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文章-- 金兼斌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特邀專家>專家文章  

互聯網在我國的擴散研究

作者:金兼斌


摘要:本研究從創新擴散的觀點對互聯網在我國的擴散過程進行了系統層面的分析。借用正交與均勻實驗設計中用來描述S形生長曲線的Weibell模型,本研究在既有統計數據的基礎上,求出了我國及其代表性的九個省、直轄市的互聯網擴散回歸方程,對我國及其多個地區的互聯網擴散模式作了理論上的概括和描述。在此基礎上,還對我國及其不同地區今後的互聯網擴散情況進行了預測。根據本研究,我國不同地區在互聯網擴散進程上差別很大,存在明顯的"數字鴻溝"現象;只有少數地區的互聯網擴散已越過臨界數量點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絕大部分地區仍處於初步擴散階段;而我國的總體擴散水平尚未達到臨界數量點。本研究預測,大約到2002年年底,我國的互聯網擴散將在總體上達到臨界數量點,進入快速增長的階段。

關鍵詞:創新擴散,臨界數量,數字鴻溝,飽和點,網絡擴散程度,S曲線

 

緒   言

    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見證了互聯網(Internet)從技術革新到社會應用日新月異的發展。據“Hobbes互聯網發展大事記”統計,截至20007月,全世界聯網的計算機已超過9300萬台,5年之內增加了16倍。其他數據,包括網址、域名的增加也以類似方式激增。至19977月,全世界超過170個國家已經接入互聯網(RobertHobbes’ Zakon, 2000)

    我國於19944月通過其中國科技網(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簡稱CSTNET)首次和國際互聯網相聯,成為國際互聯網社群中的第7l位成員。自此以後,互聯網在我國也逐漸為國人所熟悉,並在短短幾年得到迅猛發展。據最新《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2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21),截至2001年底,我國的網民(Internet users)已經超過3370萬人,聯網計算機也達到1254萬台,而其互聯網的國際出口容量更從1997年的25.4Mbps躍升到7597.5 Mbps,通過其十大主幹網[1]與國際互聯網多接口相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21)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無論對政府有關部門還是業界都提出了許多全新的問題和挑戰。作為一種將永久改變我們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方式的現代傳播技術,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意味著整個社會從政治、經濟到文化、政策法規等多方面都需要作相應的調適,以抓住人類發展史上又一次劃時代的革命一一信息革命及其數字經濟(digital economy)帶來的機遇。就我國的情況而言,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和最終加入WTO,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國內外的公司企業,動態掌握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已成為他們進行相關決策的先決條件。(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11)

     有關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情況,迄今為止已有很多公司和機構進行過調查統計研究,累積了很多資料,比較著名的包括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BDA China Strategies Groupthe Phillips GroupYankee Group等做的我國互聯網市場調查(Lu2000),總部設在香港面向亞太區的Interactive Audience Measurement Asia (iamasia2000) 有關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系列調研。當然,影響最大的當屬直屬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自199710月開始每隔半年進行一次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至今已進行了9次。

    這些統計調查給我們提供了不同時間點上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眾多描述性數據,如上網人數、上網人群特徵(demographic distribution)、上網習慣(Internet use patterns)等等。值得指出的是,(1)由於不同研究彼此在研究設計和研究目的上存在差異,統計數據常互有出入 (Lu2000)(2)幾乎所有這些研究,至少是公眾可以接觸到的調查報告[2],都只是對調查內容的描述性總結 (descriptive summarization)。人們得到的只是某一時間點上的靜態描述數據,而對於互聯網在中國的動態發展過程的深入研究,則迄今所未曾見。

    由於互聯網無論就其技術還是社會應用都仍處於迅速演變發展中,某一時間點上的描述數據的時效性通常是很有限的,甚至不足以作為重要決策的依據。相對孤立的靜態的描述,有時容易讓人對互聯網的整體發展階段産生錯覺。正如Stephens (1998)所説,我們對網絡發展的方式和意義可能還遠未真正認識到。相反,對互聯網發展的動態描述,則不僅可以提供較為全面的分析視野,更可以通過對其發展模式 (pattern) 的理論概括,對互聯網的整體發展階段有較為科學的判斷,讓我們對其今後的進一步發展作出合理的預測。這樣的研究,不僅可以填補有關互聯網發展研究方面的空白,更能使有關的政策和商業決策比較科學合理,並具前瞻性。因此,對互聯網發展的動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鋻於此,本研究將從創新擴散的觀點 (innovation diffusion perspective) 出發,通過對迄今可得的有關調查報告和我國的有關統計數據的綜合分析,對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作動態分析,試圖回答: 

   
1.  互聯網在我國是如何擴散的?
   
2. 我國互聯網的發展處於什麼階段? 今後幾年的發展將呈現什麼特點?



[1]這十大主幹網包括: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中國網通(CNCNET)、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其中,中國長城互聯網和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正在建設中。(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21)
[2] 按照Steven Schwankert (Virtual China. November 9, 1999)的説法, 深入的調研報告肯定存在,不過卻屬於調研公司的商業機密,不是公眾可以免費獲得的。


責編:青葉
 共7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專家文章]