但任何困難都難不倒志願軍戰士,三排長一聲令下:“有刺刀的用刺刀掘,沒有刺刀的用手掘。”戰士們心裏都明白,挖工事是勝利的保障,能保存自己,殺傷敵人。他們把石頭一塊一塊掀起來,用手把土一捧一捧地捧出去,手當鐵鍬用,指頭磨得鑽心地疼,終於挖好了掩體。
  敵人為了控制軍隅裏,于黃昏對飛虎山開始了瘋狂的反撲。飛機轟炸,炮火襲擊,掩護著嚎叫的步兵成群地向山上湧來。當敵人距陣地30米左右的時候,機槍射手劉玉田端起機槍,“噠噠噠…”一排子彈掃過去,步槍組跟著甩出一排手榴彈,十多具屍體留在三排的陣地前。滾下山的敵人已經嚇得屁滾尿流了。敵人不甘心失敗,又連續進攻兩次,仍然敗退下山。
  天黑了,敵人的進攻暫時停止,陣地上又恢復了戰前的寧靜。兩天一夜沒吃一點東西的戰士們,此時饑餓、口渴、困乏、寒冷一齊湧來,眼皮已經不服從指揮地合上了。 “不能睡覺,要監視敵人。”大敵當前馬虎不得,三排長一邊敲打著自己困得木訥的腦袋,一邊摸著去敲醒熟睡的戰士。半夜11點左右,天空又下起雨來。戰士們濕透的棉衣成了冰衣,凍得周身麻木,只好爬出掩體,跺著腳取暖。三排長及時鼓勵大家:“咬牙再堅持一下,再過三個鐘頭就亮了。這是最困難的時該,我們戰勝困難,勝利就是我們的。”
  敵人不甘心丟失飛虎山這塊陣地。5日天剛亮,飛機、排炮轟炸之後,兩個連的步兵開始衝鋒。志願軍在工事裏隱蔽待機,當敵人快接近陣地時,機槍、手榴彈一齊傾瀉出去。王廣英腳趾被炮彈片削斷,帶傷堅持殺敵。戰士們打得勇猛頑強,敵人棄下30多具屍體,敗下陣去。之後,敵人又採取炮攻、火攻,都未奏效。6日,敵人又連續發起五次攻擊。當敵人第3次發起攻擊時,幾乎衝上了志願軍的陣地。志願軍以機槍、手榴彈組成一道密集的火墻,很快把敵人壓了下去。就在這時,一顆炮彈在機射手劉玉田面前炸響,炸裂了機槍管。敵人見機槍火力中斷,便立即嚎叫著蜂擁而上。機智的劉玉田只見鋼盔在眼前一閃,不容遲疑,他拋開機槍,從戰友身上拔出三個手榴彈拋向敵群,敵人像被削倒的小樹一樣,一個個地倒下了。8日,敵人又部署了新的兵力,全面圍攻飛虎山,以大量飛機、重炮把數以千計的炸彈、炮彈、燃燒彈向飛虎山主峰傾瀉。飛虎山上碎石橫飛,大火迷漫。此時第3排僅剩下6個人了,但他們堅定地表示:我在陣地在!劉玉田拍了拍懷抱的新換來的機槍:“排長放心吧!有了它是不能叫敵人上來的。”七班長劉德興亮起洪鐘般的嗓門高喊到:“只要我們有一個人活著,陣地就是我們的。”排長面對著生龍活虎的戰士,大手一揮:“同志們!我們要守住陣地,寸土不失。”“排長放心吧!我們一定守住。”6名英雄一次次從火海中奮起,撲殺敵人。敵人在飛機、炮火掩護下,一個連接著一個連,進攻更加兇猛。劉玉田手中的機槍僅有10 0多發子彈了,又一個戰士被炸傷了。劉德興獨守右面陣地。七班副趙才山在陣地前遊擊,失去一臂後,帶著流淌鮮血的殘臂,仍投彈不止,一顆罪惡的子彈打向趙才山的胸部,他光榮地犧牲了。此時,陣地已成為火海,當三排長抓起一顆手榴彈將要投擲時,一排炸彈在他身邊爆炸,彈片撕碎了他的衣服。他雙眼怒視著敵人,倒在了飛虎山陣地上。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著,三排只有3個人了,他們拋出了最後的手榴彈,準備與敵人拚刺刀,打肉搏戰。正在這時,進軍號聲吹起,援兵上來了!戰鬥打得更激烈,直至太陽落山,敵人丟下400多具屍體,退下了陣地。飛虎山依然在志願軍的控制之中。
  志願軍在奪取飛虎山陣地後,于11月4日15時,開始守備飛虎山戰鬥。在連續5晝夜的作戰中,共擊退敵軍100人以上進攻57次,陣地失而復得、反復爭奪9次,勝利完成了任務。一位熟悉漢學的朝鮮老人曾賦詩讚道:“飛虎山上萬虎飛,成仁取義英名垂,血灑朝鮮金碧土,朝中友誼共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