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
  被譽為“中國民族電子工業搖籃”的全國著名重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座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綺麗的文化古城四川省成都市。 學校始建於1956年,是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以上海交通大學、華南工學院、南京工學院三所著名院校的電子類學科為基礎全並組建而成的,在1960年就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教授任職資格審定權及在全國電子類院校和西南高校中唯一首批建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相結合的著名大學。

  學校現佔地面積800余畝,擁有近40萬餘平方米的校舍和1.8萬餘台儀器設備,藏書120萬餘冊,在校學生達 15000余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國內外知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教授、林為幹教授、陳星弼教授和工程院院士李樂民 教授;有4名國務院學科評審組成員;有正副教授近700人;有60位博士生導師。青年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佔總數的75%以上。   

  40年的艱苦跋涉,40年闊步向前,集智集力的設入,使學校獲得了重大的發展,辦學規模效益有了顯著的提高。   

  學校已建成7個學院,設置了50個專業,擁有包括工商管理碩士(MBA)在內的30個碩士點、11個博士點,其中5個博士點為全國重點學科,13個博、碩士點為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博士點招收博士後。 學校還建有“寬帶光纖傳輸與通信網技術”、“通信抗干擾技術”、“大功率微波電真空器件基礎技術”、“強輻射”等四個國家、國防重點實驗室和傳感技術、新型計算機應用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以及高能電子學、應用物理等13個研究所和計算機輔助工程、光電記錄等11個工程研究開發中心。 在電子科學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學校已培養出的博士、碩士數量和擁有的博士、碩士點、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數量均居全國所有高校的首位。   

  學校培養研究生的學科門類已從工學擴展到理學、法學、文學、經濟學及軍事學等學科領域。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兩岸二月春”,今天的電子科大人憑藉著新時期的原動力,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方面正展現著一派光彩奪目的新景象。   

  多年來,學校獲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1項;累講獲國家、部、省級教學獎勵138人次;在87、88、89級英語四級統考中累計通過率為主管部部屬院校、四川省第一;在87年全國30年重點高校計算機專業評估考試中名列第一;93年參加全國工科院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統測,成績雙獲四川省高校第一名;94、95年獲全國高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第一、二名;94年全國高校大學生數學模型競賽名列前茅。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供不應求。98年研究生供需比達1:12。建校以來,學校共為國家輸送了各類畢業生近5萬人,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貢獻。   

  科研工作也蒸蒸日上,始終保持著自身的優勢和高水平的特點。   

  特別是自“八五”以來,科研經費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97年度科研經費已達1.08億元,居四川省和電子部高校首位。84----97年共鑒定評審科技成果908項,獲部、省以上獎勵378項,其中國家級獎勵 28項;獲國內外專利79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專著9828篇(部)。教師人均科研經費、科研成果鑒定和獲獎數均居國內高校前茅。 以“新型投影電視機”和“實用化可抹可錄磁光盤”為代表的一大批可産業化科研成果,為發展我國民族電子信息産業作出了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向國際社會敞開了交流與合作的大門。學校與世界上2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所大學、研究機構、大公司保持經常性的聯絡,近幾年還成功地主辦了五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對於學校的發展,校領導層不耽于現狀,又將目光緊緊鎖定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 “211工程”建設上。94年4月學校“211工程”建設規劃順利通過專家預審,95年學校承擔並建成“211工程”的第一個重點項目----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西南網絡中心。97年,學校又被正式確定為由中央專項經費支持、在“九五”期間首批啟動“211工程”建設的高校之一,已開始全面啟動“211工程”建設。   

  電子科大人今天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更刻意創造燦爛的明天,為把學校辦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社會主義大學,電子科大人正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努力奮鬥。


中國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