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新聞?-第42期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3-4-10 9:55:45



如何借鑒港臺及國外媒體的報道經驗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兩位教授介紹一下港臺及國外媒體的報道經驗。
  【陳開2003】央視的新聞頻道以後應該會走全球化的路子,那麼它有沒有可能成為CNN一樣的世界性新聞品牌?請老師和嘉賓談談。
  【特邀嘉賓:葉鳳英】 國外媒體,包括港臺媒體,他們在新聞事件的直播上積累了很多的經驗,美國的CNN是全世界第一座24小時播出新聞的有線電視新聞網。他們的脫穎而出,正是通過對事件的現場直播而造就的。1980年,CNN在亞特蘭大一開始的時候,美國三大廣播公司根本沒拿他們當作競爭的對手,甚至嘲笑他們是“雞汁肉絲面”。後來狄唐納採用了現場、快速、準確、詳盡的八字方針,而使CNN的新聞産生了影響。世界上一旦有了大事,CNN就派出記者到事件現場作現場直播,並通過衛星把現場的事件直接傳播出去,CNN開創了重大事件全方位的同步的直播報道。他們真正異軍突起是第一次海灣戰爭的現場直播,當時薩達姆把三大廣播公司都趕出了巴格達,唯獨留下了CNN,於是來自戰場的第一手報道成了CNN的專利。當時全世界的媒介都在轉用CNN的信號,CNN的報道。對戰事的近距離的報道,從此成了電視新聞的競爭手段。所以現在的戰爭報道,除了戰爭的戰場以外,媒體成了另外一個戰場。快速、現場、詳細就成了戰爭戰事報道的要求。至於説準確,從這次戰事來説,美國的媒體也是在為它的國家利益服務的。
  【特邀嘉賓:葉鳳英】作為同時華語媒體的鳳凰臺,由於他們比較重視現場直播,所以他們的主持人和記者也因此而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比如去年他們就坐了188個小時的直播節目,比如台灣的台北市和高雄市的市長的競選的直播等等。由於直播經驗的豐富,使他們的主持人和記者可以相對從容的來應對。而且他們的每一位主持人都可以上場來主持直播,那麼在這一次戰事的直播當中,他們的主持人就可以輪番上場。另外他們的主持人和現場採訪報道的記者,應該説基本上都有雙語能力,所以他們在直播的時候主持人本人都可以做同聲傳譯,這樣使直播重要人物的講話、新聞發言人的發佈的現場時,都可以做第一時間的同步傳譯。在新聞事件的現場的記者們,也可以千方百計的用英語去做獨家採訪。可以説重大事件的直播報道,練就了一支能進行直播的主持人和記者隊伍。這也是鳳凰臺能吸引觀眾收視的亮點。從人員來説,鳳凰臺是小臺,但是他們小臺辦大事,靠的是國跟國際接軌的一種傳播思路,即抓時效、抓直播。大力培養新聞主持人和名記者,比如説這次的閭丘露薇就成了華人所欽佩的名記者。
  【特邀嘉賓:葉鳳英】 鳳凰臺把信息作為資源,信息共享、信息共用,他們大量運用的是其他媒體的現場畫面,但是在現場讓觀眾看到有鳳凰標誌的話筒,有鳳凰的記者在現場,於是就覺得這個報道就是鳳凰的。電視信息實現産業化這也是國際傳媒的發展的方向。鳳凰臺能夠做到小臺辦大事,借用鳳凰的副臺長也是我的同事,廣院電視學院的教授鍾大年在一次國際評論研討會上的發言説:他們的經驗是,借機成事,借力行事,借事造勢,借題發揮。實踐證明,鳳凰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特邀嘉賓:趙淑萍】國外的新聞媒體對重要新聞事件的報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1、速度要快,也就是時效第一;2、反應要快,對新聞産生的影響要做多側面的反應性報道;3、挖掘要深,對新聞背後的新聞及新聞引發的新聞做多側面多角度的報道;4、報道形式規範,在進行立體化報道的過程中運用多種報道形式,但是多種報道形式的運用有一定的規範性,也就是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5、手法多樣,在不同的報道形式中,調動多種手法,有效的進行傳播;6、調動綜合的表現元素,充分發揮電視的優勢,聲像結合達到了極致。這其中最主要的,值得我們借鑒得是如何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發揮電視的優勢,如何在新聞傳播中發揮國家電視機構的優勢和作用,如何在世界範圍內新聞報道同質化的趨勢下保持自己的特色。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丹拉瑟是美國公認的的口才最好、風度最佳的一流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觀眾從飽經風霜的拉瑟身上看到了當代美國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最理想的氣質:成熟、權威、魅力。請問二位老師,丹拉瑟能為我國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提供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特邀嘉賓:趙淑萍】 丹拉瑟是美國CBS新聞節目的主持人,被看作是新聞部的旗幟,他身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他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化粧到阿富汗採訪,當重大新聞發生的時候他可以隨叫隨到,他的現場報道能力非常強。八十年代作為CBS晚間新聞節目主持人以莊重、客觀、冷靜、沉著的報道方式主持節目。他身上最突出的是新聞記者的素質,在某種程度上講,不具備記者素質和能力很難成為一個稱職的新聞節目主持人。
  【雜學旁搜1】電視節目主持人重在有思想、學識豐富、反映敏捷、風格樸實風趣。不應該光選美人,繡花枕頭是不中用,像上海臺的左安龍就不錯。
  【網友嘉賓:杜友君】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本身就是閱歷豐富、人格魅力十足的公眾形象,否則就很難成為讓觀眾信服的新聞代言人。這一點,是我們的新聞主持人最欠缺的,白岩松本人就在不同場合承認過這一點。當然,也不是全世界的主持人都要成為一副面孔。


責編:張青葉、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