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焦點:我們為什麼要紀念抗美援朝?
  余生也晚。發生在50年前的那場讓全世界為之震驚的抗美援朝戰爭,即使對如今已屆中年的人來説,大多也僅僅是從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中認知的。今天,面對已經解密的浩繁史料,我不由得想,在“一條大河波浪寬”的優美旋律中,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場讓中國人民付出巨大民族犧牲的戰爭,是否真正理解它對於我們的今天究竟意味著什麼?

  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誕生9個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抗美援朝的時候,新中國也才只有1歲。一個遭受連年戰火,經濟和軍事實力都相當薄弱的國家,面對世界經濟軍事頭號強國的挑戰,應該説是十分艱難的。然而,中朝人民最後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如果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覺醒,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抗美援朝是對100多年前鴉片戰爭的一個交代,是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的一個證明。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曾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已經站立起來了。但是這一事實,當時並沒有被所有的人所認識。包括我們的一些朋友,也抱有懷疑態度。帝國主義者更是無視中國人民的力量。因為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中國抵禦外侮屢戰屢敗。每一個華夏子孫都不會忘記這段百年國恥的歷史。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抵禦外侮的第一仗。贏得了這一場戰爭,中國人民才真正在世界強國之林中站立起來了。

  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抗美援朝也是中國軍隊走向現代化的起點。

  不錯,我們曾經把抗美援朝的勝利説成是“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加大炮”,那只是一種比喻。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之初,裝備與美軍相比的確有天壤之別。美軍一個軍有坦克430輛,志願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的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有汽車7000輛;志願軍第38軍入朝時只有汽車100輛,第27軍則只有45輛,戰士手裏拿的槍還是1905年設計的日本“三八大蓋”。空中力量更是無法相比。美國空軍在朝擁有1100架飛機;志願軍入朝時,別説飛機,連防空武器都極度缺乏。時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實在朝鮮戰場就已初露端倪。當時美國空軍曾用B-52重型轟炸機投放過無線制導的航空炸彈。這是美國國防部在“海灣戰爭報告”中也承認的。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把美國人打回到了談判桌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是連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的。

  但是,我們也別忘了,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從敵人手中或通過爭取外援,贏得了64個陸軍師、22個空軍師的裝備,還有3000多輛汽車。沒有裝備的改善很難想像志願軍能夠長驅直入推進到三八線,佔領漢城。中國人民的空軍和海軍,正是在朝鮮戰爭中誕生的。1950年底,志願軍空軍已形成8個航空師的規模,到1951年4月,又組建了9個航空師。是朝鮮戰爭,讓我們進一步明白了,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不但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陸軍,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海軍。

  抗美援朝是年輕的新中國展現大國外交能力的首次亮相。與朝鮮戰場同時展開戰鬥的還有另一個“戰場”。當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新中國得到聯合國秘書長的邀請,首次派出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中國的聲音出現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上。正如作家聶紺弩當時寫的文章説,1950年十大新聞中,第一條是朝鮮戰爭,第二條無疑應該是中國代表“在聯大對美帝侵略台灣的控訴”。“那控訴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自不用談,最重要的卻是這樣指著帝國主義的鼻子直斥他的罪行,不但在中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該是第一次”。

  當年讓美國人走向談判桌的,不僅是我們在戰場上的勝利,它還包括我們在國際外交鬥爭中的成果。如果把戰爭這種綜合力量的較量僅僅看成是單純兵器和兵力的較量時,戰爭本身就被簡單化了。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軍事衝突越來越包含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人文甚至宗教背景。當左右一場戰爭勝敗的地緣政治因素大大超過軍事技術因素的時候,我們從中獲得的啟示,就決不應該是只把眼光盯在幾件高技術兵器上。

  抗美援朝也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當年,毛主席説過,別人處於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説,心裏也難過。這樸素的話語最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而在朝鮮停戰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朝鮮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今天,當朝鮮半島出現和平統一的新曙光的時候,我們紀念抗美援朝,就是期盼人為製造分裂的悲劇早日成為過去,就是堅信正義終將勝利,英雄精神不朽。

  (《解放軍報》2000年10月16日 作者 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