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宣傳周
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 | 財經 | 文娛 | 體育 | 生活 | 國家地理 | 環球 |西部 | 廣告 | 視聽在線 | 在線主持 | 春節晚會 | 十六大
 
首頁
陜西
甘肅
廣西
西藏
內蒙古
青海
黃金周
新疆
寧夏
四川
重慶
貴州
雲南
延邊
恩施
湘西
 
  圖説 寧夏周
 
 

自然風光
  九曲黃河繞在寧夏,黃土高原更是寧夏的根。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寧夏的面積為66400平方公里。黃河兩岸為寧夏平原,寧夏西部、南部分別為賀蘭山區和六盤山地,自治區東南部則為黃土高原的一部分。自治區大部地區屬溫帶半乾旱季風氣候。月平均氣溫自北而南,1月為-15--17℃,7月為24--17℃。黃河對這裡的經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秦代開始這裡就開渠灌溉,現在的河渠更是縱橫交錯如一張大網,故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説。


歷史文化
  如果在知識測驗裏聽到“塞上江南”的説法,您一定要快快搶答,因為答案就是寧夏。南北朝時,北周攻打南朝陳國,把江南人遷到靈州,江南人開始在寧夏引水種稻,植桑養蠶,栽楊插柳,“塞上江南”這個美稱就是從北周起第一次出現的。歷史再往上推,寧夏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靈武“水洞溝遺址”表明,遠在3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寧夏是羌和匈奴等民族的聚居地,他們把中原的絲綢帶到西域,寧夏開始成為東西交流的要道。秦代開始了銀川平原引黃灌溉的歷史。到了漢代,漢武帝還曾兩次出巡寧夏,並在寧夏設安定郡,大規模移民。而到了唐代,銀川平原已屬於可與中原媲美的富庶之地。今天的寧夏,更是物産豐富,民生富足。


資源特産
  寧夏的特産可以概括為五個字:紅、黃、藍、白、黑。紅的當然是鼎鼎有名的寧夏枸杞了,寧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曆史,明朝就已經被列為“貢果”,不僅可以入藥,更是平日保健滋補的好東西。黃的呢,就是另外一種藥材“甘草”,寧夏可以稱得上甘草之鄉,漫遊寧夏曠野,即使在那半荒漠地上也到處可以看到綻開的淡紅泛紫的甘草花。剩下的幾種特産也是各有特色,藍的是賀蘭石,是中國文房四寶中做硯的好材料。白的是灘羊二毛皮,也就是寧夏灘羊的羊羔皮,羊皮大衣,也能穿得神采飛揚。黑的是一種菜,叫發菜,長得像頭髮,但吃起來可絕不像頭髮。聽了這五寶,您是不是也想抽個時間去寧夏看看,順便替親友捎帶一點禮物?


人文教育
  寧夏現有藝術表演團體15家,文體館、群眾藝術館24家,公共圖書館21家,博物館、檔案館35家,電影放映單位138家,電影製片廠1家。目前寧夏已形成較完整的教育體系。有大專院校7所,成人教育院校2所,中等專業學校25所,技工學校22所,職業學校32所,普通中學438所,小學3852所,幼兒園232所。有老師10余萬人。並且有各類獨立科研機構60個,全區共有各類科技專業人員12萬人。已建立專業配套、佈局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科研體系。“八五"期間,寧夏獲准專利560項,完成省級以上科研成果827項,推廣應用537項,在西部地區也是排名比較靠前的。


少數民族
  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也是中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回族是具有豐富歷史內涵和獨特文化的民族,回族婚嫁、回族節慶、回族喪葬、回族飲食、回族服飾、回族民間藝術、回族武術、回族民間娛樂等民俗旅遊資源十分突出,是能吸引異國異域遊客的特色旅遊資源。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寧夏的回族約有190多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1/3多,約為全國回族人口的1/5。此外,寧夏還有滿族、東鄉族、蒙古族等33個少數民族。


旅遊資源
  “大漠、黃河、西夏、回鄉,是中國旅遊最後處女地”,這是寧夏旅遊的宣傳口號。除此之外,寧夏引人注目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古長城和絲路,比如寧夏回族的風情、比如塞上江南的田園農業、古人類遺址、還有黃河流域古今的灌溉系統,等等。寧夏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旅遊勝地應該是西夏陵了,西夏陵是寧夏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二十四史》裏單單沒有西夏史,讓古老的西夏王國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今天的寧夏境內留有大量的西夏建築及文化遺跡。西夏陵園方圓50多平方公里,有9座帝陵和140多座王侯將相的陪葬墓,規模宏大,造型奇特。在寧夏大地追尋神秘的西夏王國,始終是旅遊者最著迷的事情。


經濟基礎
  農業和牧業,是寧夏的兩大特色産業。黃河灌溉使得寧夏自古以來就發展出了得天獨厚的生態大農業。而寧夏的牧業更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寶之一的寧夏灘羊,以優質的皮毛享譽國內外。寧夏還有著豐富的能源資源,尤其是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300多億噸,其中的 “太洗煤”已出口到日本、比利時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國家還從沿海遷來一批技術先進的橡膠、機械、電子、儀器等骨幹企業。總的來説,寧夏重工業佔的比重較高,大中型企業比重較高。近年來寧夏對外貿易額迅速上升。現在寧夏與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對外貿易業務。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程,寧夏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