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第42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4-10 9:55:45



關注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中國電視走向現代化,要求記者的採訪有新的視角——真誠地面對觀眾。二位老師能舉例説明一下這種新視角什麼意義嗎?
  【特邀嘉賓:趙淑萍】電視採訪是“面對面”的溝通,是心靈的碰撞、思想的交鋒。電視採訪展現了現代電子採訪的新潮流,促進了即時進行的全球性信息傳播。電視採訪,是記者認識客觀事物、採集、發現、挖掘事實與信息的調查研究活動,也是電視報道的表現手法之一,還是許多電視節目表現形態的突出特點,構成特定的節目樣式。精彩的電視採訪能夠給觀眾留下智慧、機敏的印象,理想的電視採訪,應該是傳達某種信息、某種印象、某種只有用電視媒介傳達的重要東西。真誠面對觀眾就是要記者尊重事實,學會用事實説話。因為新聞的力量在於用事實説話,真誠面對觀眾就是要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觀眾。在某種意義上講,電視新聞傳播起到傳達信息,交流信息,溝通社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採訪是新聞傳播的基礎,沒有採訪就沒有報道,電視記者的採訪活動既體現著現代採訪的突出特徵,同時,也使得傳統的採訪活動得到歷史性延續和拓展。真實面對觀眾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即是將觀眾放在第一位。
  【yq117】我們的電視新聞工作者要真正成為時代進步的忠實記錄者,就要真誠的面對觀眾,親民、想民、近民、為民,為民服務、為群眾服務,就是為黨和國家的大局服務。只有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才能真實客觀地記錄火熱的時代生活,才能生動地反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更準確、及時、迅速的捕捉到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價值的新聞。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據説,國外的節目主持人必須有過多年的新聞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而我國的主持人很多是大學畢業就出鏡,請問國外的這種用人方式有可借鑒之處嗎?
  【特邀嘉賓:趙淑萍】 做為國家電視機構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應該具有一定的新聞實踐經驗,或者主持地方檯新聞節目的經驗。一般來説,大學畢業就在國家電視機構主持新聞節目,往往很難駕馭節目,電視臺應該遵循新聞報道在用人方面的要求,主持人也應該清楚主持新聞節目的基本條件,積極主動的參與新聞採訪、報道、編輯等工作,積累實踐經驗,才有可能在節目主持工作中取得成功。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趙教授,為什麼説名牌欄目與明星主持是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
  【特邀嘉賓:趙淑萍】 一般來説,名牌節目與明星主持人是同步流動的。名牌節目之所以成為名牌,是因為有明星主持人在主持。同理,設置主持人的名牌節目,倘若沒有明星主持人的支撐,也就不成其為名牌節目了。名牌與明星並行存在、並行發展——這是未來電視發展的一個趨向。進一步看,主持人與電視節目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催化的關係。優秀的節目主持人總是要千方百計地提高節目的檔次、品位、質量,進而爭取最大範圍的觀眾。如果説,一個人的存在價值在於得到公眾的認可,同理,名牌節目對其主持人亦有一種催化作用,即“迫使”主持人在各方面適應節目的品位、風格、檔次、內容,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駕馭節目,與之合二為一。

  【陳開2003】主持人應該對整個節目的流程和製作熟悉,美國很多著名的主持人都是從一線記者做起的。我覺得白岩松在直播戰爭中話語權沒有水均益強,因為水均益去了一線。
  【喜歡做DJ】(報紙上看到):本次戰爭報道的負責人説,白岩松和康輝才是真正的新聞主持人。他們有現場的貫穿能力他們把稿件和現場圖片和嘉賓的訪談結合起來看上去很連貫。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二位老師,為什麼説主持人對新聞性談話節目的成敗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特邀嘉賓:趙淑萍】新聞性談話節目對於主持人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持人在節目中起到支撐作用,如果沒有一個好的主持人,談話節目就不能夠發揮雙向互動的效應,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實話實説》節目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新聞性談話節目要求主持人要懂新聞,會採訪,特別是具有駕馭話題的能力,同時又能夠在談話的現場同嘉賓、觀眾進行交流。換句話説,主持人必須具備協調、引導的能力,才能夠主持談話節目。
  【網友嘉賓:譚笑】從某種意義上説,談話節目是主持人自己的節目。主持人的風格就會是節目的風格。西方的TALK SHOW節目的成功經驗無不證明了這一點。節目的品牌與主持人是融為一體的。

  【心語xf1984】現在央視的主持人擔任著多種角色,這樣對節目有影響嗎?
  【網友嘉賓:譚笑】我個人認為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我們也要看到這個問題正在得到改觀,央視有了越來越多專業的記者型主持人。這對樹立新聞節目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高正奎】采編播一體的複合型人才!
  【網友嘉賓:杜友君】 主持人是一種社會形象,應該對自己形象的塑造提到一定的認識高度上,但是如果主持人除了自己的工作外還有其他方面的特長,適當發揮一下也無可非議。主持人也應該是立體化的。

  【不得不提】能不能給介紹一下“播音員”、“主持人”和“主播”的區別?
  【特邀嘉賓:趙淑萍】 播音員主要是以第三人稱播讀新聞,在傳播方式上缺少互動性,是一個單向的傳播方式。主持人是以第一人稱主持節目,在節目的傳達過程上起積極的主導作用,是一種雙向傳播的方式。主播事實上也是主持人的一種方式,只是稱謂不同。美國的主持人在台灣就翻譯成主播,台灣的主持人也稱作主播。一般來説,主播是作為電視機構某一檔節目的具有一定權威性的人物,為觀眾主持節目。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