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後記:張健是英雄,他們也是英雄
  張健以驚人的毅力和體力完成了他橫渡渤海海峽的壯舉,為2000年的中國又增添了一項驕人戰績,真是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為報道這次張健渡海活動,我臺地方新聞部派出了三名記者到一線採訪:高波、從左到右為張鷗、高波、陳英才陳英才、張鷗。我作為網站記者也和他們一道,加入了前方採訪的行列。同時,我也有幸成為了這次張健橫渡渤海活動在前方唯一的一位網站記者。我想這也標誌著中國網站的一次覺醒與成熟,要從“ctrl^c+ctrl^v”的尷尬境地中走出來,漸漸的有自己的視角,發出自己的聲音。雖然,這次的網上報道也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但也畢竟是邁出了蹣跚的第一步。
  從張健下水的那一刻起,我們所有記者的心都和張健緊緊的連在一起,時刻注視著張健的每一點前進。50多個小時,張健沒有睡覺,我們也基本上沒有合過眼,繁忙的工作充斥了張健橫渡渤海的每一分鐘。
  以前只聽説過電視記者的辛苦,這次才算真正領教了。和我在一起的高波老師是位女同志,比張健大一輪,也屬龍。她是這次活動中央臺電視新聞報道的前方總負責。制定報道方案,聯絡各地方電視臺配合,協調各方力量,前方資料的編輯、回傳,再加上住店、交通、吃飯等等各種瑣碎的事情,忙得她一天要打無數個電話,真是一點空都沒有。我和高老師開玩笑説,您真是已經進入不吃不睡的境界了。沒有親眼目睹的人,真是很難想象那種繁忙的程度。
  上船採訪的陳英才、張鷗就更不用説了,除了要保證一套節目每兩小時一次的新聞張鷗和陳英才播出以外,還要不斷的去海圖室了解張健橫渡的最新數據,以“應付”我時不時的“電話騷擾”,要下小船去拍攝張健游泳的情況,更要時刻與暈船作鬥爭,保證在船上有效的工作狀態。10日上午他們從小船上下來,都比沒上船的時候小了一圈,我差點沒有找到他們。英才上岸後就倒在了沙灘上,説頭暈的利害,後腦勺疼。張鷗後腦勺不疼,腦袋頂疼。他為了準備出鏡,在船上洗了一把臉,結果導致皮膚過敏,下巴上起了一片紅斑,臉上也是一幅疲憊的神情。
  我説你們真不簡單,居然都沒有暈船。他們説,可能是太忙了,根本想不起來暈船的事。上岸後沒有10分鐘,英才就又扛著攝像機,衝到齊腰深的海水裏,去搶拍張健出水的鏡頭。張鷗則又神采奕奕的站在海水裏,手持話筒,向觀眾報告張健上岸的消息。
  鐵人張健從海水中走了出來,竟是那樣的氣定神閒,步伐穩健。我們後來開玩笑説:張健的上岸太不真實了,這哪像是在海裏遊了50多個小時的,好像是中間坐著船,快到岸才下來的。為了照顧大家的想象,你也該剛站起來就倒下去才對呀。唉,張健真服了你了。給你作報道,苦一點兒也值。
  張健這次橫渡渤海海峽成功了,身後還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直接給張健提供導航和補計的是組委會從旅順雇的兩艘15馬力的小木船。每艘船上一個船老大,兩個水手,都是旅順當地的漁民,另外還有三名工作人員。小船上的工作人員吃飯是每半天一次換班到大船上去吃。也許是事情太忙,組委會把船老大和水手吃飯的事給忘了。整整24小時以後,才有人突然想起來,船老大一直沒飯吃!這時一名工作人員回憶説:我問過他們,你們吃飯了嗎?他們説,吃過了。組委會的人後來説,我真想打自己一大巴掌。就是這些淳樸的漁民,以自己的行動默默的支持著張健。他們樸實得説不出一句豪言壯語,但他們已用自己的行動説明了一切。渤海海峽,尤其是老鐵山水道裏水流及其複雜,隨時會遇到對流、激流,小木船在裏面航行非常危險。據上過小船的記者説,小船顛簸的非常利害,前後左右的劇烈擺動,他們剛一上去,都覺得太危險了,覺得隨時都有翻船的可能。可是看看船老大和水手,他們的面容是那樣的堅定,鷹一樣炯炯有神的眼睛鎮定的注視著海面上的情況。頓時,記者的心也放了下來,他們覺得和船老大在一起就是安全的。50多個小時,船老大們一直沒有休息,一直駕駛著他們的小船陪伴在張健的兩邊。到岸後,極度疲勞的船老大和水手也立刻被送到醫院。我要説,船老大們,張健是英雄,你們同樣也是英雄!
  軍艦上的海軍官兵共有40余名,他們為了更好的給張健保駕護航,也是一直緊張的工作著。艦長和大隊長幾乎沒有合過眼。他們要根據海面上出現的具體情況不斷地為張健調整最佳的游泳路線,每半個小時計算一次張健的游泳路程和有效距離,還要根據風向、水流流向及潮汐預算出張健下一步會遇到的情況。可以説,是他們的工作為張健的橫渡成功提供了切實的科學保障。為給艦上的10多名記者提供一個休息的環境,所有的幹部都讓出了自己的床位,他們自己就隨便找個地方打個盹。
  在張健途徑的老鐵山水道上,過往船隻都接到了海事局要求避讓的通知。有的船知道張健這次橫渡渤海海峽的活動,在張健經過的時候,鳴笛向他致意。9日淩晨,張健通過了最大的一道關隘——老鐵山水道,上午10點,軍艦上接到旅順區政府的賀電,熱烈祝賀張健取得的這一前所未有的成績,成為徒手橫渡老鐵山水道的第一人。軍艦上把這條賀電大聲地來回播放,希望張健能夠聽到,感受到這種熱騰騰的祝賀和鼓舞。
  感人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50個小時的採訪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這次的採訪工作是辛苦的,但更是有意義的,從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得到了腦體全方位的鍛鍊,也為網站參與重大事件的報道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我想,中央臺網站派出記者到重大事件的前線,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我們的網站將向廣大網友呈現出更加獨立、成熟的形象,為支持和信賴我們的網民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