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韓劇的文化成因和類型化生存
作者:《電視批判》專稿 發佈時間: 2005-10-27 22:21:14



中國如何借鑒韓劇的成功經驗

  [漫遊世界]中國的影視作品要走向世界,沒有中國化不行,太中國化了也不行,這裡是不是有一個民族文化與國際文化的如何結合的問題呢? 
  [特邀嘉賓:黃有福]你説的對,有一種説法“最民族的東西就是最世界的東西”。比如説,每年元旦,我們的民族樂團到維也納演出,而不是交響樂團去。民族樂團是中國的,拿到西方以後,西方人就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東方風格,所以人家感興趣。但是,如果我們的民族樂團仍然吹奏中國古代的曲,人家不一定感興趣,民族樂曲吹奏出世界性的音樂出來,人家會産生一種共鳴,所以會變成世界化的。所以這裡面文化的世界化,一定把世界化的東西拿過來,跟我們的民族化的東西重新結合以後,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變成世界性的東西,這樣才可以。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原封不動地我們的傳統文化拿出去,人家肯定接受不了,也變成不了世界性的東西。 
  [特邀嘉賓:周 星]同意你的觀點。韓國文化這三年通過影視作品向以亞洲為代表的世界傳播,並且以産業推進的方式,以及類型創作的方式,獲得了比較好的成功。以韓劇為例,對日本電視劇業,對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都造成了不小的文化衝擊。我們應該思考他們為什麼能夠成功。至少證明一點,好的東西的價值如果沒有適當的方式加以傳播的話,未必能實現它的價值。對於目前的“世界地球村”現狀而言,獲得通向世界的語言認可,是需要考慮世界文化的認同性的。所以你説得很對,“我們的傳播形式和傳播手段也要更新”是對的。我認為,傳播形式有的時候是會改變傳播內容的影響力的,傳播手段對於傳播內容的接受可能是很有意義的。就以電視劇為例,韓劇的類型化是以寬泛的人類接受為基本標準的,他們的家庭倫理、文化習慣、親情關係等等都是可以被比較普泛的人群接受的,尤其是被大亞洲文化圈的人們所接受的。韓劇巧妙地強化了這些內容,甚至是模式化的加以表現,這樣就被不同國度的人們所感受、認可,甚至陶醉。所以,傳播在我們這個時代的獨特意義是需要特別認識的。至於黃梅戲是一種特定的地方語言表述,它的受眾群肯定是受到限制的,但是假設把黃梅戲經典的戲曲內容加以適應現代大眾的改編,把許多愛情關係的內容加以藝術的表現,是有可能被外國人所接受的。 

  [一千零一頁]兩位老師,韓國可以把自己的文化通過影視劇的形式向世界傳播,而我們也在進行走出去工程,往往是把黃梅戲等地方戲曲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給外國人播放,但是很難得到外國人的認同和接受,請問是否我們的傳播形式和傳播手段也要更新啊? 
  [特邀嘉賓:黃有福]我覺得這不是傳播手段的問題,地區的文化或者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實現世界化一定得讓世界的人結社這個文化。這裡有一個前面談到的韓國把世界的潮流引進來以後結合自己的文化再放出去。這樣其他國家的人能接受,我們比如京劇、黃梅戲這方面的地方戲曲太傳統,讓世界接受很難,這裡需要一個適當的改造,應該怎麼進行我也説不清楚,但是我覺得應該有一個過程。 

  [散文家1]韓國電視劇在中國能熱多久,這種類型化能衝擊觀眾多久呢?中國的電視劇存不存在類型化的模式啊? 
  [特邀嘉賓:周 星] 針對大眾的電視潮流始終是起伏不定的,可以斷定,沒有長勝不衰的潮流,但會有此勝彼衰的現象。我以為“韓劇熱”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産物,熱幾年還很難斷定,但熱長久是不可能的。對於類型化的接受觀眾而言,需要固有的習慣對象,更不會滿意長久不變的類型欣賞。我一直認為,類型是熱一陣而冷一陣的。至於中國的電視劇在類型化的生存方式上,還很不成熟。所以談不上類型化的生存。但近年來,隨著創作的多樣化和適應觀眾需求的明確化,已經開始追趕潮流性的類型,比如前兩年的警匪劇、不時出現的反腐劇,以及模倣的不太像樣的青春偶像劇等等。不成熟是必然的,但走向類型卻也是必然的。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黃教授,您上周剛從韓國回來,請您介紹一下,韓國媒體是如何宣傳自己的傳統民族文化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嗎? 
  [特邀嘉賓:黃有福]韓國的媒體也談韓流問題,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在現代全球化的時代把韓國文化推向世界”。這需要兩個方面:第一,把世界化的潮流引到韓國來;第二,把韓國文化跟世界接軌以後,再進行創作以後再推向世界。韓國文化的世界化是他最多的一方面,也有很多專家有不同的意見,經過爭論大家有了比較一致的意見。這就是韓劇出來的一種社會背景。我覺得韓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散文家1]中國的很多傳統的東西都是靠外國宣傳的,像“針灸”在《大長今》裏就被説成是韓國的,這讓人很氣憤,中國是不是應該在這方面加強加強啊?這個問題我曾經在壇子裏問過其他的老師,在這我還想問問兩位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 
  [特邀嘉賓:黃有福]針灸的宗主國應該是我們,但是傳到韓國以後,他們叫“韓醫”。韓醫裏面的“針灸”就有點變化了,他們的針比較粗,不完全一樣,而且手指針灸或者其他方面,他有所改變,所以他就説是韓國的。但是確實我們的宣傳不如人家,包括我們的中醫,現在美國也承認中醫了。從規模到整個醫術的傳統來講,當然我們更正宗一些,規模更大一些。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地向世界推廣我們的中醫術,這個應該沒問題。實際上西方更認中國的中醫,這一點可以放心。 

  [中國吉祥0]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特邀嘉賓:黃有福]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代生活裏面仍然具有它的價值,槽粕就是不適應現代文化,自然要淘汰。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區別方法。當然,我們談傳統文化,為我們的現代生活或者我們將來的社會發展而言,所以關鍵還是傳統文化能不能適應現代。比如韓劇裏面談到的尊老愛幼,在現代社會也仍然需要,不過我們在中國報紙上經常看到很多子女為了不撫養自己的父母互相之間推來推去。類似于這種現象,在韓劇中反映的尊老愛幼卻得到了弘揚。考慮個人利益,不負責對父母的贍養,我想這與現代社會也是相悖的,這方面而言,我覺得韓劇處理傳統文化是比較好的。 

  [中國吉祥0]前幾年堪稱電視劇“精品”的有《雍正王朝》、《大宅門》、《長征》、《激情燃燒的歲月》、《空鏡子》等,這些電視劇在海外地區也都獲得了巨大成功。有人説,現在的電視劇,佔據市場 50%以上的三等劇和20%的二等劇根本不可能進入電視劇“精品”的視野,而15%的電視劇只能説有可能成為“精品”。對於“精品”的判斷,業界一直遵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三項標準,此外關鍵還在於觀眾的廣泛認可。那麼,請問嘉賓,您們覺得什麼電視劇是精品?韓國劇是觀眾認可的,它是不是精品?我們從前幾年堪稱電視劇“精品”,在海外地區也都獲得巨大成功的國産劇(《雍正王朝》、《大宅門》、《長征》、《激情燃燒的歲月》、《空鏡子》等)中找經驗還是從韓國劇中取經? 
  [特邀嘉賓:黃有福]當然還是主要從國産劇裏面取經,這不影響我們學習韓劇裏面優秀的東西,藝術的表現方法沒有國界,只要是好的,我們能用的可以用,但是照搬不一定行,因為中國有中國的文化特點。我們應該在過去的一些精品基礎上不斷地吸取一些人家好的東西,製作出更精的國産片來。 

 


責編:羅石曼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