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大學生談電視浙大篇》精華輯錄
發佈時間: 2005-11-16 22:45:23



李岩教授主題發言:韓劇熱播的冷思考


    【現場主持人:朱 菁】首先有請李岩教授做主題發言。
    【特邀嘉賓:李 岩】各位現場的同學以及在通過網絡參與我們討論的同學或者是朋友,早上好!我在這裡首先應該是感謝央視國際網絡《電視批判》這個欄目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和同學以及對電視感興趣的同學共同討論我們關心的電視問題。第一個發言非常榮幸,但是也很有壓力。
    “電視批判”其實是我研究的方向,我自己也一直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除了從理論上研究之外,我也渴望和希望我們中國的媒介能夠做出自己的批判節目,因為批判是需要有勇氣的,同時又要求對自己進行反思和揭露,甚至是批評,沒有一定勇氣的話辦這樣的欄目是不可能的。  思考“韓劇”為什麼能夠在大陸引起如此廣泛和長期影響是我的專業研究話題,觀看韓劇是在觀眾和專業研究的雙重身份席上。對“韓劇”有好評是因為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個經濟發達國家不僅保持住了,而且注入了新的文明因素。它提供我們一個現代化與傳統文化和諧相處的範例。

    一、我也成了“韓劇”迷

    在這裡我先談談是如何成為“韓劇”的忠實觀眾。開始聽到的“韓劇”是與“韓流”在一起的,同學有議論,也有在報社工作的記者採訪我。我沒有看過一部完成的韓劇,也無話可説。知道人們喜歡,以為是廉價的情感戲,時尚,有靚女俊男,哭哭笑笑。只不過又刮了一場流行風而已。也有人説是日劇的翻版,我想起山口百惠演出的電視劇《血疑》。後來有《阿信》。
 偶爾看了“韓劇”《人魚小姐》,就堅持到看完為止。什麼在吸引我?主要是看到中國文化的一些要素在他國被展示,我看到在劇中生活的現代人(長輩也好,晚輩也好)在談論孔子,講君子,講孝子的故事。欣賞名著,上書店買書。唱中國歌曲《長亭送別》,我很感動。感動的理由有1、首先是出自內心的中國文化情結被刺激,它以一種陌生又熟悉的姿態走近了我;2、上面提到的中國文化情結在中國的電視劇中很少看到或者聽到了。這些又是自己內心經常溫習和保留的。《大長今》播出,我幾乎一集沒有拉下看完了。

    二、“韓劇”與國産劇的不同

    我以《大長今》為例説。《大長今》涉及到飲食、中醫、宮廷的繁文縟節等專業性很強的內容,如菜蔬的調配與名稱、中藥名與藥理,其中小宮女背誦宮中不同的職位以及等級等都是需要認真查閱專業書籍和典籍的。從目前大陸播出的電視劇來看,有如此下工夫寫劇本的作家很少。一般是根據市場需要的劇本類型做“本子”,幾天就可以完成,想當然。尤其是歷史劇,從本子到演員嚴重缺乏專業精神,除了服飾外演員的表現和行為沒有時代感,也沒有陌生感。
    我最有興趣的是“韓劇”中表現出的道德信仰與價值取向。前面提到的幾部電視劇在道德信仰方面十分突出。道德方麵包括: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等這些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不過這些道德在今天韓國人(劇中)身上也有了改變,這就是長幼有序,不是長者説了算,長者也好,晚輩也好,不管彼此曾經有過什麼過節和矛盾,均能在最後達成諒解。所以,長幼有序,加入了彼此尊重。其中主要的是每個人都懂得説“抱歉”。這很重要。
在善惡分明中不主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狹隘標準。雅利瑛(人魚小姐)有一段獨白大意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沒有懲罰人的權利。在處理雅利瑛的故事時,作者儘管從雅利瑛的角度給出了足夠的報復理由:生父遺棄自己和媽媽、弟弟,造成媽媽失明、弟弟病故。但是,也對這種報復進行反思和自責。這是一種進步,有現代人的寬容與理解。


    突出的是《大長今》學醫動機的轉變,其中強調了專業精神“
救死扶傷”,不分等級貴賤。只有在現代人的職業理念中這一點才會被強調。醫生的職責是醫病,不管病患為何人。因此在這個範疇中,他人也無權干涉治療。這是醫德。當行醫時,大長今把崔尚宮只能當作病患,不能看成殺母仇人等。當她作禦膳廚房內人時,她的目的是“讓吃飯的人開心”。這一點使許多觀眾重新回到自己家的廚房,為自己的家人做“吃了開心的飯”。
    如果從女性主義的角度看這些情節,我覺得這是對傳統的體現了父權為主意識的評價系統的一種突圍,提出新的評價理念。在經濟學的評價理念中,家務勞動一直不被社會經濟正當承認或者説強調,因為家務勞動尤其是女性從事的自家的勞動直接消費,沒有機會進入市場流通以檢驗其價值,也不能獲利--可以通過出售産品變成財富等。在《大長僅》中反復被記憶的“做飯的人要讓吃飯的人吃的開心”這句話,是在強調“開心”也是一種創造的結果。這至少給了我們一種新的評價家務勞動的思路。也是對現代生活價值觀的反思。
    這種反思的另一個例子是:大長今不是“灰姑娘”。大長今的全部努力終於回到原點——離開宮廷,作民間醫女。當然不是同路返回,而是在一個新的層次上。從自然變成自主,一個自由的選擇結果。

    三、從電視劇的道德缺失到社會的道德缺失

   國産劇的道德缺失反映出這個社會公共道德的嚴重缺失。社會道德缺失的原因複雜。為什麼説是社會公共道德缺失呢?我想巴金老人是見證(在這裡向巴金老人的去世表達自己的一份哀悼,獻上自己的一份敬仰)。巴金被稱作社會的良心,巴金老人做了最基本也是最難做的事情:説真話,知道羞恥(巴金老人對自己違心批評過胡風一直耿耿於懷)。正是社會缺失的,惟獨巴金老人有的,才特別珍貴。我們強調這一點就是因為我們缺了這些。
“不知羞恥”這是日常生活中對一個人最壞的評價了。可以我們往往以“羞恥標準”説他人,卻很少問自己“知不知羞恥”,我們不肯承認自己也有羞恥之事。如果你知道了這一點,你就懂得抱歉和寬容。正因為如此,巴金老人對我們才如此重要。
    我們的電視劇患了嚴重的道德不良症,例如熱播的《中國式離婚》等寫盡了人們彼此之間日積月累的仇視,夫妻關係越來越惡化,很少有主人公的自責和反思。尤其是寫女人被拋棄後會把自己以前心甘情願付出的愛意和愛的行為當作仇恨的柴火,搭建破壞的火堆。雖然現實中不乏這樣的事例,但是,電視劇也僅局限於此。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當作標準衡量他人,卻看不到超越個人的有普世性的標準。所以這些劇難以見到寬容和自責的細節。因此,當“韓劇”在大陸人心目中重新喚起期待的、麻木的或者生疏的道德思考時,它就是一種成功。
    國産劇的製作者們不要以此為理由做辯護:社會公共道德缺失我自然缺失。要知道電視既傳播文化也建構文化,社會公共道德的缺失電視劇有責任。


責編:王云云、楊育權、毛琳

 共10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